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砥砺前行续华章 奋楫扬帆再出发
——2023年应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文章字数:3762

  2023年,应县县委、县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跟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动“六个转变”,以实干担当迎接挑战,用创新破题书写华章,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推进转型升级,产业焕发新活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县域强。
  一年来,应县牢牢抓住转型发展新机遇,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新型工业、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稳粮食、优蔬菜、扩畜牧、强加工、夯基础、树品牌”的思路,坚持“特”“优”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创建全省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粮食产量全省排名第八;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设施蔬菜2000亩,总量达到1.7万亩;蔬菜、黄芪、奶牛、肉牛、肉羊、生猪、蛋鸡、肉鸡生产数量均稳中有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圆满完成市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高标准农田总量达到43.83万亩;“三品一标”认证数达66个,更多农产品向“应县品牌”“应县名牌”转变。
  ——培育壮大新型工业。坚持把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做大做强工程,推动陶瓷、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重点以打造市级陶瓷特色专业镇为契机,推动日用瓷、建筑瓷、工艺瓷同步发展,推动阿拉丁新材料、宏达陶瓷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了400MW的华能、格盟、国电投、华荀4个在建光伏项目完成首批并网;推进了大唐40MW光伏、华电40MW光伏、华朔储能、源网荷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为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1家,促进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加强木塔保护利用工作,高举木塔龙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启动了龙首山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辽金文化特色街区、应县木塔博物馆正在编制规划。规划建设古建文化、红色记忆、长城遗址、山水康养、生态休闲5条旅游线路。净土寺景区与木塔景区联通运营,被评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年游客90万人次、收入239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打造木塔5A景区、建设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小石口村、下马峪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深入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围绕“观千年木塔、品辽金古风”主题,深入开展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印发《应县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奖励办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乡村e镇建设,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大临河乡圣水塘村打造了集智慧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一体的数字化乡村示范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经营主体达到451家,网络销售额大幅提升。
  聚力招商引资,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改革步伐加快,发展脉动强劲。
  一年来,应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用力抓招商、建项目、优环境、育主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彰显新形象、赛出好成绩。
  ——善作善成,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推动各领域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抓好“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改革、全面推行田长制改革,推进文物保护工作试点改革,理顺项目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成功承办应县木塔·朔州第五届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签约1亿元项目1个,签订贸易订单102份,交易额7.4亿元。山西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授予应县“酒店餐饮指定用瓷生产基地”荣誉称号,5款陶瓷产品成功入选“东方甄选”团队现场直播,持续释放“产业+展会”叠加效应。
  ——久久为功,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2023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攻坚突破年”和“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年”,赴北京、上海、广东、雄安新区等地,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园区合作招商、校企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推介活动,全年上报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62.8亿元。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178个全部开复工,已完工项目110个,完工率达61.8%,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和壮大市场主体同步发力。
  按照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等制度,政务服务平台全程网办事项覆盖度97.33%。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工程,新增市场主体4910户,总量达到3万多户,同比增长19.14%。同时,积极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提标改造了“联批联审”服务大厅,推行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零审批”,实施了总投资2.4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发区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年来,应县深入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守护青山绿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造林绿化。完成5万亩营造林任务,通过了国家园林县城复评验收;争取了南河种镇上甘港村、南泉乡清凉庄村2个省级森林乡村建设项目;实施了大同北路西侧绿化工程;持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县林业局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大力兴水治水。实施了5项水利工程,其中,桑干河应县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薛家营水库水源置换工程、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已完工,浑河应县段河道治理工程、黄水河应县段河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推进了总投资9.72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等4个储备项目。
  ——强化污染防治。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294天,优良比例为80.5%,连续三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完成水环境精细化管控项目,加强入河排污口及河道排查整治,省考李家小村断面水质年均值为Ⅳ类,达到考核标准;9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一年来,应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遗余力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办成了一批多年来一直想办却没有办成的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保障机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15%。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规划实施了蔬菜大棚、农机合作社、光伏发电等64个产业项目。积极推进“千万工程”实践行动,实施“九大提质工程”,推动乡村振兴。下社镇石庄村、大临河乡圣水塘村、南河种镇中曹山村被评为“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事业扩容提质,6所学校整体搬迁,新一中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第三幼儿园建设,应县被评为“教育创新发展模范县”,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县中医院成功申报县级中医医院灸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单位、王文普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及县级中医师承教育基地,急救中心、公办托育机构、大临河卫生院和北曹山卫生院改扩建项目主体均已完工,4家医疗机构完成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189个村卫生室接入医保骨干网。就业创业环境优化,城镇新增就业3366人。社会保障持续完善,持续做好城乡社会救助、新型社会福利、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殡仪馆项目主体及其附属建筑已完工,县级骨灰堂已完成选址。
  ——城市建设提标升级。持续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完成了长征路、清宁街等7条道路的改造及雨污分流建设工程,实施了供气管网新建改造、水务一体化PPP城乡供水、县城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10个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推进了国道336应县罗庄至朔城区东榆林段改扩建工程、3条“四好农村路”、高铁站——桑干河——木塔道路拓宽工程、2条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等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县城复评验收。
  ——文化惠民落地开花。完成文旅志愿服务三晋行表演活动100场,免费送戏下乡106场,送书下乡等36场,文化志愿者团队连续4年获得“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品牌”;实施了大黄巍乡、镇子梁乡两个综合文化站项目;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全省全民阅读优秀单位。金城镇、下马峪乡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下社镇石庄村、义井乡三门城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县检察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全县文化事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积极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强化预警监测,消除安全隐患,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管控,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完善城乡统筹的信访治理体系,创新“快递式调解法”,县司法局获评山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行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开新局。
  2024年,应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动“六个转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应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