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七千年,惊世五十载
文章字数:2555
稻田丰收,碧水荡漾,姚江平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7000年前,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创造了史前文化。
5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现余姚市)河姆渡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文化的丰富遗存,从此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名扬天下,被公认为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里程碑。历经50年,围绕河姆渡文化的考古仍在持续,一系列重大发现向世人展现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0年来持续获得考古新成果
“稻谷是金灿灿的,稻秆是金灿灿的,用芦苇编的席子也是金灿灿的,周围老百姓看了都啧啧称奇。”时隔半个世纪,回想起考古现场,86岁的余姚市退休文化干部钱百治仍然激动不已。
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1973年冬和1977年冬,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600多平方米,出土6700余件文物,以及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编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它历经五轮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河姆渡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和木构建筑遗存,众多木器、骨器、陶器,以及大量的动物遗骨尤其是鱼类遗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说:“当时河姆渡先民居住的环境依山傍水,气候也比现在更温暖湿润,周边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又有稻米作为主食,这片区域堪称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是远古江南的代表。”
蚶壳、螺壳、蛤蜊壳、蛏子壳、牡蛎壳……在考古工地,出土了一箱箱贝壳遗存。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年至7800年,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为探寻河姆渡文化的源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孙国平说,从目前出土的各种遗存判断,它是河姆渡文化的“爷爷”。2019年至2020年,井头山遗址完成首期考古发掘,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6月起,井头山遗址启动二期考古发掘。
2020年到202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不远处的施岙发现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距今有6700年至4500年的历史。
目前,在浙江东部,以姚江河谷为核心,河姆渡文化考古已发现80多处遗址,实物遗存完整真实。考古专家认为,当地适合早期人类生活,地下水位高隔绝空气,有利于保存地下有机质文物。这一区域是我国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史前遗址“富矿”,今后仍有可能发现更多重大遗址,遗址数量有望过百。
追溯中华文明起源与特质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在长江流域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首次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孙国平说。
稻作农业从何处起源?河姆渡遗址作出了重大贡献。遗址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把中国稻作文化历史推进到7000年前。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云飞说,河姆渡遗址以充分的考古发现,首次实证了稻作农业“中国起源说”,“河姆渡是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的第一座里程碑,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经验方法”。
井头山遗址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源头,这里既有大量人类食用海产品的遗存,又出土了木桨、鱼罩等可用于渔业生产的工具。有专家指出,在这里生活的先民应是中国沿海最早的渔民。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意味着河姆渡文化考古又承担起了探索中国海洋文化的使命。
“现在的遗址区是海拔仅2米的宁波沿海平原的一角,其实在8000年前,这里是一座西高东低的小山头的坡地,面朝古海湾。”孙国平为记者还原沧海桑田的演变,“‘井头山人’居住的村边每天见证着东海的潮涨潮落,只是后来经历了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淤泥的沉积,山头被厚厚的淤泥掩埋了。所以,井头山遗址现在埋在地面下5米至10米的深处。”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说,井头山遗址在国内考古遗址中,首次展示了面向海洋的文明形态。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表示,井头山遗址是探索中国海洋文化起源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认为井头山遗址在世界范围内特点明显。当时,它地处滨海湿地环境,引发了人与海洋环境的互动,体现出中华文明中的海洋特质。
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自发现至今的半个世纪,河姆渡遗址投射出的远古文化之光,依然照耀着时代的进程。浙江省通过持续加强优秀文化的阐释、弘扬、传播,形成考古文化和区域发展的良好互动,使支持考古、支持文物保护成为群众共识。
在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为后续若干重大遗址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在2007年建成开放的田螺山遗址现场馆里,至今保留着一口水井,并标有“田螺山遗址发现处”。这处遗址是当时一家企业打井时最先发现的,得到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井头山遗址同样是当地村民发现基建勘探取出的土芯中含有陶片,以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向考古队报告。
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所处的地块,当时已经用于工业开发,又由政府出资购回。
据不完全统计,余姚市为河姆渡文化投入的保护资金已有数亿元。从1993年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起,余姚市相继兴建了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区、田螺山遗址现场馆、河姆渡原始生态园等一系列展示设施。接下来还将兴建河姆渡博物院、井头山遗址现场陈列馆、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大遗址保护利用建设项目。
在浙江,一系列史前重大遗址犹如一道道阶梯,引导人们拾级而上寻找文明源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说,上山、井头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等诸多史前重要遗址,可以通过建设遗址公园,形成一条史前遗址带,更好地向公众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孙国平认为,这些遗址可以与长江下游的其他重要遗址结合起来,共建“远古江南”的“遗址圈”。
当前,浙江正以文博强省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不断夯实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证据。同时,将深入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之窗建设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争取5年内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个以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30个以上,打造文物主题研学示范项目50个以上。
新华社杭州电
5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现余姚市)河姆渡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文化的丰富遗存,从此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名扬天下,被公认为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里程碑。历经50年,围绕河姆渡文化的考古仍在持续,一系列重大发现向世人展现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0年来持续获得考古新成果
“稻谷是金灿灿的,稻秆是金灿灿的,用芦苇编的席子也是金灿灿的,周围老百姓看了都啧啧称奇。”时隔半个世纪,回想起考古现场,86岁的余姚市退休文化干部钱百治仍然激动不已。
河姆渡遗址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1973年冬和1977年冬,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600多平方米,出土6700余件文物,以及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编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于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它历经五轮考古发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河姆渡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和木构建筑遗存,众多木器、骨器、陶器,以及大量的动物遗骨尤其是鱼类遗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说:“当时河姆渡先民居住的环境依山傍水,气候也比现在更温暖湿润,周边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又有稻米作为主食,这片区域堪称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是远古江南的代表。”
蚶壳、螺壳、蛤蜊壳、蛏子壳、牡蛎壳……在考古工地,出土了一箱箱贝壳遗存。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年至7800年,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为探寻河姆渡文化的源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孙国平说,从目前出土的各种遗存判断,它是河姆渡文化的“爷爷”。2019年至2020年,井头山遗址完成首期考古发掘,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6月起,井头山遗址启动二期考古发掘。
2020年到202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不远处的施岙发现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距今有6700年至4500年的历史。
目前,在浙江东部,以姚江河谷为核心,河姆渡文化考古已发现80多处遗址,实物遗存完整真实。考古专家认为,当地适合早期人类生活,地下水位高隔绝空气,有利于保存地下有机质文物。这一区域是我国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史前遗址“富矿”,今后仍有可能发现更多重大遗址,遗址数量有望过百。
追溯中华文明起源与特质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在长江流域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首次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孙国平说。
稻作农业从何处起源?河姆渡遗址作出了重大贡献。遗址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把中国稻作文化历史推进到7000年前。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云飞说,河姆渡遗址以充分的考古发现,首次实证了稻作农业“中国起源说”,“河姆渡是我国稻作农业起源考古的第一座里程碑,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经验方法”。
井头山遗址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源头,这里既有大量人类食用海产品的遗存,又出土了木桨、鱼罩等可用于渔业生产的工具。有专家指出,在这里生活的先民应是中国沿海最早的渔民。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意味着河姆渡文化考古又承担起了探索中国海洋文化的使命。
“现在的遗址区是海拔仅2米的宁波沿海平原的一角,其实在8000年前,这里是一座西高东低的小山头的坡地,面朝古海湾。”孙国平为记者还原沧海桑田的演变,“‘井头山人’居住的村边每天见证着东海的潮涨潮落,只是后来经历了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淤泥的沉积,山头被厚厚的淤泥掩埋了。所以,井头山遗址现在埋在地面下5米至10米的深处。”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说,井头山遗址在国内考古遗址中,首次展示了面向海洋的文明形态。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表示,井头山遗址是探索中国海洋文化起源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认为井头山遗址在世界范围内特点明显。当时,它地处滨海湿地环境,引发了人与海洋环境的互动,体现出中华文明中的海洋特质。
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自发现至今的半个世纪,河姆渡遗址投射出的远古文化之光,依然照耀着时代的进程。浙江省通过持续加强优秀文化的阐释、弘扬、传播,形成考古文化和区域发展的良好互动,使支持考古、支持文物保护成为群众共识。
在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为后续若干重大遗址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在2007年建成开放的田螺山遗址现场馆里,至今保留着一口水井,并标有“田螺山遗址发现处”。这处遗址是当时一家企业打井时最先发现的,得到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井头山遗址同样是当地村民发现基建勘探取出的土芯中含有陶片,以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向考古队报告。
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所处的地块,当时已经用于工业开发,又由政府出资购回。
据不完全统计,余姚市为河姆渡文化投入的保护资金已有数亿元。从1993年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起,余姚市相继兴建了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区、田螺山遗址现场馆、河姆渡原始生态园等一系列展示设施。接下来还将兴建河姆渡博物院、井头山遗址现场陈列馆、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大遗址保护利用建设项目。
在浙江,一系列史前重大遗址犹如一道道阶梯,引导人们拾级而上寻找文明源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说,上山、井头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等诸多史前重要遗址,可以通过建设遗址公园,形成一条史前遗址带,更好地向公众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孙国平认为,这些遗址可以与长江下游的其他重要遗址结合起来,共建“远古江南”的“遗址圈”。
当前,浙江正以文博强省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不断夯实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证据。同时,将深入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之窗建设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争取5年内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个以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30个以上,打造文物主题研学示范项目50个以上。
新华社杭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