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汉卖罐头
文章字数:2855
●陈永胜
一
说起古城大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朔县老人们还常常拿这位大汉来作比喻的。比如说,“这后生长得快有古城大汉高啦,可不敢再长啦。”这是拿古城大汉作比衬,形容这个后生长得高;“哎哟哟,这三间房连古城大汉高也没,咋能叫大正房哩?”也是拿古城大汉作比衬,形容这三间正房低矮。那么,人们不免会问,古城大汉何许人也,究竟有多高?《朔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一版一印)有近200字的人物简介,说他身高八尺一寸,即2.43米,比篮球运动员姚明还高17厘米。
古城大汉这个名字,其实是当年人们送给他的“雅号”,他的真名叫马银,生于1888年,卒于1955年,享年67岁。古城大汉幼年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以编制罐头(一种取水的工具)等制品为生。十来岁的时候,马银的个子和同龄娃娃们并没有差别,甚至是最低的。因此在街上卖罐头时,常被一些人欺负,抢走他的东西不说,还要打他一顿。有一天,马银遭人欺负后,来到父亲的坟前放声痛哭,忽然从远处走来一位白胡子老人,问:“娃娃你哭啥呢?”马银便把自己因个子不高遭人欺负的事诉说了一遍。老人听后呵呵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圆圪蛋蛋,说:“不要怕,你把这颗丸药吃下去,个子就会长高,别人就不敢欺负你了。”看着马银吃下药丸,白胡子老人飘然而去,不见踪影。在回家的路上,马银觉得身子在不停地跳动,个子也在不断地长,回到家里后,他的个子已经快要挨着窑顶了,母亲一见吓了个半死,慌忙拿起一把笤笤拍在儿子的身上,说:“卬娃可不敢给妈再长啦!”说来也怪,马银的个子就止住了。从此,古城大汉的名字取代了他原本的姓名。
大汉前为何要加“古城”二字呢?这还得从朔州的古城说起。
二
朔州古城指的是北齐的古城,确切的建筑年代是北齐天宝八年(557),东、西、南城基为1.8公里,北城基为1.6公里,周长7公里。为土城夯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距今已经1566年了,元朝至正末年,姚枢副守朔州,因兵少城阔不易防守,始取古马邑城东南一角改建州城,工程未竣而元朝已亡。明洪武三年(1370),郑遇春奉命开设朔州卫衙门,继续施工,并砖碹四门。至洪武二十年(1387),砖包城墙竣工。这个城就是如今人们说的“朔州老城”。
马银当年居住的地方,就是北齐马邑古城的北城墙根,传说住在一种叫做“二层楼窑”的民居里,也就是北古城墙阳面的根底,傍着城墙掏出来的窑洞,然后再在窑洞前碹半截窑洞,实用而又美观。马银从出生到去世,一直就生活在这个地方,人们便因地取名,送了他“古城大汉”的“雅号”。这个地方就在如今北关商业街和古北街交叉口的东北处(朔州市供电公司的正对面),也是如今北关村居民的居住地。
过去的朔县北关村,土地贫瘠,加之风大干旱、沙化严重,据说刚种下的土地,一场大风就能把籽种也刮得飞上了天,因此单靠种地是难以生存的。于是,村里的不少人就以编制罐头、簸箕、笸箩等生活和生产用具为生。这种用具的主要原料是雾柳条,人们也叫“柳条”,它是一种生长在河滩沙洼里的丛生灌木,枝条一般是一米到两米多高,光滑而又柔顺,年年割,年年生,是编制罐头的好材料。
大致来说,凡有河滩的村庄,就都有野生的“柳条”。北关村不产“柳条”,想搞编制就得到乡下收购。有“柳条”的村庄村民,便在初秋时节割上“柳条”排放在院里,等待来年开春后北关人来收购。北关人搞“柳条”编制始于何时,明代还是清代?人们已经很难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并不是古城大汉这一代人开始的。至于说古城大汉的编制手艺是祖传的,还是外学的,实在是没有必要探究了,也无法探究了。我小时候,我们邻巷的马房街就有一家编制罐头的,人们就称之为“柳条匠张万元”。
1970年以前的“柳条匠”和木匠、铁匠、裁缝匠、笼箩匠一样,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行业。比如这个罐头,就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提水工具。没有自来水前,朔县人用得都是井水、河水或蓄水池里的水。无论是取何种水,都离不开这个罐头。罐头的直径大约有十四五厘米粗、四十厘米左右高。罐头其实就是个“二传手”,人们先用它把水从井里提上来,倒在桶里,等两只桶装满以后,再用担仗担回家里。1970年以后,白铁罐头逐渐推广后,柳条罐头才开始退出舞台。
除去柳条罐头外,比如担土倒灰用的箩头、放菜存炭用的筐筐、箩面筛糠用的大笸箩、抓粪用的笸箩、妇女用的针线笸箩、工人们戴的安全帽等等,柳条编制的用具是非常广泛的。据人们传说,古城大汉当年主要以卖罐头和箩头为主。
三
我爷爷生于民国四年(1915),生前常给我们兄妹捣古记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相跟上到“阁儿墩”去看古城大汉,大汉就像电线杆,头有罐头长、手有笸箩大、鞋拔就像小木船,说话瓮声瓮气、闷雷一样可怖。又说,古城大汉的脾气很不好,人们观赏他时,要是遇上大汉不顺心,擩拳抹胳膊是常有的事,说话也极是粗野。
“阁儿墩”就是朔州的文昌阁,也叫文魁阁,位于城内东西南北四大街的交汇处,原有鼓楼。明万历十三年(1585)在原鼓楼台基上改建文昌阁。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1950年全部拆除。2000年后,朔州老城改造中,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文昌阁,蔚为大观,成为朔州一景。
准确地说,古城大汉卖罐头的地方在“阁儿墩”的西北角,老城拆迁前的朔城区五交化门市前。也用不着立什么招牌,大汉本人就是极其醒目的招牌。据传说,古城大汉中午回北关古城吃饭时,举手就把罐头、箩头等东西放在人家房顶上了,不用担心人们“捎带”走。把罐头等物放在他人铺面的房顶上,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那房顶上的筒瓦还能吃架住?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大汉被铺面的主人撵走了,据说是撵到了“阁儿墩”东南角(原朔县山货社的门前)。
据我爷爷说,古城大汉的手艺比较一般,加上他的脾气又不好,所以买卖也就很是平淡,仅仅是维持个温饱而已。比起北关里的不少同行来,他的效益就差得很远了。
朔城区的李柱先生曾经多次和我说,1937年日寇侵占朔县后,见到古城大汉时惊叹不已,以为不同凡响,视作天人,纷纷和大汉合影留念。如今保存下来的一张照片,就是剪裁了日本兵后的古城大汉的照片,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倒是一副衣衫不整、贫困潦倒的形象。不过,这也真实地再现了日寇铁骑下朔县人民的悲惨景象。
古城大汉娶的妻子姓谷,朔县北邢家河村人,1961年去世,生有一个女儿,外孙女姓刘。传说谷氏三寸金莲,美貌如花,可惜不会给丈夫做鞋。也难怪,古城大汉的鞋长且肥,自然是不好把握的。城里一家鞋铺便闻风而动,免费为大汉做鞋。这个好心的鞋铺老板,是为了广告还是慈善,已经无法判断,也许兼而有之吧。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句话叫做“大有大的难处”,古城大汉何尝不是这样,穿衣裳费布料自不必说,吃饭就更是个问题了,据说大汉的饭量是惊人的,他一个人吃的是三四个人的饭量。尤其是红白事筵下,他一个人能吃五六个人的饭,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像咱们如今能敞开吃。因此,事筵下亲戚朋友看见古城大汉就头皮发麻,不想和他坐在一个炕上吃饭。不知当年的大汉如何感想,要是换了如今,可是一件有伤脸面的事。
古城大汉虽然勤劳,但卖了一辈子罐头,也贫穷了一辈子。细细想来,实在是有些生不逢时啊,若是换了今天,那可能就吃香死啦。
一
说起古城大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朔县老人们还常常拿这位大汉来作比喻的。比如说,“这后生长得快有古城大汉高啦,可不敢再长啦。”这是拿古城大汉作比衬,形容这个后生长得高;“哎哟哟,这三间房连古城大汉高也没,咋能叫大正房哩?”也是拿古城大汉作比衬,形容这三间正房低矮。那么,人们不免会问,古城大汉何许人也,究竟有多高?《朔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一版一印)有近200字的人物简介,说他身高八尺一寸,即2.43米,比篮球运动员姚明还高17厘米。
古城大汉这个名字,其实是当年人们送给他的“雅号”,他的真名叫马银,生于1888年,卒于1955年,享年67岁。古城大汉幼年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以编制罐头(一种取水的工具)等制品为生。十来岁的时候,马银的个子和同龄娃娃们并没有差别,甚至是最低的。因此在街上卖罐头时,常被一些人欺负,抢走他的东西不说,还要打他一顿。有一天,马银遭人欺负后,来到父亲的坟前放声痛哭,忽然从远处走来一位白胡子老人,问:“娃娃你哭啥呢?”马银便把自己因个子不高遭人欺负的事诉说了一遍。老人听后呵呵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圆圪蛋蛋,说:“不要怕,你把这颗丸药吃下去,个子就会长高,别人就不敢欺负你了。”看着马银吃下药丸,白胡子老人飘然而去,不见踪影。在回家的路上,马银觉得身子在不停地跳动,个子也在不断地长,回到家里后,他的个子已经快要挨着窑顶了,母亲一见吓了个半死,慌忙拿起一把笤笤拍在儿子的身上,说:“卬娃可不敢给妈再长啦!”说来也怪,马银的个子就止住了。从此,古城大汉的名字取代了他原本的姓名。
大汉前为何要加“古城”二字呢?这还得从朔州的古城说起。
二
朔州古城指的是北齐的古城,确切的建筑年代是北齐天宝八年(557),东、西、南城基为1.8公里,北城基为1.6公里,周长7公里。为土城夯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距今已经1566年了,元朝至正末年,姚枢副守朔州,因兵少城阔不易防守,始取古马邑城东南一角改建州城,工程未竣而元朝已亡。明洪武三年(1370),郑遇春奉命开设朔州卫衙门,继续施工,并砖碹四门。至洪武二十年(1387),砖包城墙竣工。这个城就是如今人们说的“朔州老城”。
马银当年居住的地方,就是北齐马邑古城的北城墙根,传说住在一种叫做“二层楼窑”的民居里,也就是北古城墙阳面的根底,傍着城墙掏出来的窑洞,然后再在窑洞前碹半截窑洞,实用而又美观。马银从出生到去世,一直就生活在这个地方,人们便因地取名,送了他“古城大汉”的“雅号”。这个地方就在如今北关商业街和古北街交叉口的东北处(朔州市供电公司的正对面),也是如今北关村居民的居住地。
过去的朔县北关村,土地贫瘠,加之风大干旱、沙化严重,据说刚种下的土地,一场大风就能把籽种也刮得飞上了天,因此单靠种地是难以生存的。于是,村里的不少人就以编制罐头、簸箕、笸箩等生活和生产用具为生。这种用具的主要原料是雾柳条,人们也叫“柳条”,它是一种生长在河滩沙洼里的丛生灌木,枝条一般是一米到两米多高,光滑而又柔顺,年年割,年年生,是编制罐头的好材料。
大致来说,凡有河滩的村庄,就都有野生的“柳条”。北关村不产“柳条”,想搞编制就得到乡下收购。有“柳条”的村庄村民,便在初秋时节割上“柳条”排放在院里,等待来年开春后北关人来收购。北关人搞“柳条”编制始于何时,明代还是清代?人们已经很难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并不是古城大汉这一代人开始的。至于说古城大汉的编制手艺是祖传的,还是外学的,实在是没有必要探究了,也无法探究了。我小时候,我们邻巷的马房街就有一家编制罐头的,人们就称之为“柳条匠张万元”。
1970年以前的“柳条匠”和木匠、铁匠、裁缝匠、笼箩匠一样,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行业。比如这个罐头,就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提水工具。没有自来水前,朔县人用得都是井水、河水或蓄水池里的水。无论是取何种水,都离不开这个罐头。罐头的直径大约有十四五厘米粗、四十厘米左右高。罐头其实就是个“二传手”,人们先用它把水从井里提上来,倒在桶里,等两只桶装满以后,再用担仗担回家里。1970年以后,白铁罐头逐渐推广后,柳条罐头才开始退出舞台。
除去柳条罐头外,比如担土倒灰用的箩头、放菜存炭用的筐筐、箩面筛糠用的大笸箩、抓粪用的笸箩、妇女用的针线笸箩、工人们戴的安全帽等等,柳条编制的用具是非常广泛的。据人们传说,古城大汉当年主要以卖罐头和箩头为主。
三
我爷爷生于民国四年(1915),生前常给我们兄妹捣古记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相跟上到“阁儿墩”去看古城大汉,大汉就像电线杆,头有罐头长、手有笸箩大、鞋拔就像小木船,说话瓮声瓮气、闷雷一样可怖。又说,古城大汉的脾气很不好,人们观赏他时,要是遇上大汉不顺心,擩拳抹胳膊是常有的事,说话也极是粗野。
“阁儿墩”就是朔州的文昌阁,也叫文魁阁,位于城内东西南北四大街的交汇处,原有鼓楼。明万历十三年(1585)在原鼓楼台基上改建文昌阁。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1950年全部拆除。2000年后,朔州老城改造中,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文昌阁,蔚为大观,成为朔州一景。
准确地说,古城大汉卖罐头的地方在“阁儿墩”的西北角,老城拆迁前的朔城区五交化门市前。也用不着立什么招牌,大汉本人就是极其醒目的招牌。据传说,古城大汉中午回北关古城吃饭时,举手就把罐头、箩头等东西放在人家房顶上了,不用担心人们“捎带”走。把罐头等物放在他人铺面的房顶上,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那房顶上的筒瓦还能吃架住?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大汉被铺面的主人撵走了,据说是撵到了“阁儿墩”东南角(原朔县山货社的门前)。
据我爷爷说,古城大汉的手艺比较一般,加上他的脾气又不好,所以买卖也就很是平淡,仅仅是维持个温饱而已。比起北关里的不少同行来,他的效益就差得很远了。
朔城区的李柱先生曾经多次和我说,1937年日寇侵占朔县后,见到古城大汉时惊叹不已,以为不同凡响,视作天人,纷纷和大汉合影留念。如今保存下来的一张照片,就是剪裁了日本兵后的古城大汉的照片,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倒是一副衣衫不整、贫困潦倒的形象。不过,这也真实地再现了日寇铁骑下朔县人民的悲惨景象。
古城大汉娶的妻子姓谷,朔县北邢家河村人,1961年去世,生有一个女儿,外孙女姓刘。传说谷氏三寸金莲,美貌如花,可惜不会给丈夫做鞋。也难怪,古城大汉的鞋长且肥,自然是不好把握的。城里一家鞋铺便闻风而动,免费为大汉做鞋。这个好心的鞋铺老板,是为了广告还是慈善,已经无法判断,也许兼而有之吧。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句话叫做“大有大的难处”,古城大汉何尝不是这样,穿衣裳费布料自不必说,吃饭就更是个问题了,据说大汉的饭量是惊人的,他一个人吃的是三四个人的饭量。尤其是红白事筵下,他一个人能吃五六个人的饭,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像咱们如今能敞开吃。因此,事筵下亲戚朋友看见古城大汉就头皮发麻,不想和他坐在一个炕上吃饭。不知当年的大汉如何感想,要是换了如今,可是一件有伤脸面的事。
古城大汉虽然勤劳,但卖了一辈子罐头,也贫穷了一辈子。细细想来,实在是有些生不逢时啊,若是换了今天,那可能就吃香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