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打月饼”重拾当年“中秋味”
文章字数:556
本报讯月是故乡明,中秋思团圆。中秋节吃月饼寓意着阖家团圆,生活甜蜜美满。在大部分市民在超市里选购月饼的同时,有人又将热热闹闹的传统“打月饼”情景搬到生活里,或许五仁月饼才是朔州人心里中秋的味道。
记者在民福小区附近一家月饼加工坊现场看到,附近不少居民都对“打月饼”十分感兴趣,大家提着食材自觉排队。做月饼的师傅个个手法娴熟、分工明确,先将面粉、油、糖用秤称好,再把糖摊在案板上,等油热了,严格按照比例搅拌在一起,之后是醒面、分剂子、撒芝麻、烘烤……一整套工序一气呵成。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小小的棚子里充满香气,大家的心里满满喜悦。
“至少有十多年没体验过这样的感觉了。以前快过中秋的时候,家家户户提着桶,拿着面、油、红糖,排队打月饼,拿着刚出炉滚烫的月饼就往嘴里塞,那是真好吃啊……”26日上午,家住民福佳园小区的居民刘月珍,一大早就和老伴儿来到附近“打月饼”。凑在炉子跟前,阵阵热气伴着诱人的香味,勾起了她久违的回忆。“以前大家的生活虽然都不富足,可在‘打月饼’这件事上都较着劲呢,你打30个,他打50个,我就得打60个。打好后挨家挨户地送,虽然家家都有月饼,但过节不就是要个气氛吗?”
该月饼加工店负责人表示,“打月饼”的初衷就是想将节日的老传统传承下去。最近从早到晚每天加工月饼有十几波,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
记者在民福小区附近一家月饼加工坊现场看到,附近不少居民都对“打月饼”十分感兴趣,大家提着食材自觉排队。做月饼的师傅个个手法娴熟、分工明确,先将面粉、油、糖用秤称好,再把糖摊在案板上,等油热了,严格按照比例搅拌在一起,之后是醒面、分剂子、撒芝麻、烘烤……一整套工序一气呵成。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小小的棚子里充满香气,大家的心里满满喜悦。
“至少有十多年没体验过这样的感觉了。以前快过中秋的时候,家家户户提着桶,拿着面、油、红糖,排队打月饼,拿着刚出炉滚烫的月饼就往嘴里塞,那是真好吃啊……”26日上午,家住民福佳园小区的居民刘月珍,一大早就和老伴儿来到附近“打月饼”。凑在炉子跟前,阵阵热气伴着诱人的香味,勾起了她久违的回忆。“以前大家的生活虽然都不富足,可在‘打月饼’这件事上都较着劲呢,你打30个,他打50个,我就得打60个。打好后挨家挨户地送,虽然家家都有月饼,但过节不就是要个气氛吗?”
该月饼加工店负责人表示,“打月饼”的初衷就是想将节日的老传统传承下去。最近从早到晚每天加工月饼有十几波,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