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
文章字数:1465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非常感谢组织对我免予处分,让我卸下包袱,今后一定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关怀!”市直某局四级调研员杨某激动地说。为激励党员干部积极作为、敢善担当,市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将容错纠错、减责免责贯穿于执纪执法全过程,持续释放正向引导信号,提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做实宽严相济,激发“敢担当”热情。市纪委监委把严格执纪执法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宽严相济、严格不严苛,做到纪法情理相贯通,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在精准审慎执纪执法的同时,综合考虑党员干部认错态度,精准容错纠错,激发党员干部创业有为的内生动力。在办理市直某单位党委委员王某某违纪案时,综合考量其认错态度和现实表现,对其从轻处理,充分释放容纠并举、鼓励担当的信号。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解决党员干部因顾虑问责而不为的问题,充分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信号。在查办市直某局四级调研员杨某违规报销个人扶贫保险费用一案时,考虑其作为驻村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实际参与驻村扶贫工作约100多天,为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决定对其免予处分,消除扶贫干部“洗碗的打碗,干的多错的多”的顾虑,形成良好示范效应。综合研判认错悔罪态度、有无再犯可能、身体疾病状况等因素,准确把握执纪的力度、尺度和温度。在查办市直某单位原党组书记、主任刘某一案中,综合考虑其主动投案,主动上交全部违纪违法所得,积极配合组织录制警示教育片现身说法等因素,对其作出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受贿犯罪问题不予移送司法机关的决定。
做深回访教育,强化“想担当”意识。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让“掉队”的干部跟上来、把“跌倒”的干部扶起来。市纪委常委会集体审议工作方案,定人定事定时,确保组织有力、开展有序;回访方法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切实提高精准化水平。通过“两谈三了解”,帮助受处分人员查找问题根源,正确认识错误,吸取经验教训,激励“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转变。建立“两清单两反馈”机制,建议所在单位及时关爱帮扶;将回访结果存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截至2022年底,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受处分人员应访尽访,累计回访2724人,有效引导受处分人员补偏救弊,促使其以饱满信心、昂扬斗志重新“领航”。
做好思想工作,重拾“能担当”信心。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法宝,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审理谈话、处分宣布和申诉复查工作的全过程,有效引导受处分人员重拾担当信心,积极投入工作。审理谈话环节,坚持每案必谈,保障被审查调查人辩解、申辩的权利,确保案件质效;因人因事精准施策,充分做到认真听、深入讲,消除谈话对象的抵触情绪。对认错态度好的谈话对象,侧重核对违纪违法事实和积极鼓励,对狡辩较多的谈话对象,侧重以铁证让其直面问题、认识错误。处分宣布环节,严肃宣布处分决定,增强处分宣布仪式性和权威性,使受处分人员敬畏处分结果;结合事实证据和党纪国法对受处分人员开展纪法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法;及时对受处分人员进行解压疏导,用心用情用智耐心讲解,引导其主动审视自身行为,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接受处理。申诉环节,审慎稳妥做好申诉复查工作,实事求是提出审查复核意见。在办理市直某单位原党组书记、局长张某某申诉案中,紧紧把握思想认识“总开关”,充分讲政策、辨是非、明利害,听其陈“诉请”、述“委屈”,一一回应申诉理由,从法、理、情不同角度助其解开思想症结,最终,张某某撤回申诉,重拾干事创业热情。
做实宽严相济,激发“敢担当”热情。市纪委监委把严格执纪执法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宽严相济、严格不严苛,做到纪法情理相贯通,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在精准审慎执纪执法的同时,综合考虑党员干部认错态度,精准容错纠错,激发党员干部创业有为的内生动力。在办理市直某单位党委委员王某某违纪案时,综合考量其认错态度和现实表现,对其从轻处理,充分释放容纠并举、鼓励担当的信号。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解决党员干部因顾虑问责而不为的问题,充分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信号。在查办市直某局四级调研员杨某违规报销个人扶贫保险费用一案时,考虑其作为驻村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实际参与驻村扶贫工作约100多天,为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决定对其免予处分,消除扶贫干部“洗碗的打碗,干的多错的多”的顾虑,形成良好示范效应。综合研判认错悔罪态度、有无再犯可能、身体疾病状况等因素,准确把握执纪的力度、尺度和温度。在查办市直某单位原党组书记、主任刘某一案中,综合考虑其主动投案,主动上交全部违纪违法所得,积极配合组织录制警示教育片现身说法等因素,对其作出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受贿犯罪问题不予移送司法机关的决定。
做深回访教育,强化“想担当”意识。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其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让“掉队”的干部跟上来、把“跌倒”的干部扶起来。市纪委常委会集体审议工作方案,定人定事定时,确保组织有力、开展有序;回访方法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切实提高精准化水平。通过“两谈三了解”,帮助受处分人员查找问题根源,正确认识错误,吸取经验教训,激励“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转变。建立“两清单两反馈”机制,建议所在单位及时关爱帮扶;将回访结果存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截至2022年底,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受处分人员应访尽访,累计回访2724人,有效引导受处分人员补偏救弊,促使其以饱满信心、昂扬斗志重新“领航”。
做好思想工作,重拾“能担当”信心。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法宝,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审理谈话、处分宣布和申诉复查工作的全过程,有效引导受处分人员重拾担当信心,积极投入工作。审理谈话环节,坚持每案必谈,保障被审查调查人辩解、申辩的权利,确保案件质效;因人因事精准施策,充分做到认真听、深入讲,消除谈话对象的抵触情绪。对认错态度好的谈话对象,侧重核对违纪违法事实和积极鼓励,对狡辩较多的谈话对象,侧重以铁证让其直面问题、认识错误。处分宣布环节,严肃宣布处分决定,增强处分宣布仪式性和权威性,使受处分人员敬畏处分结果;结合事实证据和党纪国法对受处分人员开展纪法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法;及时对受处分人员进行解压疏导,用心用情用智耐心讲解,引导其主动审视自身行为,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接受处理。申诉环节,审慎稳妥做好申诉复查工作,实事求是提出审查复核意见。在办理市直某单位原党组书记、局长张某某申诉案中,紧紧把握思想认识“总开关”,充分讲政策、辨是非、明利害,听其陈“诉请”、述“委屈”,一一回应申诉理由,从法、理、情不同角度助其解开思想症结,最终,张某某撤回申诉,重拾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