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乐昌王“拜师 ”(下)
文章字数:1920
  ●殷培续
  (三)王府拜师
  再说尹成林老汉被乐昌王突如其来的鞠躬弄得一时手足无措,顷刻缓过神来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看样子你是大富大贵之人,我是山野村夫,实在担当不起。”
  乐昌王正经道:“别见怪,听了您的‘散不忧’和刚才的对话,让我心灵触动很大,使我豁然开朗,当得我师。我叫朱充燻,三年前从大同来到朔州,就住在城里,您进城祭祖,咱俩顺路同行,我也正好拜您为师。”
  “噢,您就是皇帝封来的乐昌王!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礼失礼!”尹成林满脸堆笑频频点头致意。
  “惭愧,惭愧!”乐昌王心想,我本皇家根脉,身世显赫,俸禄优厚,本应珍惜恩惠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国尽力,但却私欲膨胀,贪心不足,好高骛远,真是大错特错,无颜以对列祖列宗,境界难比眼前这位山乡村夫,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想到这里,乐昌王无比自责,红着脸对尹成林说:“看您岁数这么大,快上我的轿子吧!”
  “不敢,不敢。”尹成林边说边往后退。
  乐昌王一个眼色,两名身高体壮的轿夫硬是把成林老汉死拉硬拽抬进轿里,扣好轿门就走,成林连喊带叫,任凭他在轿里发作,大轿晃晃悠悠,乐昌王笑得前仰后合,跟在轿后打道回府。
  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返回城中,大轿停在王府院里。乐昌王把尹成林让进堂里,吩咐家丁速到义福泰成衣铺买回新衣新帽给他换上,请理发师给他剃头刮须,洗面美颜,焕然一新。俗话说,人是衣架,马是鞍驾,经这么装扮打理,一个饱经风霜、衣着破旧的乡间干瘪老头,顿时化作一位衣冠楚楚,容光焕发的老者,猛一见,活脱脱一个尊贵乡绅。
  拜师大堂内红灯高挂,彩带高悬,主席台上方“乐昌王拜师仪式”7个大字敦厚端庄,格外醒目。主席台两侧乐昌王精心撰写的对联分外耀眼。上联是“良师偶遇天地新”,下联为“慈父犹生日月长”,充分表达了乐昌王对尹成林师傅的知遇之情。整个大厅五彩缤纷,尽显温馨祥和、隆重热烈的气氛。乐昌王把尹成林让在大堂上位,朱氏家眷家丁盛装加身,排列左右,宾客盈门,高朋满座。在欢快喜庆的鼓乐声中,拜师仪式开始,乐昌王身着华装,喜笑颜开,正步恭恭敬敬地走在尹成林面前,双手合十,二目平视,口称“‘师父’在上,请受‘徒弟’朱充燻一拜!”接着双膝跪地,响头连叩,嘴里连呼“师父”。尹成林却连连摆手,一口一个“不敢当,不敢当”!乐昌王一再称“师”相拜,跪地不起,尹成林恭敬不如从命,也只好答应,将乐昌王搀起,“师徒”二人再次落座,接受祝贺。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就这样,上白泉村一介村民尹成林老汉,一时间竟当起了朔州乐昌王的“师父”。
  (四)君子协定
  仪式结束,正当午时,饭菜极为丰盛,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红酒白酒一应俱全。席间管乐轻奏,歌姬曼舞,气氛好不热烈。
  在“徒弟”的一再请求下,古稀之年的尹成林又唱起来那首曾打动乐昌王的“散不忧”,曲调没变,只是换了词儿:今日祭祖赴祠堂,偶遇贵人乐昌王。能与大王结此缘,三生有幸福无边。人活七十古来稀,饱经沧桑明事理: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图名利遭祸殃。千金难买好心态,散淡潇洒乐开怀。
  “好,唱得好!我一听这‘散不忧’就高兴得没法说,真是唱到了我的心坎上了。”乐昌王带头鼓掌,全场叫好声响成一片。
  吃过午饭,乐昌王带尹师父走进二堂会客厅,清茶浅杯,幽香扑鼻。两人自斟自饮,推心置腹,谈得十分融洽。乐昌王流露出想让师父把家搬到王府,整天和他形影不离,耳边经常能听到“散不忧”的想法。成林老汉婉言谢绝,理由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和土坷垃打了一辈子交道,情牵上白泉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习惯在城里久待,怕憋出病来。最后两人商量了个折中的办法:每月十五乐昌王去上白泉村尹成林家开心,每半年尹成林到王府小住半月陪乐昌王解闷。
  师徒二人定下君子协议,相互遵从,你来我往,保持经常相聚。每次见面,“师父”的“散不忧”都有新的内容,别看歌词土里土气,但内容实实在在,赋予人生哲理,用现在的话说叫充满正能量。再加上尹成林典型的晋西北黄土高原粗犷、豪放、高亢的嗓喉,发出有“泥土香”味道的声音,感染力极强,动人心魄,能给乐昌王解心宽。他厌食、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状,虽临床表现在身上,但病根在心里,是“心病”。完全是他不满足现实生活,讨官受挫,心态失衡所致。尹成林的“散不忧”,恰似一剂灵丹妙药,正对乐昌王的症状,治了他的“心病”,“身病”自然痊愈。从此乐昌王食量大增,睡眠充足,精神振奋,很快身强体壮地活跃起来。
  更为神奇的是:年长乐昌王21岁的尹成林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谢世,享年100岁,乐昌王明天启五年(1625)归天,享年也是100岁。人们都说,当年偶遇尹成林是乐昌王的造化,“师徒”二人同享百岁高寿是上天的安排。故事发生在明成化年间。多少年来,朔州乡村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这个故事,给人启迪,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