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护生态环境 共建美丽朔州
文章字数:6222
  生态高地有了新动向。
  就在今年8月15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18年前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8年后的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中华大地。
  时至今日,这股绿色风潮已经在朔州蔓延开来。
  一片树林,昂然挺立。朔州市右玉县绿进沙退,一望无际的森林郁郁葱葱,沙地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在毛乌素沙地持续创造。
  一座公园,舒展画卷。地处桑干河上游的七里河公园,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曾经污水横流的地方,变成市民“幸福园”。
  一条大河,绿意盎然。桑干河水碧波荡漾,岸边芦苇翠绿茂密,远处水天一色,河面上的水鸟悠闲觅食,一幅“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一片林、一座园、一条河,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初秋的朔州,绿意正浓,游人不断,一派塞外江南好风光。
  一个“绿色时代”,已经来了。
  生态环保的“优等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朔州市,这座因煤而兴的“煤城”,近年来告别了灰尘漫天的污染天气,经过治理完成了华丽转变。2020年至2022年,朔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综合指数分别为4.78、4.12、4.03,全省排名均为第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分别为285天、301天、315天。水环境质量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100%;2022年,9个省考断面首次全部退出劣Ⅴ类。
  朔城区的恢河公园,蓝天白云与山林相互映衬,风景如诗如画。30多岁的贾秀花来到公园里散步。从小生活在朔城区的她对空气质量的改变感触颇深:“这几年,空气越来越好了,家里开着窗户灰尘也少了。现在提到朔城区,大家都夸环境特别好。”
  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卢生权说:“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污染天气应对、水生态环境治理、土壤安全防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
  近年来,朔州市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通过狠抓环境污染治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013年冬天,朔州遭遇严重雾霾。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朔州市紧盯煤炭资源领域,从全面治理PM2.5开始,调整产业、降尘控车、压减燃煤,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朔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题。十年来,朔州市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PM2.5浓度从2013年6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被誉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朔州奇迹”。
  治理大气不能只靠战役式突击。在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战斗里,科技,始终是中流砥柱。从2013年系统监测PM2.5以来,朔州的监测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细”“从细到精”的过程。市区及周边乡镇建成了98个高密度监测点,不仅实现了对PM2.5实时浓度的监测,还开展了PM2.5组分实时在线监测、PM2.5来源解析,为日常减排、区域重污染联防联控提供科学依据。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朔州市凝聚多方攻坚力量,建立部门协作常态化机制,共同守卫“蓝天白云”。以扬尘污染治理为例,每年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县(市、区)长以及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扬尘污染整治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部门职责,重点对建筑施工、道路扬尘、裸地扬尘、堆场扬尘、工业扬尘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
  在协同作战方面升级加力的同时,还主动向重点行业减排问题“亮剑”,积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发展。2021年8月底,朔州市67家陶瓷企业和49家耐火材料企业完成天然气替代,日替代量可达150万方,从根本上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扎实推进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每家投入七、八千万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年减少NOx排放量2300吨,现已全部达到新标准要求。每年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和VOCs重点排放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现场检查。全力推进煤炭集运站无组织排放治理工程,全市42家煤炭集运站已完成全封闭煤棚建设26家,今年新增7家开工建设。
  昔日的纳污坑塘蜕变成为湖泊,生态美景又昂昂重现。
  漫步在七里河李家窑村段,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映入眼帘。“过去,这条河两岸杂草丛生,水质也不好,很远就能闻到臭味。近年来,朔州市进行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改造扩建工程,河水变清了,河岸上柳树成荫,到处可见鲜花绿草。”市民熊志峰说,现在的七里河环境变好了,在河边散步心情舒畅。
  2016年以来,朔州市启动了桑干河流域一体化综合治理,当年投入3.7亿元全面治理七里河黑臭水体,并于2017年底完成治理、通过验收。后续又实施了七里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源子河朔城区和平鲁区段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实现长治久清。同时,以此为契机,对七里河四周的养殖场、“散乱污”企业进行了取缔、关停,并在沿河区域新建了朔州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等,不断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如今,七里河省控断面退出劣V类,河道四周重现水清岸绿的美好景象。
  七里河的蝶变是朔州市推进桑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每年印发年度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一住两公”地块监管,开展土壤重点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消除重点场所、设施土壤污染风险隐患。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塞外朔州更加多姿多彩!
  山区小县城,时代好风景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朔州市地处雁门关外、黄土高原东段、毛乌素沙漠前沿,距首都北京450公里,是西北风沙侵袭京津地区的必经之地,是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是首都水资源保护上游地区,是维系京津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近年来,朔州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全面实施生态工程,举全市之力,大打生态建设攻坚战,以年均30万亩的速度强力推进造林绿化,打造了朔城区西山5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区、平鲁区太平山卧龙山30万亩樟子松基地、山阴县西山40万亩防护林带、怀仁市西山40万亩生态园林区、应县龙首山15万亩防护林区、右玉县环城绿化30万亩生态景区等多处大面积防护林带,不仅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新路子。截至2022年底,朔州市林草面积达762.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5%。朔州市先后被表彰为“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市”和“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朔城区、平鲁区、怀仁市、右玉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林业生态县”。右玉县还被国家有关部委表彰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县”。
  塞外右玉,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晋蒙两省交界处的山西省右玉县,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下,县城南端的南山森林公园内,数十万亩松柏林铺开,绿色一望无际。站在园内制高点“丰碑”雕塑前放眼望去,县城和周边的村庄掩映丛中,一幅山林叠翠、溪流潺潺的山水画卷。
  美丽画卷的背后是右玉人多年的绿色坚守:近70年来,右玉县历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让这个曾经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天晴也,看红艳艳一轮朝日,绿油油一片林海。”“丰碑”雕塑底座上刻着《右玉绿化赋》中的这句话,是右玉县近70年植树造林成效的最佳概括。
  古城马邑,青山绿水生机勃勃。
  当秋日的阳光倾泻而至,伴随着声声鸟鸣,位于朔州市朔城区的金沙植物园内热闹了起来。
  “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地,自从植物园建成后,我们每天早上在这里健身,已有七八年时间。”正在锻炼的金沙健身队领队李金明介绍,金沙植物园环境好,在这里锻炼又不扰民,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金沙植物园从2009年10月开始建设,通过形态各异的小森林、疏林灌草丛、林荫带等植被运用,打造了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园内分为高大乔木区、生态群落区、精细配置区、各类花卉区、疏林草地区、水生植物区六个主题景区。
  位于朔州市区西部桑干河上游、东连朔城区金沙植物园的西山森林公园,是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部分。西山森林公园是一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其中20万亩为林草混交治理区,20万亩为城郊型森林公园。把生态兴区和富民强区结合起来,接续推进西山、南山、洪涛山生态绿化,打造百公里生态走廊,百万亩生态屏障。
  俯瞰朔城区全局,金沙植物园与西山森林公园相连,使得这座城市绿意盎然。
  如今,朔城大地上,西山50万亩人工生态林郁郁葱葱,与南山5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相连接,形成市区西南部百万亩绿色屏障、百公里生态走廊,唱响生态文明主旋律,凝聚起了绿色发展新动力。
  生态山阴,成就绿色新高地。
  山阴县作为一个煤炭重点县,也在发展中积极探寻着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多年来通过整合国家和省生态绿化项目,大搞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和厂矿、单位、社区绿化活动,一步步实现了由“黑”到“绿”的华丽蜕变。
  为了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的进程,山阴县立足提高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力、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建设生态山阴的大局,一手抓造林修复生态,一手抓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减少污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力争走出一条减少环境压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循环发展的新路。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实施了西山百里缓坡丘陵区50万亩治沙工程、南山广武50万亩劣质地治沙造林工程和桑干河1.5万亩湿地公园“两山一河”三大生态治理工程,彰显了山阴县植树造林的手笔之大。以热电联供项目替代县城供热站,实施了天然气入户工程,严格污染项目准入门槛,加快净化步伐。开工建设广武旅游区500万立方米的水库和水系建设项目,启动旧广武城城墙修复和博物馆布展项目,完成19.4公里的广武旅游公路建设。
  绿色发展“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从城市到乡村,从生产到生活,朔州正在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是关键。怎么转,转向哪里?这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走绿色发展之路并非坦途。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一系列全球问题,朔州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回看过去数年,得益于绿色发展理念,朔州绘就了两条曲线。
  一条是金色的曲线。从2011年到2021年,朔州的GDP从855.2亿元增长到1420.6亿元。2021年,人均GDP8.93万元,人均GDP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75位,较上年提升34位,成为全国16个名次上升10位以上的城市之一,也是山西省仅有的3个人均GDP进入全国百强市之一。
  另一条是绿色的曲线。同一时期,朔州万元GDP能耗、水耗大幅下降,仅“十三五”万元GDP能耗累计降幅
  15.29%。
  在朔州,一切让路生态,一度是各地面临抉择时的不二标准。
  如果说绿水青山是看得见的绿色发展,“看不见”的绿色也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
  “全县域宜林荒山基本绿化的目标已经实现。绿化、彩化、财化,进一步扩大生态兴县效应成为新目标。”朔州生态环境局右玉分局温婷介绍,2017年,右玉县入选全国13个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首批4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种了70年树的右玉人着实自豪了一把。
  右玉从植树造林到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美丽”资本。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右玉要在完成全域绿化后,继续投资14亿元实施19个生态环保提质增效的产业项目,林木绿化率将由现在的56%上升到60%以上,真正走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断改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右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提供了美丽资本。在右卫古城北大街上,一座由旧粮站改造成的油画写生基地被形象地取名为“右卫艺术粮仓”,如今这里是中央美院、中国油画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数十家高等院校的写生基地。“每年来写生的学生有1000多人,参观人次在40万以上。”右玉县宣传部副部长辛泰说。右玉特有的黄土丘陵地貌、四季迥异的色彩和浑厚雄伟的长城古堡,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艺术家。
  如今,右玉的绿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拥有75万只羊、40万亩小杂粮、4.2万亩多样化种植和20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的绿色产业体系。“右玉燕麦米”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右玉羊肉成为山西省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畜产品。2022年,游客接待人次510万,同比增长10.6%,旅游收入达30.5亿元。
  朔州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近年来,朔州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通过推进一系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来到朔州市中煤平朔集团安太堡露天煤矿,只见蓝天白云,草木葱茏,鸟雀虫鸣,湖水悠悠……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是一个大型矿区。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一个中外大型合作项目,也从此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煤平朔集团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动力煤基地和国家确立的晋西北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其自建矿起就遵循“边开采边修复”理念,也让昔日矿山披上“绿装”,重获生态价值。经过了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平朔集团复垦区的面积已经超过7万亩,包括2万亩耕地及5万亩林地。徜徉于复垦区中,虫鸣鸟叫不绝于耳,不时有各种野生动物窜出来,仿佛置身原始森林。
  站在中煤平朔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的观景台上远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能想象吗?这里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矿区。”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环保主管王璟川指着眼前的景象感叹道。
  “如今,园区的植被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远高于原地貌不足10%的植被覆盖率。”王璟川介绍,环境改善以后,生物种类也日渐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植物213种,昆虫600余种,野生动物30余种。
  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朔州市引导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开展“三区”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64座煤矿企业累计治理土地约16.14万亩,113家非煤矿山企业累计治理土地面积3035.85亩。
  在山西省首座“零碳”机场——朔州滋润机场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顶着高温铆足马力,为机场的顺利开通运营作最后冲刺。
  将深度超过2000米的地下水通过管道引到地表,在能源站进行热交换后,热能可以满足整座机场的冬季供暖需求;此外还有720口浅层地热井提供的地热能,经过空气源热泵的转化,让夏季制冷也实现了“零碳”……
  “依托光伏发电系统、地热能供热制冷系统、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机场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需求,进而实现零碳用电、零碳供暖、零碳制冷、零碳服务。”朔州滋润机场副总经理温庆元说。
  尾 声
  朔州的绿色实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在冲刺“减碳”的关键当口,有一个问题,全世界都想找到答案——
  如何能在减少碳排放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甚至换道超车?
  这个问题,在朔州的发展路径里看到了答案。朔州用一个个脚踏实地的成就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它还告诉我们,经济落后不是生态文明,连接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是绿色思维,是科技创新,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定信仰。
  不难想象,一场发展观的洗礼,正在朔州加速到来。
  张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