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握好振兴接力棒乡村帮扶再出发
——朔州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1095
  通讯员池薇薇
  明长城绵亘蜿蜒,令人惊心动魄,感慨万千;汉墓群缄默不语,裹挟着厚重的历史缓缓而去。初秋时节,漫步在山阴新广武村,处处有美景,广阔田野丰收在望,美丽乡村涌动着振兴的热潮。
  从上一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手里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起,朔州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赵喜明和队员王春、武建室就踏上了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新征程。
  驻村后,工作队沉下心、扎下根,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入基层、访民难,到访党员、问干部,再到访民情、集民智,驻村工作队顺利地了解、掌握了村里的实际情况,也详细地制定了下一步的帮扶计划。
  “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工作队主动融入群众,入户走访拉家常,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很快实现了由村民眼中的“外来人”到“自家人”的身份转变,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迅速理清了帮扶思路。
  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新广武村曾是古长城脚下的屯兵古堡,2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境内有明长城、汉墓群等文化古迹。新广武村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公路交通便捷,具备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产业发展是本村发展的重点与要点,群众求发展的愿望也很迫切。如何利用村民们这一愿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利用政策为其创造条件就成了工作队的心头大事。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善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宣传乡村振兴系列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实施好我们制定的2023年工作计划。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我们要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就是在产业上用心、在特色上用力,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夏季村民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我们准备在新广武村打造一口饮水井,改善季节性缺水问题。”
  ……
  驻村工作队员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自己对村子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从亮化党群活动中心、安装健身器材、更新室内外党建宣传内容到粉刷修补村委会党员活动中心办公、宿舍房屋,在改善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这件事情上,工作队一行三人思想入心、责任上肩、措施到位,扎实践行中央、省、市、区乡村振兴建设任务,工作队不走过场、不务虚功,与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获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融入,方显真情;实干,方显初心。
  “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不折不扣做好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各项帮扶等工作,真正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助’村干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从变好向更好的转变,为新广武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喜明表示,作为乡村振兴战场的生力军,要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握稳驻村工作接力棒,为打造美丽乡村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