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侯彩英:巧手艺传承非遗
文章字数:1383


  翻折、画样、裁剪……再展开时,一方红纸已化作一幅吉祥的图案。位于右玉县的“侯彩英创新工作室”,侯彩英手中的剪刀轻舞,既显稳重又不失灵巧。炉火纯青的剪纸技艺令围观者赞叹不已。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右玉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侯彩英已从事剪纸行业近二十年。本着关心弱势群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初衷,侯彩英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让她从剪纸能手成长为带领民间艺术爱好者通过剪纸、编织而致富的领头雁。
  “小时候受姥姥和妈妈的熏陶,剪纸在我心里深深扎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剪纸产生的兴趣更是与日俱增。”那时年龄不到10岁,但侯彩英已深深喜欢上了剪纸。然而,紧张的学习让她在小学毕业前就不得不暂时放下了心爱的剪刀。一直到了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侯彩英再次邂逅了剪纸。她有幸参加了由右玉县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剪纸培训班,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便与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为了传承弘扬右玉民间剪纸文化,年近不惑之年的侯彩英全身心地投入到剪纸的设计和剪法技巧的研究中。她常常像机器一样“连轴转”,加班加点,多少个通宵达旦,反复修改,找出差距,做到至善至美。为了尽快掌握剪功,她整天剪刀不离手,并先后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等学校进修学习,虚心向剪纸大师求教,使得她的剪纸创作如虎添翼,剪纸技艺突飞猛进。一幅幅既鲜活又古朴的黄土风情剪纸从她的一刀一剪、一刻一镂中流淌而出。侯彩英传承家学,开拓思路,将生活积累融入到艺术之中,独具匠心,推陈出新,处女作《多难兴邦》在2008年全国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在传承右玉传统剪纸的基础上,为了让作品既凸显现代元素,又不失传统剪纸的韵味,侯彩英大胆将美术作品空间感与剪纸相结合,在传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色纸,经过图片处理、分层、画、熏、剪、刻、装裱,创作出了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的《杀虎雄关》《八骏图》等多幅多层剪纸,其中“多层剪纸的研发与创新”在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五小六化”竞赛中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全省“五小”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侯彩英的工作室被市总工会评为“朔州市创新工作室”,其本人也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右玉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让柳编这一古老的传统技法,成为时尚的工艺,不仅需要熟练的工艺,更重要的是设计。”侯彩英的艺术追求不仅体现在剪纸的创新,在柳编方面也做到从传统日用品到现代工艺品的过渡,部分手工艺品还常年出口国外。为了让作品凸显现代元素,又不失传统柳编的韵味,侯彩英大胆将美术作品空间感与柳编相结合。她常说,剪纸与柳编艺术是非物质文化的瑰宝,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传承、去发扬光大。为此,她于2009年成立了右玉县惠丰职业培训学校,免费培训各种手工艺学员1.5万余人,很多学员已成为设计创新骨干,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巧手编织幸福路,多彩剪出小康梦。如今,侯彩英创办的右玉县德艺缘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右玉骨干文化企业之一,一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创业团队和创新实体,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当谈到她被评为劳模时,她仍非常谦虚:“作为劳模,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但还要继续发扬劳模精神,以毕生精力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创造出一批既具艺术性又具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带动就业,带富一方乡亲,助推乡村振兴。” 赵福胜 赵娟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