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为乡亲写春联
文章字数:1328
  □郝卡厚
  瑞雪兆丰年。意料之中的一场大雪,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飘落在腊八节之夜!
  一向夏少雨冬少雪的陕北,这两年因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好了很多。这不,入冬至今,已是第三次降雪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大街小巷、主干道、马路旁、大大小小的广场、公园,已见大红灯笼悬挂,红彤彤的福字结耀眼,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就在眼前。
  此刻,记忆的闸门打开,不由得想起为乡亲们写春联的点点滴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还远在河西走廊参军。一年一次的探亲假,自然会留在年前。每年腊月中下旬,若没有特殊的军事任务,一般都请假回乡探亲,与家人团聚。那个时候,农民以种地劳作为主,鲜有外出务工的人,家家户户就盼着过个团圆年。临近腊月末,小山村炊烟袅袅,窗户上热气腾腾,做豆腐、蒸馍馍、压粉条、生豆芽、做黄酒、淘软米、糊窗子……一番喜迎新年的最美人间烟火景象。写春联,贴对子,当然成了年前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
  村子里虽有上百号人,但读书识文的人不多,能提笔写春联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到县城买春联路途遥远不说,老乡们哪舍得花那个钱;那时也不时兴印刷的春联。全村20多户人家,选不出几副像样的对子,字体歪歪扭扭,内容千篇一律。
  春联反映了文化。一个村子没有几副好春联,说明这个村子的文化人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自告奋勇为乡亲们书写春联,成为那几年我回乡探亲记在心里的一桩大事。每年从部队动身前,我一定要备上几支毛笔、带上几瓶墨汁。再根据年份,在新华书店买上一本春联书,一本万年历也是必须的,因为这万年历的末尾部分都是春联集萃,约有春联上百条之多。这样,写春联时就有参考。
  家里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我也习惯了站着写春联。一个陈旧破烂的老祖宗留下的小方桌,在炕上一放,就成了写春联的好工具。大门上大一点的春联,小方桌放不下,就直接在土炕上挥毫泼墨了。书写春联时,我也不需要“下手”,裁剪,折叠,一一自己完成。
  “梅花开枝头,瑞雪兆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横批无非“万象更新”“春回大地”“喜气临门”等。当然,窑洞中腿处土神爷的“土神之位”,灶台上“香飘满屋”,正面炕墙上“抬头见喜”,牛拉平板车“日行千里”,这些都不能少,就连仅有一头猪的猪圈墙上,也要写一个“膘肥体壮”的大红小贴。
  乡亲们实在、纯朴,对春联的字迹和内容,没有太多要求。但我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找我写春联的乡亲,郑重仔细地写好每一副春联,哪怕一个小贴贴也绝不马虎。
  还有一些“命题”春联。谁家小子娶亲成家了,就要来一副“迎新春喜上加喜,贺新年早生贵子”;谁家生小孩了,就会送一副“新春添人喜上眉梢,佳节聚友双喜临门”的贺喜联……如此便好。看着乡亲们拿着写好的春联喜滋滋地离去,我的心如蜜般甜。
  过年那几天,我会在村子里转上一遍,驻足观望每家每户由我书写的春联,欣慰喜悦尽显脸庞。
  而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已经少见手写的春联了,随之而来的是满街巷的印刷品春联,虽然也红红火火,但总觉得缺少了点“味道”。
  当然,这些年来,我自个家的春联一直坚持亲手书写。也有一些好友知道我的毛笔字还算拿得出手,就找我求联,我“照单全收”,乐此不疲。
  记忆儿时的年味,怀念手写春联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