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大伯
●王 虎
文章字数:1598
  前几天,我有幸拜读了殷培续先生写的《王信山:我的良师益友》这篇文章,深感受益匪浅。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大伯王信山的深切思念。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我们的家庭是一个热闹温暖的大家庭,每到星期日,我大伯就带着其他叔叔伯伯和孩子们,拿着好多食材回村和爷爷奶奶一块儿吃中午饭。回来后,我奶奶和妈妈、婶婶们就开始张罗做饭,而我的叔叔伯伯们就在另一间屋里下象棋,那其乐融融的场面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和伯伯叔叔们在炕上坐,婶婶们和我们小孩子在桌子上坐,人多的话就端着碗筷到外屋吃饭,一大家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其乐融融的感觉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久而久之,这种氛围也让我们这些小辈习惯了,每逢休息日,自觉不自觉地就回来和爷爷奶奶吃午饭;过春节的话要放完烟花、点燃旺火,陪老人熬完年才回自己的家。就算我到外地上学,也会记得爷爷的生日,在那一天给爷爷打个长途电话,祝老人家身体健康。我想这也算是我大伯无形之中带给我们的一种思想传承吧。
  我上小学的地方和大伯家离得不远,经常上午最后一节体育课后,我就会去我大伯家吃饭。那时候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我大伯大妈也不知道我多儿会去。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但我没有吃不好吃不饱的感觉,总是能吃得很香。现在长大了才觉得那是给人家添麻烦,可在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感到一丝丝被嫌弃,包括我大妈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从来没有!直到现在,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见面还是叫我的小名,看我的眼神还是像看当年那个小学生一般的疼爱。小时候不懂事,长大后才想到一件事情——为什么我临时去我大伯家吃饭从来没饿过呢?是不是我大伯、大妈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先让我吃饱,这是一种猜想;另外一种猜想是,我曾经和我的二哥(王举)谈到小时候最喜欢的饭时,他说最喜欢我大妈把中午剩下的面片热成糊状吃,那个绝对是妈妈的味道,我想是不是我那善良的大伯大妈做饭总是多做一点,万一中午有客人来不至于失礼,如果没人来剩下的晚上热着吃也不浪费。反正不管哪种原因,总是我大伯的正确引导、谆谆教诲才能有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吧。
  我大伯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没有官架子,但在工作上却是一个党性很强、原则性很强的人。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认真,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组织上交待的任务不打一点折扣坚决完成。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对下级,所以无形之中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我大伯从不后悔,违反党的原则、侵占国家利益的事情在他那里坚决不能发生。但在工作以外,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他经常热心帮助解决,特别是在金钱方面,他总是会拿自己的工资来贴补帮助,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对金钱看得很淡,只有别人欠他的,没有他欠别人的。那一年,我大伯已经退休,到了老促会继续发挥余热,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问我忙不忙,不忙的话让我去家里接上他送到老促会。当时我大伯腿脚不方便,走路蹒跚缓慢,出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两瓶汾酒,我赶快下车把汾酒从老人手里拿过来放到车上,扶着老人坐到后座。本来我以为我大伯中午要喝酒了,到了老促会后,我把老人先扶下车,转身再拿酒的时候我大伯却制止了我,说让我把汾酒给了我爸爸。原来是农历八月十五前,我爸去我大伯家拜访带了点东西,结果我大伯一定要给我爸回礼,让我专门接一趟也是怕直接送到我们家我爸不会收的。即使是对自己的亲弟弟、即使是退休后,我大伯也不会多占别人的便宜,所以和我大伯接触的人对我大伯的评价经常是“那个人很公道”这句话。
  虽然我大伯已经去世了,但他老人家的言行举止却感染了我们。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他老人家,千言万语都会凝结成一句话“大伯是个好人”,而我们这些人也自然而然地学习他的优良传统。我爸脑梗住院手术时,我们全家人都很关心,有联系住院缴费的,有让到家吃饭的,有出院后看望的,有打电话问候的。家人这种相互帮助、相互关怀的亲情,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了,如果我大伯看到这种情况,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