论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转型和坚守
文章字数:2082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中加速整合,行业形态和格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受众对象等都面临新的变化,“融合”的背后,新闻记者也面临着诸多考验和挑战,在市场变革和产业竞争之际,新闻记者如何更好地转型与坚守,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转型
构建崭新的媒体融合理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记者也要变革思维方式,建立互联网思维、融媒体理念。改变过去仅靠人力去现场采访,仅靠报纸、广播、电视传播新闻的方式,密切注意新媒体的特性,要实现新旧媒介的高效整合,就必须要有一套崭新的、系统性的思考方法——“融意识”,如,运用现场直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H5、VR、AR视频及5G技术。以“四全”媒体为支撑,构筑“四力”高地,高效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反映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报刊、广播、电视已不再是人们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便携平板、移动蓝牙音箱等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正在以一种“海量化”的方式进行着新闻的传播和报道。要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实现媒体的全面发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新闻记者就必须要将网络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能在融媒体大背景下,把握住新闻传播的内涵、要点和精髓,对广大受众的各种偏好和需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解释。具体来讲,新闻记者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及各类短视频APP等新媒体,开展各种网络新闻的传播与推广。
加强采编创新能力。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信息收集和采写上,已不是单纯的“来料加工”。当下,简单的新闻消息传递只需要一部手机,记者在坚持专业原则的前提下,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采访方式,适应融媒体时代更强的交互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在收集和整理新闻线索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心理变化,不断对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例如,可以第一时间视频连线新闻现场了解情况,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在新的运作模式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一定会获得更加宽广的报道空间和采写途径,从而保证自己的新闻报道更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和亲民性,与更多的受众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获得一定的受众粘性,提升主流舆论引导能力、信息服务聚合能力、创新创造活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坚守
坚持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不管是在传统媒体年代,还是融媒体时代,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要把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放在首位。这两项内容与记者日常采访工作的主题方向、质量以及自身和媒体的未来健康发展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新闻记者不仅要有政治觉悟和基本的业务素养,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在“网络洪流”中始终保持“一股清流”,学会鉴别、去伪存真,坚持公平公正的新闻立场,传播正能量、守好主阵地。
坚持弘扬真、善、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进行自我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而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受众,让受众通过各种新闻报道,认识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受众虽然能够通过媒体融合渠道方式获得“全民新闻”,但是正因为充斥的资讯种类多样,以至于很多人难以在短时间里分辨出一条消息的真实与虚假。同时,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与正确舆论方向不符的消息也在网上流传,对广大受众及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一名专业的信息传播者,新闻记者要有较强的运用能力,避免风向偏差,在这一转变中,保留自身的优点,坚守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发挥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角度将“真善美”的内容传达给受众。
秉持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仰望星空,必先脚踏实地。在传统媒体年代,由于网络通信等客观条件不够完善,几乎所有的优秀新闻报道都是从记者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中得来的,对寻找到的新闻线索与素材进行挖掘,最后才能形成文字稿件,经过编辑精心整合才能上报刊登,经过后期用心剪辑才能通过广电播出。在融媒体环境中,各种新媒体平台快速、多元化、全方位地传播着各种新闻和资讯,“海量化”新闻信息充斥着受众的日常生活,伴随着很多“公民记者”的出现,不少非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人往往会对权威媒体发布的新闻和信息“复制粘贴”,或者进行二次加工,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争议,这就要求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仍需要秉持脚踏实地的采访作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做好采编工作,不盲目从其他途径拷贝传播信息,通过现场采访、内容核查、信息采集、互动引导,使得责任层层深化,朝着融采、写、摄、录、编、网络设备操作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产出精品内容,践行时代使命。
总之,融媒体时代赋予角色新的时代价值和社会责任,新闻记者要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在坚持传统媒体优势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坚守中探索和完成转型,提高报道水平,满足受众需求,推动传媒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转型
构建崭新的媒体融合理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记者也要变革思维方式,建立互联网思维、融媒体理念。改变过去仅靠人力去现场采访,仅靠报纸、广播、电视传播新闻的方式,密切注意新媒体的特性,要实现新旧媒介的高效整合,就必须要有一套崭新的、系统性的思考方法——“融意识”,如,运用现场直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H5、VR、AR视频及5G技术。以“四全”媒体为支撑,构筑“四力”高地,高效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工作,反映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报刊、广播、电视已不再是人们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便携平板、移动蓝牙音箱等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正在以一种“海量化”的方式进行着新闻的传播和报道。要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实现媒体的全面发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新闻记者就必须要将网络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能在融媒体大背景下,把握住新闻传播的内涵、要点和精髓,对广大受众的各种偏好和需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解释。具体来讲,新闻记者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及各类短视频APP等新媒体,开展各种网络新闻的传播与推广。
加强采编创新能力。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信息收集和采写上,已不是单纯的“来料加工”。当下,简单的新闻消息传递只需要一部手机,记者在坚持专业原则的前提下,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采访方式,适应融媒体时代更强的交互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在收集和整理新闻线索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心理变化,不断对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例如,可以第一时间视频连线新闻现场了解情况,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在新的运作模式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一定会获得更加宽广的报道空间和采写途径,从而保证自己的新闻报道更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和亲民性,与更多的受众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获得一定的受众粘性,提升主流舆论引导能力、信息服务聚合能力、创新创造活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坚守
坚持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不管是在传统媒体年代,还是融媒体时代,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要把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放在首位。这两项内容与记者日常采访工作的主题方向、质量以及自身和媒体的未来健康发展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新闻记者不仅要有政治觉悟和基本的业务素养,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在“网络洪流”中始终保持“一股清流”,学会鉴别、去伪存真,坚持公平公正的新闻立场,传播正能量、守好主阵地。
坚持弘扬真、善、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进行自我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而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受众,让受众通过各种新闻报道,认识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受众虽然能够通过媒体融合渠道方式获得“全民新闻”,但是正因为充斥的资讯种类多样,以至于很多人难以在短时间里分辨出一条消息的真实与虚假。同时,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与正确舆论方向不符的消息也在网上流传,对广大受众及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一名专业的信息传播者,新闻记者要有较强的运用能力,避免风向偏差,在这一转变中,保留自身的优点,坚守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发挥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角度将“真善美”的内容传达给受众。
秉持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仰望星空,必先脚踏实地。在传统媒体年代,由于网络通信等客观条件不够完善,几乎所有的优秀新闻报道都是从记者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中得来的,对寻找到的新闻线索与素材进行挖掘,最后才能形成文字稿件,经过编辑精心整合才能上报刊登,经过后期用心剪辑才能通过广电播出。在融媒体环境中,各种新媒体平台快速、多元化、全方位地传播着各种新闻和资讯,“海量化”新闻信息充斥着受众的日常生活,伴随着很多“公民记者”的出现,不少非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人往往会对权威媒体发布的新闻和信息“复制粘贴”,或者进行二次加工,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争议,这就要求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仍需要秉持脚踏实地的采访作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做好采编工作,不盲目从其他途径拷贝传播信息,通过现场采访、内容核查、信息采集、互动引导,使得责任层层深化,朝着融采、写、摄、录、编、网络设备操作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产出精品内容,践行时代使命。
总之,融媒体时代赋予角色新的时代价值和社会责任,新闻记者要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在坚持传统媒体优势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坚守中探索和完成转型,提高报道水平,满足受众需求,推动传媒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朔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