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文章字数:2506
人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的,好的新闻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能力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必备能力。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关系,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事实,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确保采访获得成功。笔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分享以供参考。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记者采访前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概况,针对采访对象进行全面了解,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受访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采访重点和目的等,这样才能保证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迅速抓住采访的切入点,获取重要信息。记者在了解基础上可以列个采访提纲,跟采访对象交谈时方可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记者是采访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必须要通过主动的谈话来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信息,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应重视提问技巧。好的提问技巧能帮助记者迅速获得重要信息,达到采访的目的。
一、提问要循序渐进
记者在采访时,和被采访人大都是初次见面,多少有些陌生感。这时就需要记者巧妙地“破冰”,用一些简单的家常话迅速打破初见面时的尴尬,拉近和被采访人的关系,让对方放下警惕,积极配合记者的采访。如果记者一见到被采访人就问十分宏大抽象的问题,大多数人一时间是很难回答上来的。记者在和采访对象交流时,应切忌说一些大而空的话,多说一些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什么是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就是要说他们熟悉的人和事,他们能够接得上话的一些话题。待对方的话匣子打开后,再逐渐深入提问自己想要的问题,采访往往会取得成功。
如果记者采访的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或者经常与媒体打交道、能言善辩的人,那么采访就相对容易些。如果是生活在田间地头或工厂车间的广大劳动者,他们相对来说不太擅长表达自我,这个时候更需要记者耐心引导,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问。例如,笔者曾采访过一次“泥瓦匠劳动技能大赛”,比赛中,需要采访一些泥瓦匠参赛选手。刚开始其他记者去采访,但由于他们的问题比较生硬,就事论事,一上去就直接让这些选手们谈自己参赛的感受,让这些正在紧张忙碌完成参赛作品的工匠们很反感。后来笔者和他们唠家常,询问他们家是哪里的,做泥瓦匠有多长时间之类的话,这些话题很快就让这些工匠们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笔者介绍了自己参赛的相关信息,同时还热情地介绍他们里面健谈的工友们让笔者采访,整个采访就顺利完成了。由此可见,面对采访对象时,要循序渐进地提问,才能将采访逐渐推向深入。
二、提问应具体明白
记者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提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白。不要出现歧义,让被采访人不明所以;也不要同时提出好几个问题,让被采访人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
比如记者经常需要采访一些大型赛事的获奖者,如果记者一见到这些获奖人就直接问:“谈谈你这次获奖的感受?”“请问你是如何获得冠军?”“你想对在场的观众说些什么话呢?”这样的问题十分笼统宽泛,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被采访人回答起来就比较困难,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假如记者提问得具体一些。如“谈谈刚才比赛第二场的情况吧,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教练当时是如何帮助你扭转局面的?”“今天和你比赛的是上届的冠军,当你和他比赛时是否有压力,你是如何克服这种压力的?”假如记者提这种具体的问题,被采访者回答起来就轻松容易,记者也能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三、学会换位思考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采访对象不愿意吐露真言,他们吞吞吐吐对记者的问题避而不谈。这是为什么呢?有的是因为记者提的问题不合适,伤到了被采访者的感情。有的是记者没有注意到采访者的心理顾忌,有些信息报道出来容易给被采访人造成困扰,所以他们拒绝回答这类型问题。那么记者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深入揣摩哪些问题是采访对象的“顾忌”,如何才能让被采访的人放下心理顾忌,对记者敞开心扉。
笔者在采访一些基层的种植大户、养殖场养殖户、土特产公司负责人等等时,他们在涉及到收益时,往往不愿意说,问其原因,原来是担心别人知道收益后,就会和他们一起竞争,所以他们一般不说,或者把收益往少说,这些都对记者采访报道造成困扰。这时就要根据报道的需要,要么不去触及被采访者的“顾忌”,要么经过合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心甘情愿地说真话。
四、彰显人文关怀
很多时候,记者不能为采访而采访,记者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不顾及被采访人的感受。更不能在采访报道后给被采访人造成心理负担。在采访活动中,如何判断哪些话题可以提,哪些不可以,就十分考验记者的人文素养了。
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新闻报道上,应深入广大群众中了解民生疾苦。记者在和一些基层群众打交道时,也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能拿着一些文件不顾实际情况苛责被采访人,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包容理解。
在脱贫攻坚阶段,笔者经常去农村对脱贫户进行采访,一般都是由村干部或者扶贫干部带领记者前去。经常会发现不少脱贫户不愿意配合采访,后来经过打听才明白,原来是这些脱贫户担心接受了记者采访后,让村里人知道他们已经脱贫致富了,从而失去了国家给予脱贫户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补贴。其实国家对贫困户实行摘帽不摘帮扶政策。后来笔者跟他们真诚沟通,他们也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笔者采访了。不仅如此,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曾经的贫困户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有的甚至还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呢,真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由此可见,在基层采访遇到阻力时,不要一味指责对方,要真诚和对方沟通,将心比心地交流,或许彼此还能成为知心朋友呢。这就是记者人文关怀的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获得大量素材,采访后应及时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有些信息记者在采访现场可以用笔、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下来,但不少信息保存在记者脑海中,记者要趁着采访完记忆清晰的时候,及时将这些信息总结归类,围绕主题安排各类素材,进而组织成稿,将自己的逻辑思路清晰展现出来。
采访作为记者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讲究技巧和方式方法。一名优秀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技巧,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捕捉能力和思考能力,争取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市融媒体中心)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记者采访前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概况,针对采访对象进行全面了解,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受访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采访重点和目的等,这样才能保证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迅速抓住采访的切入点,获取重要信息。记者在了解基础上可以列个采访提纲,跟采访对象交谈时方可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记者是采访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必须要通过主动的谈话来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信息,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应重视提问技巧。好的提问技巧能帮助记者迅速获得重要信息,达到采访的目的。
一、提问要循序渐进
记者在采访时,和被采访人大都是初次见面,多少有些陌生感。这时就需要记者巧妙地“破冰”,用一些简单的家常话迅速打破初见面时的尴尬,拉近和被采访人的关系,让对方放下警惕,积极配合记者的采访。如果记者一见到被采访人就问十分宏大抽象的问题,大多数人一时间是很难回答上来的。记者在和采访对象交流时,应切忌说一些大而空的话,多说一些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什么是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就是要说他们熟悉的人和事,他们能够接得上话的一些话题。待对方的话匣子打开后,再逐渐深入提问自己想要的问题,采访往往会取得成功。
如果记者采访的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或者经常与媒体打交道、能言善辩的人,那么采访就相对容易些。如果是生活在田间地头或工厂车间的广大劳动者,他们相对来说不太擅长表达自我,这个时候更需要记者耐心引导,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问。例如,笔者曾采访过一次“泥瓦匠劳动技能大赛”,比赛中,需要采访一些泥瓦匠参赛选手。刚开始其他记者去采访,但由于他们的问题比较生硬,就事论事,一上去就直接让这些选手们谈自己参赛的感受,让这些正在紧张忙碌完成参赛作品的工匠们很反感。后来笔者和他们唠家常,询问他们家是哪里的,做泥瓦匠有多长时间之类的话,这些话题很快就让这些工匠们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笔者介绍了自己参赛的相关信息,同时还热情地介绍他们里面健谈的工友们让笔者采访,整个采访就顺利完成了。由此可见,面对采访对象时,要循序渐进地提问,才能将采访逐渐推向深入。
二、提问应具体明白
记者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提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白。不要出现歧义,让被采访人不明所以;也不要同时提出好几个问题,让被采访人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
比如记者经常需要采访一些大型赛事的获奖者,如果记者一见到这些获奖人就直接问:“谈谈你这次获奖的感受?”“请问你是如何获得冠军?”“你想对在场的观众说些什么话呢?”这样的问题十分笼统宽泛,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被采访人回答起来就比较困难,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假如记者提问得具体一些。如“谈谈刚才比赛第二场的情况吧,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教练当时是如何帮助你扭转局面的?”“今天和你比赛的是上届的冠军,当你和他比赛时是否有压力,你是如何克服这种压力的?”假如记者提这种具体的问题,被采访者回答起来就轻松容易,记者也能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三、学会换位思考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采访对象不愿意吐露真言,他们吞吞吐吐对记者的问题避而不谈。这是为什么呢?有的是因为记者提的问题不合适,伤到了被采访者的感情。有的是记者没有注意到采访者的心理顾忌,有些信息报道出来容易给被采访人造成困扰,所以他们拒绝回答这类型问题。那么记者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深入揣摩哪些问题是采访对象的“顾忌”,如何才能让被采访的人放下心理顾忌,对记者敞开心扉。
笔者在采访一些基层的种植大户、养殖场养殖户、土特产公司负责人等等时,他们在涉及到收益时,往往不愿意说,问其原因,原来是担心别人知道收益后,就会和他们一起竞争,所以他们一般不说,或者把收益往少说,这些都对记者采访报道造成困扰。这时就要根据报道的需要,要么不去触及被采访者的“顾忌”,要么经过合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心甘情愿地说真话。
四、彰显人文关怀
很多时候,记者不能为采访而采访,记者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不顾及被采访人的感受。更不能在采访报道后给被采访人造成心理负担。在采访活动中,如何判断哪些话题可以提,哪些不可以,就十分考验记者的人文素养了。
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新闻报道上,应深入广大群众中了解民生疾苦。记者在和一些基层群众打交道时,也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能拿着一些文件不顾实际情况苛责被采访人,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包容理解。
在脱贫攻坚阶段,笔者经常去农村对脱贫户进行采访,一般都是由村干部或者扶贫干部带领记者前去。经常会发现不少脱贫户不愿意配合采访,后来经过打听才明白,原来是这些脱贫户担心接受了记者采访后,让村里人知道他们已经脱贫致富了,从而失去了国家给予脱贫户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补贴。其实国家对贫困户实行摘帽不摘帮扶政策。后来笔者跟他们真诚沟通,他们也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笔者采访了。不仅如此,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曾经的贫困户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有的甚至还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呢,真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由此可见,在基层采访遇到阻力时,不要一味指责对方,要真诚和对方沟通,将心比心地交流,或许彼此还能成为知心朋友呢。这就是记者人文关怀的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获得大量素材,采访后应及时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有些信息记者在采访现场可以用笔、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下来,但不少信息保存在记者脑海中,记者要趁着采访完记忆清晰的时候,及时将这些信息总结归类,围绕主题安排各类素材,进而组织成稿,将自己的逻辑思路清晰展现出来。
采访作为记者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讲究技巧和方式方法。一名优秀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技巧,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捕捉能力和思考能力,争取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