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武魁
文章字数:2411
  记者陈淑兰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经济转型牵引带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转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实现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那么,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破“难点”、除“痛点”、通“堵点”,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武魁。
  李武魁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引领转型,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发展,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准确把握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市科技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努力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平台建设、技术突破、人才引进等方面强力推进,增强发展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李武魁说,一是实施了《朔州市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量计划》,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已建成省、市各类平台76家,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科普基地5家。二是以实施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省、市级项目为抓手,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大、市场开发能力强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加强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应用。截至上半年,我市“25MW/100MWh全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低成本长寿命全氟磺酸离子膜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2个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已获批立项。“益生菌液态发酵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改善”等4项技术研究申报了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三是以大平台、大项目为支撑,精准引育“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在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组织开展了2023年“三区”人才工作,推荐45位专家组建“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团。组织推荐孟青等11人入选2023年山西省科技厅专家库。组织开展企业科技人才培训。
  市科技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多措并举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强自主创新步伐。
  李武魁说,下一步,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提高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立常态化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机制,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二是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力度,以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朔州市平台为核心,建设面向技术供需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展示、交易、转化和产业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融合创新机制,加强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熟化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平台,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渠道。三是要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投入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以“科贷通宝”信贷产品和科技金融专项为抓手,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环。四是要布局建设科研中试基地及配套产业园,依托我市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积极完善设施设备,为优秀成果来朔提供专业化、便利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支持怀仁陶瓷特色产业镇、朔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山西大学朔州生态农牧研究所、山阴县黄花梁万亩富硒有机旱作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对引进的顶尖人才及创新团队,进行全程跟进定向服务。五是要全面对接京津冀等地区创新资源,深化落实朔州市考察团赴京考察成果。按照“对接创新资源,争取中试落地”的工作要求,积极联系赴北京调研的4家单位和我市相关企业,认真开展调研、对接,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主要对全市涉及储能、化工等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列出卡脖子技术清单;组织我市相关企业,主动对接京津冀等地区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商谈具体合作事项,签订合作协议;主动联系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资金,努力为企业提供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和最优服务。六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机构改革与重组,对市科技局内设机构进行战略重置,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科技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塑,提升科技供给能力。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在选人用人、科研立项、岗位设置、经费管理、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支持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自主选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