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右玉县
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文章字数:884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张晓婷)右玉县以2023年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对农作物秸秆实行“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三化利用,让秸秆由“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在右玉县元堡子镇张化村的玉米田里,金黄色的秸秆被全部打捆成团,变成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草堆,田地里也变得平整起来,既实现了“变废为宝”,也破解了秸秆焚烧难题。
  开展秸秆离田收集、推进秸秆饲料化高价值利用,不仅有效扩大了牛羊等草食动物饲料来源,还能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价值,实现种植户和养殖户双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右玉玉祥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兴龙说:“现在这个合作社里面大概有机械5台,打草每年从10月份开始。这个草我们自己养殖场消化一部分,还有卖给周边的养殖场,草量大概我们一年就是七八万包。”
  右玉县年播种面积在70.2万亩左右,其中玉米18.7万亩以上,当地积极推广秸秆打包离田技术,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目前,全县初步建立了秸秆收储运体系,共有38家秸秆综合利用社会服务组织,拥有100余台套各类收储加工机械,建有20余家秸秆收储库企业,日收储加工能力超过1000吨;市场化利用主体75家,秸秆利用总量10.75万吨以上。
  右玉县昊然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秀花说:“这几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加大,产生大量的秸秆,养殖户每年需要收储冬春饲草,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商机。我在合作社从事秸秆收储3年了,每年能打捆5万多包,今年我们合作社预计能收入50多万元。”
  右玉县以种植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宣传引导、机具补助、量化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服务组织、种养大户、农机能手购置拾草打捆机、加装碎草机等机械,再通过“秸秆回收-生物饲料-沤肥还田”的养殖模式,让人们眼中的“废料”变成牲畜的“口粮”,秸秆已经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右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勇说:“右玉县被省里面遴选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右玉县农业农村局对这项工作做了重点的部署,重点围绕‘一防止、二改善、三提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9000多平方米进行了补贴,对5家市场化主体24台(套)设备进行了补贴,对土地改良、环境污染,还有病虫害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