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促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朔州市委书记 姜四清
文章字数:3022
  开栏语
  近年来,朔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朔州市情实际,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以创新发展为牵引,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继2020年10月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命名后,朔州持续发力、争创一流,向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目标奋进。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也是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年,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创城热情,指导创建工作,从即日起开设“书记话双拥”专栏,展示朔州市县(市、区)齐心浇灌双拥花、同心筑梦新时代的生动实践,让朔州双拥之花在朔州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朔州市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朔州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着极大的战略作用,既是晋绥和晋察冀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和晋西北联系绥蒙地区的走廊,因此朔州也成为山西省最早开辟的抗日战场和根据地之一。卢沟桥事变后仅两个月,朔州各县相继沦陷,民族危亡关头,各级党组织、八路军与民众积极广泛地开展“拥军优抗”活动。朔州民众积极参军,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浴血奋战,与日寇英勇斗争,以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为代表的众多英烈就牺牲在这片热土上。军民关系水乳交融,互帮互助,民众慷慨解囊,竭力保障军需,支援前线。坚如磐石的军民关系为朔州抗击日寇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从抗日战争起,“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情已经融入朔州人民的血脉,成为她的禀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军政军民关系在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弘扬光大。今天的朔州,已经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正在全力以赴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在锚定高质量跨越发展目标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要始终继承和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这一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特有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扎实推进军地双方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现阶段,要以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
  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军地团结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关注、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躬身实践、亲自指导双拥工作,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着眼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对新时代双拥工作多次提出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和退役军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双拥工作的理论武装和理论指导,也是做好双拥工作的根本遵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深入推动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团结和动员广大军民为实现党在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直接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双拥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巩固、民族进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新时代,强国强军新实践对双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担当。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密结合双拥工作实际,对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推动全市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关于双拥工作重要指示以及四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扬光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创建新一届双拥模范城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把双拥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做好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始终坚持军民共建发展,创新理念,强化措施,提升层次,推动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开创我市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丰富共建形式,推动军地互动向纵深发展。近年来,通过“议军会”、“八一”军民联欢会、“军事日”活动、军地互访活动、军地协调会、“文化进军营”“法律进军营”“政策进军营”等活动,不断加强了军地交流,有力地推进了军地各级各单位的互信互谅互助,推动了军地双向服务,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局面。全市要继续发扬传统,围绕军地双方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受益,探索军民共建的新途径,提升拥军水平,推动军地互动向纵深发展。一要在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及优抚对象活动。要组织走访慰问健在的老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走访慰问活动,让部队基层官兵、老战士和重点优抚对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要继续全面落实优抚安置双拥等政策。要不断建立完善双拥政策法规,不折不扣落实好部队建设、优抚安置、权益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军民共建、国防教育、后勤保障等政策规定,特别是要倾心倾力解决“三后”问题,为部队和现役、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使双拥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三是坚持倡导全社会拥军。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爱国拥军意识,扩大拥军优属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拥军方式的基础上,开展行业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等。以地方的院校为依托,送知识送科技进军营;送文艺精品进军营,丰富军营文化生活;送法律进军营,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四是驻朔部队积极支持地方建设。驻朔部队在抓好军事训练的同时,也要一如既往地以自己的智力资源和装备、人力资源优势支援地方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军地良性互动机制。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要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双拥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对军地互办实事工作制度的组织领导,在军地双方互办实事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维护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营造军政军民团结浓厚氛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各相关单位和各驻朔部队要充分认识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积极协调好涉及突出问题的相关方,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各县(市、区)、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倍加珍惜军民携手创造的良好环境,坚持“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发展不忘国防,致富不忘拥军;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破解难题,确保双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接续谱写朔州“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时代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