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个太行女儿的朔州情(下)
——记兰花集团朔州分公司党群干部史慧清
文章字数:3378


  
  本报记者 赵娟娟
  紧接着,评论《浅谈关外兰花人的“乐业”瓶颈》问世,向集团建言献策,切实关爱“走出去”背井离乡的兰花人,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当然也受到集团的重视。再接着,散文《你在他乡还好吗》《走进朔州》以细腻柔婉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塞上新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外界认识真实的朔州,以外乡人的视角对朔州的优势进行了客观热情的推介,是朔州难得的形象宣传。若有投资者在举棋不定时看到她的作品,恐怕也会动心的。
  改不掉的晋城口音着实在她面前卧了一只拦路虎,不能顺畅地与朔州市民交流使她苦闷、孤独不堪,但要想改变现状,沟通这一关必须过。家乡水土育就的口音实在是难改,也不准备改了,有那工夫,还上不出个博士来?她能写,把她的见闻、感受付诸文字,让朔州的读者了解她,慢慢地扩大朋友圈。如前所述的两篇作品打动了家乡的读者,之后她在往国家级、省级、晋城的报刊投寄作品时,也把相关的投寄到朔州当地媒体。这一招,果然有效,当地的一些文朋诗友相继找上门来。虽人数不多,终归有了交际。也难怪她作品能引起当地读者的共鸣,她的每一篇作品(多为纪实散文)中都能把朔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与现实的朔州联系起来,再糅入一个外乡女的心路、感受,其中有家间琐事、邻里交往、小镇爱情,无所不包。让当地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外乡人对朔州的善意书写,更能展现出一幅本乡人倾听外乡人讲本乡的故事的图景。文字确实比口语生动!
  真正让史慧清走出孤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座塞上小城,始于与几个本土人的具体交往。第一个值得提到的名字是李树国。他是憨厚的平鲁人,是张永红的同事。当得知他们家孩子想在朔州上初中,李树国主动应承,求其当教师的父亲帮忙,把孩子安排在了离国发大厦较近的平朔中学就读。李家父子的真诚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朔州人的厚道。第二个让她不能忘怀的是孩子同学的家长苏世花,第三个也是孩子同学的家长叫薛贵芳。她不仅从她们那里得到过生活上的帮助,诸如教她怎样蒸馒头给她送粉条等,更重要的是她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一种直面人生、勇于生活的品格。她说:“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们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状态正是自己所缺失的”。苏世花做直销,丈夫搞装修。他们虽没有固定工作,但他们能吃苦,白手起家,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薛贵芳有两个孩子,只有丈夫一个人上班,是平朔普通的地面工。但他们勤俭持家,把两居室的家收给得特别整洁,屋里什物摆放齐整,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客厅用毛玻璃隔出一间卧室,兼做书房,见缝插针的空间利用,弥补了人多室少的缺憾,显得特别温馨。还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她还有一位敬佩不已的是市一中教师李海燕,以及市交警支队顾淑琴、朔城区人社局张玉昕。还有许许多多优秀上进的女性朋友,她们常常跟她谈理想、谈人生,言语虽绵柔,却能掀得她心潮澎湃。
  久而久之,她从这些人身上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生活,包括一下子学不会普通话。她觉得,她交往的这些人就是她的贵人,她们让她真正地认识了朔州人,那些说话不懂得拐弯抹角、办事实心实意的雁门关外的芸芸众生们。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喜欢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度时期情绪高昂,下笔如神,写出许多感人肺腑的赞美朔州的散文,发表在国家级、《山西日报》省级报刊上。古贤杜甫、白居易等用诗写时事,她用散文写时事,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通过她的作品,晋城读者了解了朔州,朔州读者也了解了她。更让她惊喜的是,由于她的不少作品发表在国家煤炭、能源行业的报刊上,煤海粉丝越来越多,她被吸收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同时与她入会的,全国只有12名,可见“含金量”有多高。
  生活往往爱跟热爱生活的人开玩笑。正当史慧清熟于人熟于事熟于城的开心时刻,不开心的事却扑面而来。2011年她初到朔州时,办公地点在市区的国发大厦,是兰花集团朔州分公司租用的。2014年,又搬到新租用的翰林苑。搬家虽麻烦,但仍在市区,离家不远,离儿子的学校也不远。等到2017年,由于煤炭效益不好,为节省房租,单位搬到了永胜矿矿区办公。永胜矿位于平鲁区榆林乡石峰村,距市区80里还多。离张永红所在的口前矿倒是近了点,40里。这次搬迁,让她那颗热扑扑的心凉到冰点,直觉得人跳进了灰堆。心灰意冷的情绪一直持续了半年多,还没缓过劲来。她申请调往朔州的初衷是为了团聚,这下倒好,造成了新的天各一方。父母住在她新买的房子里,算一方;丈夫在山阴口前矿,算一方;儿子在学校,算一方;她来到平鲁山上的永胜矿,又是一方。天哪,为什么越聚越分散?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来到新的环境,透过办公室的窗玻璃,看到的只是阻挡视线的黄土塄。在城里孤寂时,可以听人声、车声,可山上沟里除了土石还是土石,说是位于石峰村,但有石有峰不见村,几乎与世隔绝。矿区的职工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新的孤寂比以往的孤寂更残酷。每天上下班,她都要自驾车,顺当时单程也要跑1个多小时。别看办公区看不到车跑看不到人,但市区到这里的山路上却拥挤着一辆接一辆的拉煤车。这些家伙个头大,有些旁若无人的架势。几乎每天堵车,最严重的那次堵了3个小时。
  也不知哪一日下午下班后,她决定改变回家路线,到山阴口前矿与夫团聚,一路狂奔,途中又遇修路绕道,天黑了才到了口前矿。丈夫生气地责怪她:“咋敢跑夜路呢?”吼啥?好一阵,两人相对无言,最终还是一声笑击碎了尴尬,叼着泪珠的笑也是那么美丽!
  待到心气平缓,已是半年之后。她思虑再三,再不能这么消沉下去。寂寞还有美丽的一面,就是安静。她正好利用这个环境看书、写文章。没人跟她说话,她就与先贤对话,跟整个世界对话。既然爱上了朔州,厚道的朔州人对己不菲。她就要把朔州的美好告诉故乡,告诉全山西、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就在这期间,她的《月儿亮了》《雁门关外朔州城》《乡间大娘》《秋日》《相逢何必曾相识》《倏忽,秋来》相继在《山西日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问世,反映甚好。
  一口气刚缓过来,又一口气再一次堵上了心头。那书生气十足的丈夫遇上了麻烦,他不在乎,正好在家给即将高考的儿子做饭;可她在意,她恨命运的不公,为什么不快总要找上门来?她知道,丈夫那表面的平静实际埋藏着男子汉的电闪雷鸣。她除了继续写作,似乎再没有别的办法。认命吧!还好,就在这一年,孩子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也算给这个多事之
  秋的一点小小慰藉吧?
  就在爱怨交错的生活中,她的文思大发,一篇接一篇的大作如狂泉喷涌,奉献给世人,也奉献给自己。我发现,她所有的作品中,几乎都有历史、现实,历史中多为朔州,也有晋城;现实中也多为朔州,必有晋城。她
  的作品可谓夸不尽的朔
  州,道不尽的乡愁。但从总体框架上讲,又一篇与一篇截然不同。特别是创作于2020年10月的散文《风往北吹》相继发表于《阳光》《中国能源报》《当代矿工》等,并获省级征文二等奖,这个奖可以说来之不易,是在2000多篇文学作品中评选出来的。这篇被誉为新时代煤海之歌的作品,现已被收录在百度题库,为中高考语文试卷选题。
  阳光大概注定要总在风雨后。现在,历经坎坷的史慧清一家迎来了幸运,她的办公地已于2022年7月终回市区内的国发大厦。她的作品隔三差五地发表在颇有品位的报刊上,越来越多的读者给予高度关注、高度评价。这里不妨把读者贾波给她的微信评语摘录一段,以品其中敬意:
  “您好!从当年的《走进朔州》,到现在的《大山深处除夕夜》,十年啦,您的每篇文章,每段情愫,我都会细心去捕捉。”
  “十年间,从每个文字中,感受您的惊喜,感受您的孤独,感受您的压抑,感受您的叹息……因为您的文字,您的情感,总能激起我心中的涟漪,让我沉思,让我着迷。”
  一个作家最高的享受莫过于读者的欣赏吧?
  被她昵称为书生的丈夫,也于去年9月调到兰花集团朔州分公司任职,与她同在国发大厦办公。孩子也于去年大学本科毕业,正在准备着下一场考试。
  她说,她感谢兰花集团,是兰花集团造就了她;她也感谢朔州,是这里让她增加了生活积淀,有了创作的源泉;同时,也感谢命运对她的馈赠,那是无私的馈赠。
  她自嘲自己眼小,但我觉得格外地美,美到能装得下朔州,装得下世界;那眼,除了美好之外,其它的一切都不接收。
  采访结束,抬头看见她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不负韶华”。是啊,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她、我、我们都应该牢记嘱托,“只争朝夕”。她的手中有枝笔,心中有首歌,唱出来的是歌,没唱出来的也是歌。
  歌吧!那位专为歌颂朔州而来的太行山的优秀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