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开放精神世代相传
文章字数:2351
●陈永胜
读罢康彦宏的长篇非虚构小说《中国大露天》,我深感这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文学作品。掩卷细思,感想如下:
一
《中国大露天》,2013年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十年后的2023年4月再版发行。全书38万字,作者康彦宏,朔州市朔城区人,平朔露天煤矿工人。
关于改革开放精神,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它的精神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中国大露天》这部作品以小说的特有形式讴歌了伟大的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精神。
1984年4月29日,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平朔安太堡一号露天煤矿的协议。因此,平朔露天煤矿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早的一块“试验田”。通过阅读《中国大露天》这部小说,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开垦“试验田”的故事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小说通过对“平默露天煤矿”总经理陈永新和煤矿工人代表李宏天等人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果敢的胆识和辛勤的汗水,忘我地奋战在这块“试验田”上的拓荒牛精神。
小说通过“平默露天煤矿”中美合作前期的筹备——合作经营——美方撤资退出合作——中方独资经营等几个重要节点,充分展示了中国煤矿工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世界高峰的敢闯敢干精神。
韩愈说过“文以载道”的话,《中国大露天》也是有“道”的,它以大量感人的事实告诉读者,改革开放精神是来之不易的、是伟大光荣的,是值得世代相传的。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就是小说的思想性。
二
评价一部长篇小说,主题思想的积极向上是一个方面。如何能够以文学的手段来充分展示小说的主题思想,才是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缺乏一定艺术性的小说,是难以打动读者心灵的,是难以引起读者共鸣的。纵观《中国大露天》一书,以下方面值得一谈。
1、题材是小说的应炊之米,是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生活里搜集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中国大露天》的作者康彦宏就是平朔露天矿的职工,可以说是这座煤矿的见证者,因此,他所取的写作素材是宽广而又深厚的,且这一题材的中心是在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唤起子孙万代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信心。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的题材是得当的,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它所描写的故事,尽管十分重要,但并不是终极目的。它的终极目的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一定的思想意识服务的。《中国大露天》在人物塑造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也取得了不凡的艺术效果。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叫陈永新,“平默露天煤矿”的开创人、总经理。他的原型就是平朔露天煤矿的总经理陈日新。陈日新,1932年6月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曾任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朔州市政协主席。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日新“改革先锋”称号。如何塑造好陈永新这个艺术形象,是小说成败的关键,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作者从1978年冬天陈永新带人考察露天矿写起,中间经过中美双方的签约、投产,到美方撤资后,“平默人”自己开采露天矿,再到2001年“平默第二露天矿”正式投产。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陈永新给读者留下了平易近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闯敢试、锐意进取、赏罚严明、严于律己、公平正义的形象。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就不引用原书的描述了。总之,陈永新的形象是多元的、立体的,一个有血有肉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冲锋在改革开放“试验田”里的先锋人物。
读了这篇小说,我们不能不说,“平默露天矿”离不开陈永新这样的先锋人物。
3、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是李宏天,他是“平默露天矿”的技术工人,汽车兵出身。转业后,他凭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考进了“平默露天矿”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最终成了“平默露天矿”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1991年7月,美方转股撤资后,当时人们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平默露天矿”能否挑起独立生产这个大梁。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以李宏天为代表的产业工人们的锐意进取下,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平默露天矿”一点也不比美国人差,反而更为优秀。
4、小说其实就是讲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好?《中国大露天》是通过两条线索来讲故事的。一条是以陈永新为代表的“平默露天矿”最高管理层的故事,一条是以李宏天为代表的“平默露天矿”生产层的故事。两条线索的交叉推进,充分展示了故事的条理性和可读性,读来觉得津津有味。
5、小说的开头部分历来受到作者的重视,这是因为,开头是矛盾发展的起因,或是作品所描写的基本矛盾正式开展的事件,也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中国大露天》的开头,以塞北高原平安堡村青年李宏天结婚典礼写起,新媳妇为了要300元的缝纫机和自行车钱而不上轿,逼迫男方来交钱。这一天,陈永新等人在平安堡村附近考察完开办露天矿的事后正要返城,结果因吉普车发生故障,来到李宏天他们家里取暖,当听说李家正为这300元钱一筹莫展时,陈永新等三人给凑了140元后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这个巧妙的开头,不仅描述了1978年时这个村庄的贫穷落后,而且把中国要开办露天煤矿的事情引了出来,同时也把小说两条线上的主人公聚合到了一起。这为后面的故事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文即将结束,需要说的是,《中国大露天》一书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是有的,主要是来自作者自身的认识以及诸方面的局限所致。另一个问题是编辑和校对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细说。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部作品值得一读。
读罢康彦宏的长篇非虚构小说《中国大露天》,我深感这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文学作品。掩卷细思,感想如下:
一
《中国大露天》,2013年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十年后的2023年4月再版发行。全书38万字,作者康彦宏,朔州市朔城区人,平朔露天煤矿工人。
关于改革开放精神,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它的精神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中国大露天》这部作品以小说的特有形式讴歌了伟大的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精神。
1984年4月29日,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平朔安太堡一号露天煤矿的协议。因此,平朔露天煤矿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早的一块“试验田”。通过阅读《中国大露天》这部小说,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开垦“试验田”的故事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小说通过对“平默露天煤矿”总经理陈永新和煤矿工人代表李宏天等人的描写,反映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果敢的胆识和辛勤的汗水,忘我地奋战在这块“试验田”上的拓荒牛精神。
小说通过“平默露天煤矿”中美合作前期的筹备——合作经营——美方撤资退出合作——中方独资经营等几个重要节点,充分展示了中国煤矿工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世界高峰的敢闯敢干精神。
韩愈说过“文以载道”的话,《中国大露天》也是有“道”的,它以大量感人的事实告诉读者,改革开放精神是来之不易的、是伟大光荣的,是值得世代相传的。这就是它的主题思想,也就是小说的思想性。
二
评价一部长篇小说,主题思想的积极向上是一个方面。如何能够以文学的手段来充分展示小说的主题思想,才是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缺乏一定艺术性的小说,是难以打动读者心灵的,是难以引起读者共鸣的。纵观《中国大露天》一书,以下方面值得一谈。
1、题材是小说的应炊之米,是作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生活里搜集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中国大露天》的作者康彦宏就是平朔露天矿的职工,可以说是这座煤矿的见证者,因此,他所取的写作素材是宽广而又深厚的,且这一题材的中心是在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唤起子孙万代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信心。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的题材是得当的,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它所描写的故事,尽管十分重要,但并不是终极目的。它的终极目的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一定的思想意识服务的。《中国大露天》在人物塑造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也取得了不凡的艺术效果。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叫陈永新,“平默露天煤矿”的开创人、总经理。他的原型就是平朔露天煤矿的总经理陈日新。陈日新,1932年6月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曾任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朔州市政协主席。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日新“改革先锋”称号。如何塑造好陈永新这个艺术形象,是小说成败的关键,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作者从1978年冬天陈永新带人考察露天矿写起,中间经过中美双方的签约、投产,到美方撤资后,“平默人”自己开采露天矿,再到2001年“平默第二露天矿”正式投产。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陈永新给读者留下了平易近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闯敢试、锐意进取、赏罚严明、严于律己、公平正义的形象。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就不引用原书的描述了。总之,陈永新的形象是多元的、立体的,一个有血有肉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冲锋在改革开放“试验田”里的先锋人物。
读了这篇小说,我们不能不说,“平默露天矿”离不开陈永新这样的先锋人物。
3、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是李宏天,他是“平默露天矿”的技术工人,汽车兵出身。转业后,他凭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考进了“平默露天矿”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最终成了“平默露天矿”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1991年7月,美方转股撤资后,当时人们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平默露天矿”能否挑起独立生产这个大梁。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以李宏天为代表的产业工人们的锐意进取下,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平默露天矿”一点也不比美国人差,反而更为优秀。
4、小说其实就是讲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好?《中国大露天》是通过两条线索来讲故事的。一条是以陈永新为代表的“平默露天矿”最高管理层的故事,一条是以李宏天为代表的“平默露天矿”生产层的故事。两条线索的交叉推进,充分展示了故事的条理性和可读性,读来觉得津津有味。
5、小说的开头部分历来受到作者的重视,这是因为,开头是矛盾发展的起因,或是作品所描写的基本矛盾正式开展的事件,也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中国大露天》的开头,以塞北高原平安堡村青年李宏天结婚典礼写起,新媳妇为了要300元的缝纫机和自行车钱而不上轿,逼迫男方来交钱。这一天,陈永新等人在平安堡村附近考察完开办露天矿的事后正要返城,结果因吉普车发生故障,来到李宏天他们家里取暖,当听说李家正为这300元钱一筹莫展时,陈永新等三人给凑了140元后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这个巧妙的开头,不仅描述了1978年时这个村庄的贫穷落后,而且把中国要开办露天煤矿的事情引了出来,同时也把小说两条线上的主人公聚合到了一起。这为后面的故事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文即将结束,需要说的是,《中国大露天》一书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是有的,主要是来自作者自身的认识以及诸方面的局限所致。另一个问题是编辑和校对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细说。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部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