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已是秋
文章字数:1763
二零二二年八月七日二十点二十八分,立秋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恍惚间,一年已是过了大半。立,意喻开始。至此,风是秋风,雨是秋雨,日子,也叫成了秋日。
尽管民间有“秋老虎”一说,但那酷夏的炙烈终究是经不得一缕秋风的拂动,锋芒悄悄收敛了起来,秋日的炎热到底是温和了许多,昼夜温差也慢慢拉大了距离。这是既定的自然的规律,四季各守其职,万物有理有章。梧桐树清明后开花,如其花期推迟,那当年冬天必有大寒,而当它落下第一片叶子时,溅起的,便是秋声了。
恰如此时,窗外“滴滴”的雨声。尽管是来得有些迟,却终会来。人常说,没有不下雨的老天爷。这一年的夏天,热得过分,也旱得过分,地里的庄稼已被烤得恹恹然,看着它们痛苦难捱的样子,投送的只能是无奈的心疼。心疼庄稼,也心疼庄稼人。于是不由感慨,还不如开春便不赐那好墒土,如若种不下去就不会白花了那么多种子、化肥、薄膜还有耕地的许多钱,好过现在血本无归。
牢骚归牢骚,又有谁会因惧怕未来的磨难而拒绝来到人间呢?谁不是在春天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又有谁不是在春天无数次勾勒过秋的盛大。于这人世里,我们总愿相信美好。
瞧,雨终于来了。还好,庄稼得救了。
但是,我的辣椒倒了一地。
雨是夜里来的,还裹挟着风。那风实在是多余,大约它也知道自己是要干坏事,于是选择在暗夜,偷偷摸摸。
我不能原谅风的恶毒,却又无法拒绝雨的恩惠。
这成了这一年立秋,一个矛盾而沉重的话题。
木塔下八十多岁的米老辗转打听到我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激动的声音时,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他说,看了我写的《南山之峪》,甚是喜欢,故而想要看我的书,自然,我当亲自登门拜访奉送。
所暖,不过是这份人间尊爱。
长久的压抑与忧伤,在炎热难捱的夏天却让心跌入寒冬,刺骨的寒风一阵又一阵扑打而来。这世间再无颜色,唯有机械而负重的前行,那是多么痛苦而无趣的生命啊。
想了最坏的,也想了最无法面对的,我把自己逼仄在最深的夏日里,到无力,到窒息。
年纪越大,胆子反而越小了。
九年前的剧情再次上演,我却没了九年前的勇气与坚强。
恐惧与错愕即使在事情宣告有惊无险的时候,奈何,思绪尚在错乱,那颗动荡的心迟迟无法与这尘世好好地融洽起来。
米老说了许多,就像一个药引子,让我似乎从懵懂中醒悟,人间有我,不舍,不弃。山河壮阔里,尚需我如痴,如醉。
想写的有很多,懒于动笔。想去的地方有很多,没有时间。
这一年的夏天,我很不喜欢。无奈,伤痛以及失望轮番上演。于是,更加渴望秋天,希望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所有的不好都永不醒来。
秋天来了,秋雨也来了。
今日,分外凉爽,于是便想出去走走。出了小区,往东,不远处便有人工湖,有花朵。花儿们开得正是欢快,串串红、小丽花、美女樱、矮牵牛、格桑花、柳叶马鞭草、兰花鼠尾草等等,当然,这个时节最惹眼的就是菊科的花类了。
黄的,粉的,争奇斗艳。黄的灿烂,粉的娇媚。
浅黄的叫黑心菊,橘黄的叫天人菊,粉的叫松果菊。
松果菊叶互生,披针形,舌状的花瓣,粉色,基部深粉,那粉并不是艳俗的粉,却有一番不谙世事的清新与天真。初开时花瓣平展,花心也是平的,慢慢的,叶片就垂了下去,而花心却一点点隆起,活像一个松果,这也就是松果菊名字的来源了。
天人菊,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总会想起那句“惊为天人”。当然,天人菊也并不负这个词,足可美到惊艳。它有别名虎皮菊、六月菊、忠心菊。天人菊花心也很大,花瓣橘黄色,顶端亮黄色,呈锯齿形。大约菊科家族的花儿们历来都秉承着祖先的顽强,纵然花色艳丽,花姿娇美、浪漫,而株形却坚挺、壮实,宛若威武的将士。
黑心菊,自然,心是黑的,黑褐色的黑。初开,花心与花瓣同样都是平展着,慢慢,花瓣就垂了下去,比松果菊下垂的力度都大,且那花瓣还带几分妖娆,一副衣袂飘飘的样子。而那花心,已经变得圆鼓鼓,硕大丰满,霸道得很。
除了这些菊花,还有一种紫粉色的小碎花也成功地吸引了我。它叫千屈菜。
千屈菜,是一簇簇六瓣的小花在直立的花梗上以聚伞花序的形式开放,整株看起来像一个个紫色的花穗子。
明明是身披明媚,一身鲜亮,却叫成了黑心菊,明明是积极阳光,一心向上,却成了千屈菜,难道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花儿?包括那天人菊,我想它绝不会简单到只因为自身的美丽而才拥有此名。
其实,这世上万物,哪个又不曾有故事呢?
只不过,能讲出来的故事都是故事,讲不出的,是心事,压在岁月里,沉甸甸。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恍惚间,一年已是过了大半。立,意喻开始。至此,风是秋风,雨是秋雨,日子,也叫成了秋日。
尽管民间有“秋老虎”一说,但那酷夏的炙烈终究是经不得一缕秋风的拂动,锋芒悄悄收敛了起来,秋日的炎热到底是温和了许多,昼夜温差也慢慢拉大了距离。这是既定的自然的规律,四季各守其职,万物有理有章。梧桐树清明后开花,如其花期推迟,那当年冬天必有大寒,而当它落下第一片叶子时,溅起的,便是秋声了。
恰如此时,窗外“滴滴”的雨声。尽管是来得有些迟,却终会来。人常说,没有不下雨的老天爷。这一年的夏天,热得过分,也旱得过分,地里的庄稼已被烤得恹恹然,看着它们痛苦难捱的样子,投送的只能是无奈的心疼。心疼庄稼,也心疼庄稼人。于是不由感慨,还不如开春便不赐那好墒土,如若种不下去就不会白花了那么多种子、化肥、薄膜还有耕地的许多钱,好过现在血本无归。
牢骚归牢骚,又有谁会因惧怕未来的磨难而拒绝来到人间呢?谁不是在春天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又有谁不是在春天无数次勾勒过秋的盛大。于这人世里,我们总愿相信美好。
瞧,雨终于来了。还好,庄稼得救了。
但是,我的辣椒倒了一地。
雨是夜里来的,还裹挟着风。那风实在是多余,大约它也知道自己是要干坏事,于是选择在暗夜,偷偷摸摸。
我不能原谅风的恶毒,却又无法拒绝雨的恩惠。
这成了这一年立秋,一个矛盾而沉重的话题。
木塔下八十多岁的米老辗转打听到我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激动的声音时,我的心一下子暖了起来。他说,看了我写的《南山之峪》,甚是喜欢,故而想要看我的书,自然,我当亲自登门拜访奉送。
所暖,不过是这份人间尊爱。
长久的压抑与忧伤,在炎热难捱的夏天却让心跌入寒冬,刺骨的寒风一阵又一阵扑打而来。这世间再无颜色,唯有机械而负重的前行,那是多么痛苦而无趣的生命啊。
想了最坏的,也想了最无法面对的,我把自己逼仄在最深的夏日里,到无力,到窒息。
年纪越大,胆子反而越小了。
九年前的剧情再次上演,我却没了九年前的勇气与坚强。
恐惧与错愕即使在事情宣告有惊无险的时候,奈何,思绪尚在错乱,那颗动荡的心迟迟无法与这尘世好好地融洽起来。
米老说了许多,就像一个药引子,让我似乎从懵懂中醒悟,人间有我,不舍,不弃。山河壮阔里,尚需我如痴,如醉。
想写的有很多,懒于动笔。想去的地方有很多,没有时间。
这一年的夏天,我很不喜欢。无奈,伤痛以及失望轮番上演。于是,更加渴望秋天,希望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所有的不好都永不醒来。
秋天来了,秋雨也来了。
今日,分外凉爽,于是便想出去走走。出了小区,往东,不远处便有人工湖,有花朵。花儿们开得正是欢快,串串红、小丽花、美女樱、矮牵牛、格桑花、柳叶马鞭草、兰花鼠尾草等等,当然,这个时节最惹眼的就是菊科的花类了。
黄的,粉的,争奇斗艳。黄的灿烂,粉的娇媚。
浅黄的叫黑心菊,橘黄的叫天人菊,粉的叫松果菊。
松果菊叶互生,披针形,舌状的花瓣,粉色,基部深粉,那粉并不是艳俗的粉,却有一番不谙世事的清新与天真。初开时花瓣平展,花心也是平的,慢慢的,叶片就垂了下去,而花心却一点点隆起,活像一个松果,这也就是松果菊名字的来源了。
天人菊,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总会想起那句“惊为天人”。当然,天人菊也并不负这个词,足可美到惊艳。它有别名虎皮菊、六月菊、忠心菊。天人菊花心也很大,花瓣橘黄色,顶端亮黄色,呈锯齿形。大约菊科家族的花儿们历来都秉承着祖先的顽强,纵然花色艳丽,花姿娇美、浪漫,而株形却坚挺、壮实,宛若威武的将士。
黑心菊,自然,心是黑的,黑褐色的黑。初开,花心与花瓣同样都是平展着,慢慢,花瓣就垂了下去,比松果菊下垂的力度都大,且那花瓣还带几分妖娆,一副衣袂飘飘的样子。而那花心,已经变得圆鼓鼓,硕大丰满,霸道得很。
除了这些菊花,还有一种紫粉色的小碎花也成功地吸引了我。它叫千屈菜。
千屈菜,是一簇簇六瓣的小花在直立的花梗上以聚伞花序的形式开放,整株看起来像一个个紫色的花穗子。
明明是身披明媚,一身鲜亮,却叫成了黑心菊,明明是积极阳光,一心向上,却成了千屈菜,难道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花儿?包括那天人菊,我想它绝不会简单到只因为自身的美丽而才拥有此名。
其实,这世上万物,哪个又不曾有故事呢?
只不过,能讲出来的故事都是故事,讲不出的,是心事,压在岁月里,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