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守护青春“小金库”
文章字数:11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群体成为商家争夺的消费宠儿,便捷的电子支付也让金钱变成了一串数字,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家长面对孩子“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花起钱来毫不手软”的行为感到束手无策。寒假里,家长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等财商素养教育正当其时。
  一、学会价值辨析
  不少家长会刻意避免和孩子谈论钱,担心孩子过度看重金钱,当孩子问出“我们家有钱吗”“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等问题时避而不谈,实际上,“钱”本身是中性的。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通过钱,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本性,也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第二,教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需要”是基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消费目的而言,为了达到某些目标所必须拥有的东西;而“想要”则是不考虑自身财务状况和消费目的,单纯为了满足欲望或者因为攀比而产生的消费心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购物体验,比如,孩子在消费前,家长要提醒孩子先判定是“需要”还是“想要”,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再询问理由,这样孩子会思考自己的需求源自何处,再区分消费的优先级,在“需要”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谨慎对待自己的“想要”,从而锻炼了孩子对金钱的掌控能力。第三,让孩子定期整理自己的物品,通过“断舍离”,孩子会在下次购物时更有意识地思考物品的价值。
  二、重视与人本身的交往,而不是物品
  人们出现兴趣消费的原因包含“悦己”和“社交”,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理解并帮助孩子获得同伴接纳,让孩子更重视与人本身的交往。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真正值得拥有的东西和值得去做的事,父母一定会支持。其次,让孩子参与并管理家庭“财政”,比如,和孩子共同制订家庭采购计划、大笔支出让孩子参与讨论等,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孩子对家庭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提升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高质量陪伴,孩子从中获得的胜任感和成就感是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
  三、给孩子只建议不干预的“自由度”
  春节期间,“压岁钱爸妈帮你存着”总会位居“父母的十大经典谎言”首位。建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可支配资金”,有意识引导孩子锻炼消费选择和支配的能力。首先,帮助孩子建立“预算”的概念,家长可以让孩子了解,有限的资金需要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开支,包括基本需求、储蓄和娱乐,通过绘制简单的预算表或图表来呈现,让孩子可视化地了解金钱分配的原则。其次,当看到广告时,家长可以和孩子来个小游戏,看谁先说出广告想传达的潜在信息,并与孩子分享、讨论,提醒孩子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消费。第三,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学会记账,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孩子支配资金的想法和依据,尽量避免使用强硬的手段干涉孩子的决策权。
  据《今晚报》作者:武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