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兴趣 有效教学
文章字数:206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若没有兴趣,学起来更是吃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有效的教学。情绪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曾经做过一项学术研究,发现对所学内容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更能有效地学习,刻苦努力、不知疲倦。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保持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感受。
一、精心设计情境,唤起学生兴趣
兴趣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应创设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的想学的气氛所感染,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时,首先用课件出示一个圆形,问学生们认识吗?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一个个地说:足球是圆的,圆不是一个横平竖直的图形,太阳是圆的,画圆要用到工具。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的情景,看看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情景中找到圆?(课件呈现一系列生活常见情境)从这些现象当中能找到圆吗?你们有什么想法要分享?学生们说: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圆形的。圆是非常美的图形。是啊!刚才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也读懂每位学生都有这种美的感受。西方哲学家曾经称圆是最美丽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学习圆?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新课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中开始了。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将班里学生的名字做成PPT,进行旋转,旋转中心不同,得到的图案不一样,旋转角度不同,得到的图案也不一样。学生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经过旋转居然可以变成许多美丽的图案,于是想继续探究的欲望就变得强烈,整节课学习热情高涨。接下来的深入探究就会成为乐学。
二、关键处设疑问,巧妙激发兴趣
学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提出疑问,就会有所思考,从而将问题升华,收获新知。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精心设疑,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的跳跃性不可以太大,让学生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我从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发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故事总是能吸引着孩子们爱听,各种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中,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如,有一次讲简单的搭配一课,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选国王,最终只有狮子、老虎和狐狸进入了决赛。猴子考官出的决赛题目与搭配有关——用数字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狮子说3个,老虎说6个,狐狸一会儿说3个,一会儿说6个,到底谁能当选森林国王呢?现在就请大家来给他们当当裁判。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心强,这样一个故事,又让他们来当裁判,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抖活教学方法,实时诱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变而不稳定的,要想稳定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4人,一共有()个小朋友。”许多学生很快就做出6+4=10(个)。这时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而不是即时的评价:一天,11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过了河,可是到河对岸,鸭妈妈一数,拍着脑袋说:“嗯!怪了,怎么只有10只呢?”“谁能帮鸭妈妈找一找原因?”有几个小朋友就说了:“鸭妈妈自己没有数”,然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检查刚才那道题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还须加1,把自己给忘了。一个难点就这样解决了,这样学生脑海里有了形象的情景,对所学知识也能理解得比较透彻。
再则,像万以内、亿以内数的认识等一些前后紧密联系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已经学会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等知识,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在讨论中认识亿以内的数。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习新知变得事半功倍,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进行有效教学。所以,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不会再枯燥乏味,而是变成一种乐趣,我们也将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也各有不同,学生乐于学才能学好、学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争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右玉一小)
一、精心设计情境,唤起学生兴趣
兴趣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应创设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的想学的气氛所感染,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时,首先用课件出示一个圆形,问学生们认识吗?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一个个地说:足球是圆的,圆不是一个横平竖直的图形,太阳是圆的,画圆要用到工具。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的情景,看看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情景中找到圆?(课件呈现一系列生活常见情境)从这些现象当中能找到圆吗?你们有什么想法要分享?学生们说: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圆形的。圆是非常美的图形。是啊!刚才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也读懂每位学生都有这种美的感受。西方哲学家曾经称圆是最美丽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学习圆?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新课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中开始了。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将班里学生的名字做成PPT,进行旋转,旋转中心不同,得到的图案不一样,旋转角度不同,得到的图案也不一样。学生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经过旋转居然可以变成许多美丽的图案,于是想继续探究的欲望就变得强烈,整节课学习热情高涨。接下来的深入探究就会成为乐学。
二、关键处设疑问,巧妙激发兴趣
学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提出疑问,就会有所思考,从而将问题升华,收获新知。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精心设疑,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的跳跃性不可以太大,让学生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我从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发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故事总是能吸引着孩子们爱听,各种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中,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如,有一次讲简单的搭配一课,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选国王,最终只有狮子、老虎和狐狸进入了决赛。猴子考官出的决赛题目与搭配有关——用数字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狮子说3个,老虎说6个,狐狸一会儿说3个,一会儿说6个,到底谁能当选森林国王呢?现在就请大家来给他们当当裁判。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心强,这样一个故事,又让他们来当裁判,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抖活教学方法,实时诱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变而不稳定的,要想稳定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4人,一共有()个小朋友。”许多学生很快就做出6+4=10(个)。这时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而不是即时的评价:一天,11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过了河,可是到河对岸,鸭妈妈一数,拍着脑袋说:“嗯!怪了,怎么只有10只呢?”“谁能帮鸭妈妈找一找原因?”有几个小朋友就说了:“鸭妈妈自己没有数”,然后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检查刚才那道题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还须加1,把自己给忘了。一个难点就这样解决了,这样学生脑海里有了形象的情景,对所学知识也能理解得比较透彻。
再则,像万以内、亿以内数的认识等一些前后紧密联系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已经学会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等知识,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在讨论中认识亿以内的数。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习新知变得事半功倍,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进行有效教学。所以,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不会再枯燥乏味,而是变成一种乐趣,我们也将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也各有不同,学生乐于学才能学好、学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争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能,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右玉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