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巧设波澜 精写细节
这样打磨考场高分记叙文
文章字数:1316
  很多同学写考场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平铺直叙,情节缺少设计;不会讲故事,内容不充实,缺乏形象感,没有感染力。依据命题要求而设计情节的能力不足,对重点内容精雕细刻的能力不够。因此,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学会“一波三折”、制造悬念,集中笔墨表现矛盾冲突,曲折讲故事,从而巧妙设计情节,精心打造细节,在高三记叙文备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场高分记叙文,在“认识独特深刻”的基础上,情节要有设计。“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说写文章要讲究起伏变化,情节设置要有波澜,才能引人入胜。如果把日常生活事件原模原样地呈现出来,让人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肯定不能吸引人、打动人。同样平淡无奇的生活事件,如果对其情节重新进行组织安排,合理巧妙虚构,就会呈现出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效果。记叙文想要呈现得不呆板,不僵化,就要避免平铺直叙。
  首先,可以设置伏笔和照应。做到情节曲折,可以在叙述顺序上着力,不仅要运用恰当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还要精心设计采取铺垫、伏笔、悬念、照应等手法。伏笔是“预作提示或暗示”,常常与“照应”配合呼应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和照应是使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有效方法。
  其次,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古人写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
  再次,可以虚实相生。记叙文中的实写,承担着搭建叙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等重要功用,属于文章的主体。虚写则是在实写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留白,表现出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义。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虚写与实写有机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运用虚实相生法行文,可以达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浓缩情节,增大容量;文字简练,文法多样;横生情趣,意味深长等多方面的效果。
  当然,想把考场记叙文中的故事讲好,仅有情节设置还不够,还要有典型生动的细节。细节是生活中细微具体的典型情景,它渗透在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体现在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神态描写中。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很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真实生活。细节在精不在多。细节描写贵在传神,取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
  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服务。细枝末节见功力,细枝末节见精神。有生动的细节,文章会陡然增色。尤其是考场作文,由于受时间、篇幅的限制,在细微之处点化出人物、事件、环境的特色,增添故事的情趣,就显得非常有效。
  总之,考场记叙文在构思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细节时,既要考虑人物“做什么”,更要考虑其“怎么做”,力求让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完全符合人物身份。
  据《北京考试报》作者:朱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