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赢胜(山西)陶瓷纤维有限公司:
煤矸石变废为宝 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文章字数:833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朱怡)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后排出的固体废物,会自燃,更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朔州在煤炭生产中,每年产生4000多万吨煤矸石。如何处置,一度成为难题。然而在山阴县有一家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后,废弃煤矸石摇身一变,登上了新兴产业的“舞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绿色”双赢。
  在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赢胜(山西)陶瓷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设备有序运行,一名名工人紧张作业,一块块纤维毯穿梭往来,生产车间里从设备维护到物料供应,从市场销售到后勤保障,公司各环节衔接有序,全力以赴拉满生产的“进度条”。生产线上的白色陶瓷纤维毯又名硅酸铝耐火纤维毯,是用煤矸石作原料,经过高温烧制成固废高岭土加工而成,是一种超轻质、绝热、保温节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防火、隔热领域。它的耐火温度能达到800°C-1500°C,与传统耐火材料相比,隔热效率可有效提高65%,良好的耐火性能让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和化工等领域。“我们公司五条生产线已全线开工,目前订单充足,产品主要供应全国各地石化、电厂、冶金、船舶等行业。”该公司生产经理刘华介绍道。据悉,该公司年产量已达三万多吨,目前主要生产硅酸铝纤维保温毯、胶棉板。
  过去是废,现在是宝,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支撑。赢胜(山西)陶瓷纤维有限公司是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引进的重要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主要生产纤维棉、纤维毯、纤维板、纤维纸、纤维模块等七大类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陶瓷纤维制品,产品种类多样,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该公司总经理吴谦介绍说:“我们公司年产10万吨绝热隔音材料项目占地面积119亩,计划两期共建设22条生产线,目前,一期5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计划今年继续建设3条生产线,届时可达到年产6.5万吨陶瓷纤维保温材料规模,实现年产值2亿元,预计年利税2500万元,带动地方就业250余人。”该公司目标是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纤维生产基地,并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产发展中,让工业固废在这里真正变身成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