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界河村
产业做支柱“链”起致富路
文章字数:977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陈萍)应县白马石乡界河村是传统的农业村,缺水、缺耕地、缺技术的问题一直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界河村因地制宜谋划乡村产业,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做强规模种养、精深加工和庭院经济,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村民们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吃上“产业饭”,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正在成为界河村的新名片。
  站在白马石乡界河村的土豆籽种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处处展露着丰收的景象。现在收获的是土豆籽种,不仅比普通商品土豆成熟早、价格高,而且销路好,在周边乡镇十分抢手,这让头一年规模化种植土豆籽种的村民侯记平早早地就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像我地里边的土豆已经订出去了,种薯咱们不愁,现在咱商品薯也不愁存放,因为咱们有窖了。”界河村村民侯记平说。现在的侯记平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能达到800多亩,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发展,从几十亩地到近千亩,从单一种植到就地加工,侯记平回村的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群众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农作物的价钱都提高了,比如有了土豆储存窖,现在价格低就存在明年春天,等价格高了再出售。
  界河村位于恒山山脉跑马梁山脊深处,地处山区,耕地贫乏,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58人。为了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政府部门和帮扶单位因地制宜发展土豆产业,大力整合分散耕地和撂荒土地,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建起马铃薯恒温冷库,让土豆种植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界河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不到1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8000元,实现了村民增收。目前政府依据界河村的地形情况,村北发展马铃薯种植基地,村南发展养殖,村东村西比较平坦的地势种植油菜花,为下一步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白马石乡种植黄芪13万亩,一直利用根部,叶部没有利用,如今依托独特的黄芪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今年界河村又发展了黄芪鸡规模养殖,把黄芪叶全部用作养鸡养殖,增强鸡免疫力的同时,进一步延伸黄芪产业链条。目前鸡舍内育有黄芪鸡3000只,另外通过庭院经济发动脱贫户养殖黄芪鸡1000只,可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户增收2000元。
  白马石乡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因村制宜打造山乡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推动黄芪、薯类、鸡、羊、油菜花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构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实现生态立乡有活力、产业强乡有动力、文旅兴乡有魅力,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