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共享 互鉴进取
文章字数:1004
记者 李晶 通讯员 张瑞清
金秋十月,我市迎来了一场教育界的盛典。2023年10月14日、15日,三晋好教育联盟第八届同课异构大赛在朔城区一中举行。来自太原第四十八中学、大同市第二中学、孝义中学、运城中学、临汾三中、平遥中学等38所高中学校,300余名观摩教师参加大赛。
本届大赛聚焦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以“让教育更加美好,让课堂绽放魅力”为主题,以“立足课堂,展示特色,促进教改,共享精彩”为目标。比赛采用“同课异构”的规则,要求参赛教师在40分钟内全面呈现高效课堂,由名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参赛老师进行汇课点评和计分评比。此次比赛将示范、点评、观摩、交流融于一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锤炼教师基本功,磨砺教师技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广阔平台。
本次比赛分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五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赛讲。三尺讲台,一方田地,平平常常,却也可以波澜壮阔。 整个比赛过程异彩纷呈,参赛教师们针对相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奇特新颖的教学道具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观摩教师、评委和城区一中的学生们奉上了一场“课堂的大餐”和"思想的盛宴”。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在比赛中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真正实现了共享和互鉴。
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比赛最终评选出5名年度总冠军,10名年度总亚军,15名年度总季军。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本次大赛的圆满举办,让全省38所重点高中同学科的老师们能够汇聚到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探究教育教学的艺术,交流课堂教学的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进一步打造质量至上的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朔城区一中承办三晋好教育联盟第八届同课异构大赛,这既是在“三新”建设背景下的智慧之举,也是朔城区一中面向全省展示自我的创新之举。此次比赛既让教师练好了内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又向外界宣传了我市城区一中的形象。
比赛结束后,朔城区一中以此次活动为新契机,开展深度学习大教研、大讨论,加强教学管理,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和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和全新突破。该校全体教职工将积极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朔城区第一中学校校长姚生贵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能进一步促进各学校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加强各校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引导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激发教育的内生动力及发展活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金秋十月,我市迎来了一场教育界的盛典。2023年10月14日、15日,三晋好教育联盟第八届同课异构大赛在朔城区一中举行。来自太原第四十八中学、大同市第二中学、孝义中学、运城中学、临汾三中、平遥中学等38所高中学校,300余名观摩教师参加大赛。
本届大赛聚焦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以“让教育更加美好,让课堂绽放魅力”为主题,以“立足课堂,展示特色,促进教改,共享精彩”为目标。比赛采用“同课异构”的规则,要求参赛教师在40分钟内全面呈现高效课堂,由名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参赛老师进行汇课点评和计分评比。此次比赛将示范、点评、观摩、交流融于一体,为教师搭建了一个锤炼教师基本功,磨砺教师技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广阔平台。
本次比赛分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五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赛讲。三尺讲台,一方田地,平平常常,却也可以波澜壮阔。 整个比赛过程异彩纷呈,参赛教师们针对相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奇特新颖的教学道具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观摩教师、评委和城区一中的学生们奉上了一场“课堂的大餐”和"思想的盛宴”。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在比赛中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真正实现了共享和互鉴。
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比赛最终评选出5名年度总冠军,10名年度总亚军,15名年度总季军。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本次大赛的圆满举办,让全省38所重点高中同学科的老师们能够汇聚到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探究教育教学的艺术,交流课堂教学的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进一步打造质量至上的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朔城区一中承办三晋好教育联盟第八届同课异构大赛,这既是在“三新”建设背景下的智慧之举,也是朔城区一中面向全省展示自我的创新之举。此次比赛既让教师练好了内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又向外界宣传了我市城区一中的形象。
比赛结束后,朔城区一中以此次活动为新契机,开展深度学习大教研、大讨论,加强教学管理,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和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和全新突破。该校全体教职工将积极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朔城区第一中学校校长姚生贵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能进一步促进各学校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加强各校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引导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激发教育的内生动力及发展活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