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又是一年新春到
文章字数:7127
  龙腾虎跃迎昌世,燕舞莺歌庆锦春。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游子们的心;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回家过年最能抚平在外一年的辛劳。
  传承数千年的“年文化”满含着先民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广博深邃的文化内涵。最普通最家常的饮食、最质朴最纯真的笑容、最真挚最热情的祝福,勾勒出一幅幅春节即景图,铺展开美丽中国活力勃发新画卷。 ——编者

  冬去春来又一年
  □刘金龙
  又是一个撩人心扉的年末岁首。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街道上璀璨夺目的路灯,我的思绪又开始在茫茫夜空中飘荡。我没有对酒当歌,但我却无酒自醉。伴着心灵的钟声、望着他乡的明月,我又开始在自己心中的山山水水里徘徊、漫步……
  小时候盼过年,掰着指头数日子,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新衣、放鞭炮、吃好吃的、走亲戚,还能挣些在当时来说是很奢侈的压岁钱。
  家在农村,在我的记忆里,村里人们贴对联是很讲究的:院子大门上贴的对联,都是请教书先生写的。除了门上贴对联外,屋内的正面墙上也贴着二指宽、一拃长的红纸,上面写着“抬头见喜”的字样;靠近搁置煤油灯的地方,小红纸上写的是“小心灯火”;水缸和存放米面的坛坛罐罐上面,不外乎贴的是“清水满缸”“川流不息”“米面如山”等等;至于鸡窝、猪圈、牛棚马厩上贴的小对联是“鸡肥蛋多”“养猪积肥”“牛肥马壮”“六畜兴旺”;“五味调和”是贴在厨柜上的。勤劳朴实的庄稼人把心中对新一年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上面,整个家里到处都是红的,过年的味就更浓了。
  我们小时候的新衣服,是父母一年下来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用平时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鸡蛋,还有废铜烂铁,去合作社换成钱,然后加上供应的布票扯几尺粗糙的白布,再用棉花票买上棉花,拿回家后,用染料把白布染成黑或者蓝等不同的颜色。一般裤子是黑色的,上面还要加一截白裤腰,在我们当地叫中式裤,俗名叫大裆裤,穿在腿上宽松肥大,一条裤腿放两条腿也绰绰有余;裤上面的那截白裤腰是保护肚子不着凉的。把穿在腿上的裤子使劲往起一提,用手往前一拽,然后往左或右边一叠,最后用象征吉祥如意的红裤带一扎就可以了。上衣一般是蓝色的,也是中式对襟袄。有的人家缀的摁扣也叫子母扣(公母扣),两片衣服合回来,用手一摁,扣子就锁好了,怕风吹凉了肚子,大部分都在两片衣服的左或右面缝制一条俗语叫“掩巾”的东西用来挡风。
  年三十的午饭前,一家人全体出动,用面糊糊把之前写好的所有对联分门别类依次都贴好,然后再洒水,把土院子的旮旯缝隙都仔仔细细、彻彻底底地清扫一下,饭后,把家里的桌椅板凳和箱子柜子认认真真擦洗一遍,再绕炕周围一圈用从学校和生产队找回来的废旧报纸粘上一层,土话叫“炕围”的,这样,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小时候,过年守岁我觉得是比较煎熬的,平时都是天黑就睡觉的,你想想,大年三十,一天作践下来,已经很吃力了,再加上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在昏昏的煤油灯下,睡意袭来,就更支撑不住了,人就东倒西歪起来,只有早早躺在用柴禾烧热的土炕上、钻进温暖的被窝里才是王道!娘说,不要睡,等半夜你爹去响了第一声炮再睡,还要分压岁钱呢!一听到分压岁钱,我像是打了鸡血针一样,立刻精神起来了。娘拿了一角钱给我看一下,塞进我的新衣服里,放在我枕头旁边。
  年初一早上醒来,爹娘早已经把饭做好。那时候过大年也摆不起盘子,只是用粉条、豆腐和海带,再加一些猪肉搅和在一起炖大烩菜。就这样,在我的心里已经感觉到很知足、很开心了,如果换作平常时候,碗里连个油星星也看不到。端着一碗烩菜,把屈指可数的两片肉放在最上面,舍不得吃,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然后把碗里的其他菜都吃完,最后才嘴里品着肉的香,心里漾着幸福。吃过饭以后,穿上并不合身的新衣服跑出去和小伙伴到各家院子里捡拾没有响了的鞭炮,然后把鞭炮一掰两半,倒出里面的火药,用火柴棍一点,只听见“哧溜”一声,冒出就跟烟花一样的火焰,别提多开心了。
  是啊,那时候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很容易就满足了。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小时候的一年好像很长,现在的一年总觉得太短,不知远去的是时光还是梦想。一年年就这样走过,年在我们的身后微笑,我们在岁月里跋涉,一步步走着我们的人生,用心谱写着我们生命的乐章、用心感受着生命里的酸甜苦辣、用心走过每一个日出日落。春去春又回,花谢花再开,一年年的季节在时光里更替,不管远去的是什么,记忆总是会铭记那些美好的温暖!只有记忆中的年味在心头萦绕,只有说不出的情怀在年的脚步里如影随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啊,太阳下山又一天,冬去春来又一年,我们更愿意今后的年过得有滋有味、开心快乐!

  腊月有味须尽欢
  □周晓凡
  腊月,这个字眼一出口,温柔就不言而喻,仿佛带着某种浓烈的情愫,生出一些别样的感悟。腊月,是中年人心中诉不尽的诗情画意,更是道不完的乡缘情愁。
  腊月是一曲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晨钟里摇醒了游子的梦。“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吟着唱着,年就在一片喜庆中悄然来临,在每个孩子的额头点下红红的印记。
  一年又一年,每年的腊月都相似又熟悉,唯一不同的是那个唱着歌谣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远离故乡的旅人。而腊月,就成了长长的时光之梦里最深情的回眸,一次又一次摇醒久经风霜的心,把一年的辛劳逐渐酿成岁末的甜酒,将日日不停的期盼兑换成喜悦的灯笼。终是信念不停留,再长的路也阻隔不了思乡的情。
  腊月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点燃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牵挂。母亲说,每当腊月进门,她就惦记着我又要长一岁了。那个四十年前生于腊月的孩子,成了母亲心头再也挥不去的绵绵愁思,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乡情牵绊着足音。
  到了腊月,不管是喧闹的城市,还是静谧的乡村,都有一种相似的气息,那就是炉火燃起的心愿。围炉喜坐,饮茶闲叙,一杯一盏中,浸染着的都是浓郁的年味儿。寒冬包裹着腊月,冰花凝聚着幸福,一言一语、一颦一笑,聚拢起一幅岁月静好的人间图腾。
  腊月是一碗烹炸蒸煮的美食,将味觉上的思念醉得袅袅娜娜。一碗香浓甜糯的腊八粥打开了游子的肠胃,渐渐将年的信息植入滚烫的心扉。一碟炸油果酥脆鲜香,吸引着远离家乡的人儿奔赴着团圆的梦。一盘芝麻酥糖点燃悠悠的香,吹响了年的前奏,把归乡的消息散布于大江南北。
  腊月也是故乡的味道,是一坛久泡香脆的腌白菜,是一锅浓香四溢的卤味儿,是那挂满房梁屋脊的腊肠、腊鱼、腊鸡鸭……无论在沃野乡村,还是在城市人流中,腊月都将欣喜欢快的往事缓缓融进我们的骨髓中,刻下深深的年轮。
  有位作家曾说过:腊味,把漫长的光阴岁月中,人对故乡、亲情、念旧、勤俭、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都混合在了一起,一口吃下去,几乎难以分清哪一块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对于游子来说,腊月的味道就是世界上最诱人的味道,它是母亲的呼唤、故乡的感念,牵引着每个人的味蕾,滴滴入心、久久不能释怀。
  有道是腊月结岁尾,它用美丽的音符为一首名为“年”的歌叩响了终章,留在每个游子的心上;它更像一坛香醇延绵的老酒,一打开盖子,浓郁的酒香就弥漫在热气腾腾的院落中,让人品味着岁月激情的燃烧。
  人生难得美景在,腊月有味须尽欢。让我们在这最柔软的岁末,秉持一份内心的淡雅,与所有的坎坷握手言和,不执拗、不遗憾,立足当下,重新拥抱每一个灿烂的明天!

  春节是中国精神
  □张宏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很简单世俗的一句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春节就是回家,就要和家人团圆,从漫漫风雪夜归路,到春运滚滚人流潮,春节成了一种独有的中国精神。
  这种中国精神年年传递,成为了我们幸福的定义,成了生活的一种满足。漂泊再远,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将不再孤独,有了这种中国精神,我们便有了一种信仰,一种方向,一种动力。春节不只是唤起对亲人、对家庭的感情,更唤起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春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然观、伦理观、审美观。
  春节是亲人的聚会,而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则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中国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节日,春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它表达出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在思想上、文化上,营造着温馨、和谐、快乐的氛围。
  春节是国人的魂,有了春节,就有了归属,就有了精神上的栖息。春节让我们可以从容地呼吸,幸福地欢笑。春节嵌入我们的生活,浸泡着我们的情感,春节,就是在追求精神的丰美。一味追求物质的丰盛,便会丢失人情味,没有了亲情的纽带,就会让节日变得枯燥无味。只有让心灵追寻那种喜庆、祥和、向上的氛围和文化,我们的春节才能过得有精神、有滋味。
  人在他乡,国人更重视春节传统的节日,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太多的乡情和眷念。春节饱含着中国人的一往情深,无论是依依难舍的惜别,还是款款深情的期盼,春节都滋长我们的亲情友情、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春节就是团圆、相聚、天伦之乐,家的概念早已植入每个人的心中。过年的温馨、兴奋一直会珍藏在心底,永远也不会磨灭,春节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根。
  春节是中国精神,是一种精神依托,让我们有家的感觉,我们活着往往就是为了亲情友情、幸福满足、美好快乐,春节就是让我们回归到这个精神上。春节是中国精神,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了,我要回家。

  贴年画
  □老石头
  儿时农村过年,家家都要贴年画。要是不买几张年画贴在墙上,这年就像缺了主色调,无韵无味。年画这种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到清朝道光年间,天津宝坻林亭口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至此才有了“年画”一词。
  赶腊月大集捎回几张年画,是乡亲们的“规定动作”。奶奶喜欢杨柳青年画,当然要选《福寿双全》《年年有余》这类的;母亲喜欢色彩丰富的《五谷丰登》,鲜艳明快的《合家欢》;我则喜欢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大年三十,吃罢午饭,爷爷就开始忙活。一大铁勺糨子打得了,爷爷开始领着我们贴春联和年画。他在年画的背面四周均匀刷上薄薄一层糨子,双手小心翼翼地捏起年画在墙上比划,我们则在远处看高低、歪正,指挥着爷爷。
  爷爷贴年画的动作非常轻,他抹平年画的动作像是抚摸孙辈的头,轻柔而温暖。爷爷把来年的希望和祝愿,都贴在一面面墙上。每贴完一张,他都要仔细端详一番,会心的笑容也从他皱纹密布的眉眼间舒展开来。
  贴上年画,灰暗的墙壁顿时亮堂起来,整个屋子光洁如新,艳丽了心情,点燃了憧憬,吉祥、喜庆的年味更加浓郁。

  腊月是枚喜帖
  □宋殿儒
  年头岁尾腊月到,一院屁娃盼过年。
  小时候每到腊月,父母就开始为置办年货发愁。我们经常听见父母商量,怎么去弄点白面过年包饺子、蒸年馍,去哪儿弄点钱给孩子们买件新衣服,怎么才能让孩子们过年吃上肉,怎么才能过一个和人家一样的喜味年……当时,父母为实现喜味年的梦,想尽了办法,做足了准备。白面太少,就蒸白玉米面与白面掺和的年馍;没有过年肉和走亲戚的礼,就提前跟人家赊;没钱给孩子们买新衣,就拆旧衣洗洗裁裁做新衣……总之,过年再愁,父母也要让我们穿新衣、放鞭炮、吃饺子,喜气洋洋过大年。
  现在,我们不缺吃穿了,平素的日子似过年,所谓的过大年,人们并不发愁生活大改善,而是追求精神上那个乐哈喜。
  青年人,平素都外出挣钱,腊月里会想念老家那个年。所以,在日子跌进腊月里就开始喜不自胜地买一张回家的车票,外面再好,自己的亲情旗帜永远不会移位,喜要在老家喜,乐要在亲人身边乐。
  在家的老人们,多数在腊月里会格外数叨日历,他们一页页地翻,把腊月的每个日子都数叨成一个个期盼和希冀。他们清楚,儿女们最喜爱的还是家乡土地上长出的那口粮食。当日子一进入腊月,他们就开始操持准备儿女们待见的家乡物。因而,他们多是把腊月里的“忙”紧紧地扛在肩膀上,舍得流汗,舍得熬夜,舍得把身子骨的疼痛一一忘记。
  在外的游子,更是期望开心过个喜庆年。去年,在广东碰上个想回家过年的后生。他说,日子跌进腊月,他就经常梦回老家的疙瘩梁梁上,看母亲烧火做饭时烟囱里那缕袅袅升腾的青烟。他说,看到那缕青烟,就像看见了母亲的笑脸,心里很热乎,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他说,老家就是他心上的“首都”,那缕青烟就是他心上永不降落的旌旗。他说,腊月真好,有了腊月就有了与母亲团圆的日子。
  老家村里脱贫户的日子跌进腊月,也会连连遇喜事。下雪了,扶贫干部来帮忙扫雪;到了腊八节,他们就送来五豆粮腊八粥;过小年了,他们就抬来大米、面、肉等一应俱全的过年物品,临走时,还会悄无声息地把数张红票子塞到人家的枕头下……整个腊月就是送一汪热腾腾的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如今的腊月就是一枚喜帖,这枚喜帖的背后就是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时光不曾停下脚步,而腊月已呈喜乐之色。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喜庆节日,如今,不愁吃不愁穿了,我们就没理由不把大年这枚喜帖做到时代开心处。

  忙年
  □立新
  一进腊月,母亲便开始忙年,主要是忙过年时的吃食:蒸年糕、炒糙米制米糖、切薯片晒薯条、炸圆子麻花、包粽子……做吃食的过程,非常辛苦。年糕要一笼笼地蒸,米面要一箱箱地焖,糙米要一锅锅地炒,薯片要一刀刀地切,圆子麻花要一个个地揉扭,粽子要一个个地包……量越大,耗费的时间越久,人越累。
  虽然忙年很累,但母亲的心情是愉悦的。当亲戚朋友过年来家里做客时,端上自家做的吃食,既是待客之道,也是展示手艺的机会。尤其在得到称赞和好评时,母亲更是心花怒放。
  每年春节,母亲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十多个侄儿一起来给她拜年,她会把所有自制的吃食端出来让侄儿们吃个够。他们都很喜欢吃,其中有几个人嘴巴特别甜:“小姑做的吃食样样都好吃。”“比我母亲做得好吃多了。”母亲听后甭提多高兴了,侄儿们离开时,她一定会给每个人打包一些吃食带走。
  除了侄儿们,我们兄弟姐妹也喜欢吃她做的吃食,这是母亲忙年的又一大动力。她同所有的乡村母亲一样,年年腊月都要忙年,不知疲倦无怨无悔。
  忙年是一种热爱生活的美好仪式,忙的是团聚、是亲情。

  办年货
  □曹振起
  一进腊月,就开始忙年了。上世纪50年代初,我家每年的年货都交给表哥去办。记得那年我刚十岁,因表哥学校里有事,母亲便交给我去办年货。买年货要去娘娘宫,母亲怕我忘了,还专门列了个清单,包括年画、剪纸、喜花、烟花爆竹、干果等。
  来到娘娘宫,人山人海,我刚走进宫南大街入口,就被街西的一家古旧书店吸引住了。我有个习惯,见到书店和书铺必定进去,这次也没例外。书店的书架上,满满地摆放着各种线装书,古香古色,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小心翼翼地浏览着,在书架的第三层,我看上了一套光绪年出版的《康熙字典》,书店老板见我爱不释手,惊讶地问:“你喜欢?”我点了点头。老板知道我想买,摸着我的头笑了。尽管我身上带的钱还差了点,他竟破例卖给了我。
  我兴奋极了,如同得了宝贝。离开书店后,我才想起要办年货的事,心中不免有些惊慌。可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回家,等着挨批了。
  因为没钱坐车,我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家。我低着头把事情经过如实告诉母亲,然后立在一旁,等待她的训斥。没想到,母亲拿过书,问我:“你看得懂?”我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母亲见状便笑了。我见母亲一脸的平和,自己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母亲又从钱包里拿出钱,数了数,分成两份,嘱咐我:“这一份是买年货的钱,不能买别的;另一份是买书的钱,你可再买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就当是提前给你的压岁钱了。”我高兴地接过钱,深深给母亲鞠了一躬,转身奔出家门。

  走进腊月
  □龚银娥
  腊月,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它以一种厚重而又轻盈的姿态,悄然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走在腊月的街头巷尾,一股独特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年的味道,混合着鞭炮的烟尘、食物的香气和人们的笑声。腊月,仿佛是一幅刚刚展开的画卷,上面是五彩斑斓的年画、是热闹非凡的市场、是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红灯笼。
  记得小时候,腊月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节。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寒冷,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而我们,穿着新做的棉袄,戴着奶奶亲手编织的手套,欢快地在雪地里奔跑。腊月,是寒冷的时节,却也是温暖的季节。
  腊月里,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厨房里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味:炖肉的醇香、蒸鱼的鲜香、包子的肉香……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我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炖肉的香味渐渐弥漫了整个屋子,那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
  腊月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扫尘。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我记得每年这个时候,爸爸都会拿起扫把,妈妈则会用一块干净的布擦拭家具。我也不闲着,负责打扫自己的房间。尽管有时候会弄得灰尘满身,但看到家变得整洁明亮,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在腊月的尾声,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除夕。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妈妈亲自下厨烹制。除夕那天,妈妈早早就开始准备食材,炖肉、蒸鱼、炒菜……每一道菜都是妈妈的心血之作。而我和爸爸则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美食和团聚的快乐。那是最简单也最珍贵的时刻,是亲情和爱的凝聚。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会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守岁。那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切都变得如此宁静和美好。
  走进腊月,走进了一个充满年味和温馨的季节。在这里,有家的味道、有亲情的味道、有新年的味道。而所有的味道都汇聚在一起,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和期盼。让我们珍惜这份美好,用心去感受腊月的独特魅力。
  来源:《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榆林日报》《今晚报》《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