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电视专题片《护航》第一集聚焦营商环境改善提升
以“硬监督”护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山西日报记者杨文俊
文章字数:3523
  在省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护航》1月27日起播出,引发全省干部群众广泛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期间,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明确指示。省委、省政府牢记领袖嘱托,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转型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工作,举全省之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省纪委监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通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以“硬监督”护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专题片第一集聚焦营商环境改善提升,选取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工作、开发区问题专项整治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讲述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以正风反腐治乱净化营商环境、以专项治理整治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护航营商环境
  近年来,山西各级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企业和项目“引不来、留不住、发展慢”,群众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政策落实“中梗阻、不稳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省纪委监委把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一号工程”,2023年春节刚过,就组织16个专项检查组对全省11个市、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及39个省直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盯责任、保落实,盯问题、纠偏差,盯隐患、防风险,盯短板、促整改。
  通过上下联动、全省覆盖的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1543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统筹全局、系统部署,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处置、定期调度、督促指导、约谈提醒、验收评估等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动问题整改。
  省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同题共答,实行台账管理、闭环监督,督促全面整改。同时,注重在解决问题中校准方向、强化责任、促进治理,推动建立健全《关于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关于促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机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治理效能。
  在推动问题整改中深化改革,围绕让企业、群众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全面铺开119项重点改革事项,全面推行政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大力推行“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小餐饮、咖啡馆、书店等28个行业实现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一证准营”,并推出全省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联办套餐,在解民忧、办实事上取得积极成效。
  以正风反腐治乱净化营商环境
  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损害群众利益;任性用权、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损公肥私、妨害公平,它们都是损害政商关系、破坏营商环境的毒瘤。
  2023年4月20日,多名外地货车司机通过某社交平台账号,实名反映大货车途经临汾市洪洞县时,被当地交通运输执法队拦车检查,层层盘剥、处处卡要……专题片第一集将镜头对准受到广泛关注的洪洞运管系统腐败案件。
  随着调查的深入,公路乱收费背后一个隐藏了十多年的灰色利益链浮出了水面。洪洞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原副队长邱天军利用执法权,伙同他人精心编织了“执法—检测—维护”垄断利益链,非法获利。邱天军还与时任洪洞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张文俊一起,以“规范市场”为名违规增设前置审批,收取每家货运企业费用,极大增加了企业负担。
  公路货物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脉,邱天军等人的全链条腐败就是动脉里的血栓。“邱天军等涉案人员,不仅啃食了当地群众和企业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挤占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给当地营商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临汾市纪委常委张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专题片另一个案例中,原运城空港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长王建利等人将土地当作生意、把权力当成工具,招商安商变成“骗商坑商”,在损公肥私的同时,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营商环境,成为营商环境的“腐蚀剂”。
  “查”不是目的,“改”才是关键,“治”才是根本。针对洪洞运管系统腐败案件,洪洞县组织专项整治和集中教育活动,要求全县行政执法领域举一反三、以案促改。临汾市纪委监委提出“六聚焦、六严查”,有力清除了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顽瘴痼疾。面对开发区种种乱象,省委、省政府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开发区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省纪委监委坚持把惩治腐败问题与修复政治生态、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创优营商环境、推动健康发展相结合,消减了历史包袱,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作风形象,助推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以专项治理整治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纪检监察机关就集中整治什么。省纪委监委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不担当不作为”、“黄牛”“黑中介”等问题专项治理,推动解决了一批顽瘴痼疾。
  由省纪委监委牵头推进的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中,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工信、行政审批等部门力量,综合施策、系统施治,推动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理旧账、积极兑政策、全力清账款。广大民营企业和人民群众为何赞赏、如何拥护,专题片从推动新官理顺旧账、理好旧账开始讲起。
  2013年,省国运公司所属金阳器材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山西大中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随后大中元公司向金阳公司支付诚意金、土地补偿金。然而因种种原因致使协议无法履行,钱款始终未能退还。专项行动中,省纪委监委驻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聚焦“陈年老账”,搞清问题症结,督促金阳公司积极筹措资金,让历时十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政策兑现事关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大同市政府于2017年出台了针对旅行社地接服务的旅游奖励措施,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截至2023年7月,还有23家旅行社的旅游接待奖励资金没有兑现。专项行动中,大同市积极推动兑现奖励资金,目前所有未兑现旅游奖励资金全部支付。
  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背后考量的是政府、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五台县投资建设了瀛湖公园三期、四期、五期工程,由于县财政资金紧缺,作为公园施工方的多家民营企业因政府结不清工程款而犯愁。专项行动开展后,五台县成立工作组,研究清欠办法,加大清偿力度,终于在去年11月底将款项全部清偿。
  政务服务领域“黄牛”“黑中介”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扰乱政务服务正常秩序。专题片中,阳泉市盂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准入股原股长孙龙将与从事代办业务的第三方企业沆瀣一气,协助企业短期内大量登记注册经营主体,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最终得到法律的严惩。
  专题片中,一组组数据,彰显了省纪委监委通过专项治理强化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效果:截至2024年1月中旬,全省已推动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404个,解决“政策不兑现”问题725个,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35.6亿元。“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中,全省各相关部门共排查发现问题614个,完成整改423个,针对性完善相关制度294个,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推动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省纪委监委把查办案件、共享成果、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充分运用专项检查成果,坚持一域问题、全省共治,把发现的典型问题推送所有整改责任单位,对照检视、举一反三,推动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转变。
  运城市纪委监委以整治“吃拿卡要”为切口,靶向发力,纵深推进,通过“百行千企万民大调查”问卷,案件分析“回头看”,提炼出在行政审批、市场要素、政务服务等方面的30种“吃拿卡要”突出表现,督促52家单位限期办结实事92件,推动问题全方位整改。
  大同开展审批事项隐性壁垒专项清理,市纪委监委在全市部署护航营商环境“清风行动”,把重点纠治的4类影响、破坏营商环境问题,融入打造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坚决破除隐性壁垒等15个专项监督之中。
  作为清廉山西建设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的第一个试点单位,省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三级联办”平台,并将104项省级审批事项纳入平台“全业务全流程网办”,实现“线下无审批、体外无循环”。
  专题片中呈现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助力山西营商环境全方位优化的有力实践。如今的山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信用体系更加完善,人文环境更加美好,要素保障更加健全,全省经营主体逆势保持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日益浓厚。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为经营主体的发展厚植沃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真正把山西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好,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和经营主体向往山西、投资山西、发展山西。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