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元宵节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下)
文章字数:3552
  ●陈永胜
  四
  有啥没啥,不能没了旺火。旺火人们都知道,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大体上说,旺火有柴旺火、木旺火和炭旺火之分,朔州人说的旺火都是炭旺火。就全国而言,炭旺火数山西兴盛,在山西又最数晋西北兴盛,在晋西北又最数雁北兴盛。
  朔州煤炭资源丰富,过去家家户户靠煤炭来取暖做饭。炭旺火产生于哪个朝代?大概有了煤炭开采后便应用而生了。
  新中国成立后到朔州市成立前这四十年,朔县的元宵节期间,县城四大街上的单位、商铺、居民住宅每天都要垒个旺火的,大小不一,量力而行。以1973年前后这几年来说,集体和个人都不富裕,甚至说还很贫穷,因此旺火垒得并不高大,单位垒一个旺火最大不过2000来斤大炭,个人最大不过百十来斤而已。然而,旺火虽小,但招架不住沿街垒旺火的单位和住户多,如此一来,也就蔚为大观了,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四大街上红彤彤的一片,远远望去,犹如漫游着的四条火龙。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朔县人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比一年好,到了1985年前后这几年,四大街旺火的用炭就今非昔比了,比如单位垒旺火,少说也得一小四轮车,还有更多的。1997年前后这几年,朔城区政府、四大银行、市交通局、市保险公司等机关的旺火垒的有三四米粗、六七米高,铁塔一样矗立在各自的大门前,令人敬而生畏。到了晚上点燃后,红光冲天,温暖人身心,吉祥无比。近十来年,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旺火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能说是不得已的事吧。
  朔州人似乎对旺火情有独钟,过大年要垒旺火,娶媳妇要垒旺火,元宵节三天也要垒旺火。主要的原因并不只是为了取暖,而是对旺火寄予了莫大的期盼,民间有云“光景发旺,全凭烧上”,指的就是旺火。旺火象征着旺气通天、事业有成、蒸蒸日上,实在是个人见人爱的好东西。
  大约从清末民初开始,朔县就有了元宵节转衙门旺火的习俗了。近几年,朔城区人民政府的门前已经改成了电旺火,但每当到了元宵节这三天的夜晚,前来转旺火的人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一波人转完后又一波人涌上来,从晚上七点开始,一直到了十点多还有人来“朝拜”。据传说,转这个旺火,能驱邪避灾、消除百病、事业发达。虽说这是个迷信,但其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活和事业的美好向往。政府门前的这个旺火,再一次营造了普天同庆、官民同乐的良好氛围。“上下同欲者胜”,官民同乐自古就是天大的事。
  五
  正月十五看焰火,可以说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江南北概莫能外。具体到烟花爆竹的种类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种在逐年发展,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在我的记忆中,朔县元宵节燃放的焰火品种有:九莲灯、猴儿尿尿、斗子、老杆、礼花等。
  没有见过老杆的人,大概就不知道老杆为何物,简单地说,老杆是一种特大型的空中焰火。它首先选用一根七八米高、二十多厘米粗的红松檩条,如果没有整根檩条,就用两根三四米高的檩条,用八号铁丝拧接起来。然后挑选12根15厘米见方、五六米长的方木,从头顶开始每隔三四十厘米绑在那根檩条上,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丰”字型框架,然后再把一个“甲”字型的木斗绑在“丰”字的头上,这12根方木和斗子就是用来绑大麻炮、鞭炮、起火、三打金弹等“火器”的。绑好后人工加吊车固定在某个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夜晚燃放。
  老杆栽起来后,最下面的一层“火器”大约离地面有两米七八高,中间挂上通身的“向全县人民拜年”的条幅,两边挂上火红的一串红灯笼,威风凛凛地招引着人们早早地来到街上观看欣赏。老杆的魅力不止于此,更大的魅力在于能把看红火的市民牢牢地吸引在它的脚下。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来说,老杆就栽在鄯阳街和开发路交叉的十字街上,大约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人们就纷纷地涌向这两条街,与此同时,高跷队、龙灯队等文艺队伍也开始向老杆靠拢。大约十点半或十一点多的时候,老杆在人们的期待中终于点燃了。
  十二层的老杆从底层开始,各种“火器”轰鸣着奔向天空,五彩缤纷的三打金弹和多连发小礼花盛开在空中。此时,万众仰望,心花怒放,直到看得人们眼乏脖子酸时,老杆顶多燃放在了第九层。待到老杆头顶上的“斗子”燃着后,老杆进入了高潮,人们的兴致也达到了极致。不知不觉中,二十来分钟就过去了。
  老杆十二层,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寓意月月高升,事业腾飞,百业兴旺;老杆肩膀上的“斗子”,就是仿照过去称量粮食的斗做成的,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再好的戏也有收场的时候,看完点老杆后,人们便归心似箭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大约有十多年了,由于种种原因,朔城区再没有点过老杆,人们已经期待得望眼欲穿了。前几天不少人传说,今年元宵节期间朔城区人民政府要恢复点老杆了,听了此消息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朔州游子听了后亦无不心潮澎湃。转眼之间,就到了正月十四的下午,朔城区鄯阳街的几个十字路口果真栽起了老杆,看外表和过去的一模一样。如此一来,数以万计的朔州人奔走相告,激动不已,到了晚上九点钟,数万市民齐聚在以老杆为中心的四条街上,等待着期盼已久的“点老杆”。
  一个区区的老杆,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原因其实也简单,据说朔州的老杆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说,老杆是朔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当之无愧的。与其说老杆是朔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如说老杆是朔城区人民心目中代表着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的图腾。
  除去老杆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朔州元宵节期间打礼花也是很吸引人的。礼花一般燃放在晚上点老杆之前,地点就在朔县政府的大院里,大约是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礼花最大的特点是听起来震撼人心,看起来绚丽多姿,是焰火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过大年,民间燃放烟花爆竹,最初的目的,是人们为了驱邪避灾,继而也是为了提振信心。元宵节是官民同乐的节日,放鞭炮、打礼花、点老杆无疑也是为了提振人们的信心,让人们信心百倍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六
  “过啥节也是过嘴哩”,这是朔州人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仔细想一下,也是这个理,民以食为天嘛。
  正月十五叫上元,也叫上元节,其晚上叫“元夜”,又叫“元宵”。而我国的传统习俗是元宵节吃汤圆,因此人们又把汤圆叫作元宵。然而,1946年到1986年这40年的元宵节期间,朔县人是不吃汤圆的,既不自己做,也从街上买不到。为何会有这种情况?有人说朔县不产糯米,想吃也吃不上。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同是不产糯米的大同人却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传统。还有人说,朔县人元宵节不吃汤圆是从清代就开始了,但缺乏相应的文献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尚待进一步的考证。那么,这40年中的元宵节朔县人吃什么呢?
  一般来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午饭,吃啥的也有,有吃圪尖尖和现炸糕的,有吃火锅和炒菜的,也有吃三白片子和现捏饺子的,不一而足。至于早饭和晚饭,大多吃的是年前蒸装下的熟食制品,比如冻窝窝、冻黄儿、冻油糕、冻三道等,上等光景的人家自然少不了一定的熟肉制品。
  大约从1965年到1985年这二十年,朔县的经济还不是很好,街上的饭店和旅店还少得可怜,再加上个人的兜兜里也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到了元宵节下,农村人进城看红火,基本上就住在城内和四关内亲戚们的家里。如此一来,腊月里蒸装下的以瓮、坛、盔而论的冻窝窝等食品就派上了用场,常常是正月十六还没过去,绝大多数人家的瓮底就见底了。对此,城里人称乡下的亲戚们为“腾瓮队”,一旦来的人多,手足无措;乡下的人呢,又说城里的亲戚不厚道,大老远来城里看红火,吃的尽是些糊糊窝窝。其实,城里人是有苦难言的,那时吃粮是定量,能有一瓮冻窝窝就已经很不错了。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没有了,一是不少农村人搬迁到了城里。二是如今的公路和交通工具都发达了,看完红火再回村不在话下了。三是如今的旅店和饭店到处都是,即使暖崖、利民的人想进城看红火,也不愁找不下个吃住的地方。
  折回头来再说汤圆。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吃元宵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源远流长。
  我第一次吃元宵是1987年正月十四,是一位同学送来的,说这就是元宵,和饺子差不多是煮熟吃的。以后没几年,元宵就在朔县广而推之了。如今的元宵,种类之繁多,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洁白如玉的元宵,不仅是一道美食,而且寓意阖家团圆和团结紧密。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朔州人喜欢说正月十五“红火不过人看人”这句话,意思是说元宵节期间的焰火呀、玩意儿呀、戏曲舞蹈呀并不是最红火热闹的事,而是“人看人”。
  别看“人看人”这三个字简单,内涵却是丰富的。人山人海的元宵节,倘若遇上亲戚,问问过去一年收获,虽家长里短,却温暖如春;倘若遇上朋友,谈谈新年的打算,虽漫无边际,却激情盎然。其实,这还都是其次的,红火不过“人看人”指的是看美女,看哪位女子长得“袭人”,袭人是朔州方言,漂亮的意思。因为只有在元宵节期间的人山人海中,人们才有机会看到“袭人”的美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元宵节下看看美女,也算是一件意外的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