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兴 群众笑开颜
文章字数:1040
“今年我们村试种了30亩金莲花,缓苗后亩均收益可达1500元—2000元,明年准备继续扩大种植80亩,引导脱贫户也加入到金莲花种植的队伍中来,辐射周边村大力发展金莲花产业,金莲花一定会成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10月23日,应县白马石乡将台背村党支部书记刘晓宇开心地告诉记者。应县白马石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脱贫村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应县白马石乡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该乡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很重。为此,该乡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线,扎实做好政策兜底、动态监测、带农益农等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就地帮扶,提升脱贫户内生动力。界河村脱贫户李志富,劳动力较弱,他经济来源较为单一,今年村里通过庭院经济引导他在自家院里养了30余只黄芪鸡,出栏后可增收2000多元。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该乡大力实施“产业强乡”工程,构建起以南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开发建设跑马梁文旅康养、S205现代农业、青龙山生态养殖“三个产业园”,着力培育黄芪、金莲花、优质马铃薯、油菜花、生态小杂粮“五个特优产业带”的“一核三园五带”产业空间布局,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10万元以上。今年又整合建起中药材、小杂粮、马铃薯综合扶贫车间3个,成立了妥道、千禧、东山等合作社7家。
一项产业能带动一个村,甚至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将台背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流转土地近800亩,用于发展种植马铃薯、油菜花、莜麦、白菜等作物,坡地发展种植果树、黄芪传统产业,村民可凭土地入股,享受地租分红,也可凭劳动力享受劳作津贴。“每年靠在合作社打工就能收入近3万块,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脱贫户梁生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周边村的40余名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打工人”的队伍。
经过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界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从曾经的荒山秃岭到现在的热门旅游村,村里的环境美了,产业多了,大伙儿的钱袋子鼓了,村里彻底变了样。“今年我们硬化绿化了村内道路、翻新了文化墙,油菜花节期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了2.6万元。村里还投资43万元实施了黄芪鸡项目,光是我们的鸡舍内就育有3000只黄芪鸡,另外,通过庭院经济发动脱贫户养殖黄芪鸡1000只,大伙儿的心里都美着呢。”界河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文对记者说。 山西日报记者 马占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应县白马石乡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该乡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很重。为此,该乡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线,扎实做好政策兜底、动态监测、带农益农等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就地帮扶,提升脱贫户内生动力。界河村脱贫户李志富,劳动力较弱,他经济来源较为单一,今年村里通过庭院经济引导他在自家院里养了30余只黄芪鸡,出栏后可增收2000多元。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该乡大力实施“产业强乡”工程,构建起以南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开发建设跑马梁文旅康养、S205现代农业、青龙山生态养殖“三个产业园”,着力培育黄芪、金莲花、优质马铃薯、油菜花、生态小杂粮“五个特优产业带”的“一核三园五带”产业空间布局,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10万元以上。今年又整合建起中药材、小杂粮、马铃薯综合扶贫车间3个,成立了妥道、千禧、东山等合作社7家。
一项产业能带动一个村,甚至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将台背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流转土地近800亩,用于发展种植马铃薯、油菜花、莜麦、白菜等作物,坡地发展种植果树、黄芪传统产业,村民可凭土地入股,享受地租分红,也可凭劳动力享受劳作津贴。“每年靠在合作社打工就能收入近3万块,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脱贫户梁生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周边村的40余名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打工人”的队伍。
经过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界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从曾经的荒山秃岭到现在的热门旅游村,村里的环境美了,产业多了,大伙儿的钱袋子鼓了,村里彻底变了样。“今年我们硬化绿化了村内道路、翻新了文化墙,油菜花节期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了2.6万元。村里还投资43万元实施了黄芪鸡项目,光是我们的鸡舍内就育有3000只黄芪鸡,另外,通过庭院经济发动脱贫户养殖黄芪鸡1000只,大伙儿的心里都美着呢。”界河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文对记者说。 山西日报记者 马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