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窑洞走出
●冯耀
文章字数:1565
  深秋。
  晋西北大山,一派苍茫。坐在山坳或排排或零散的窑洞,镶嵌土崖,纹丝不动,慈祥关注公路车辆疾驰。
  2023年国庆期间,儿子、儿媳带孙女不远千里,回老家达木河村,问祖寻根,缅怀故去,感受源远流长。
  这村是神池县朱家川河重要源头。宋杨家将巾帼英雄穆桂英,戍边戎马,镇守边关,曾驻该村。时地北有万亩水域,名曰“海滩坪”,东西南皆重岭叠嶂,左右携羊坊、马坊,军需供给无恙。1958年,村里在土城墙(村子四面有高数丈夯实硬墙拱卫,状似城堡,故该村又称南堡)下集体掏山药窖,挖出成堆尸骨和大刀、长矛、玉带、护心镜等物,铁证杨家将忠心报国,血洒疆场。
  村里人们口耳相传,浸染忠烈文化,志存高远,坚强生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有乡人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奔赴前线。我的舅舅就是首批入朝志愿军某部侦察排长,英勇牺牲,长眠在朝鲜土地上。受革命红色文化感召,我和侄儿也先后走出窑洞,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孙女听爷爷讲述,早把活蹦乱跳收起盘腿坐在炕上。这窑洞土炕含金量多高,谁也说不清,能说清的是它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从我爷爷起(再往上已无从查考),二百多年了,整整五代啦。我家是爷爷手上迁来的,全村就我们一家姓冯,爷爷、父亲都是扛长工走过来的穷苦农民,一直就住在这“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窑洞里。
  从迁来落地,窑洞就是生活摇篮。父母常说:“人活脸面树活皮,墙上活的一把圪渣泥。”我的记忆中,窑洞还是坚强“卫士”。有一年秋雨连绵,窑洞成了有窟子的大笊篱,堂庭穹顶中间偏左掉下几块片石,窑头上的洪水肆无忌惮“瓮咚瓮咚”倾盆,有的地方是“拚蛋拚蛋”滴水。米面衣物之类全搬出院,大小瓮底朝天扣下。母亲不怕窑塌,抱着我挤在窑跟底度日如年。那感觉就如一叶扁舟,风雨飘摇,沉浮波涛。不过,叫人鼓舞和宽慰的是,母亲依然乐观,说“那它晴呀!”母亲预言不虚,没多久,太阳便露笑脸。经过如是洗涮,窑洞早脱墙皮,瘦骨峋嶙,棱棱角角。
  就在我给孙女讲故事的时候,窗外悄然下起雨。淅淅沥沥,嘀嘀嗒嗒,像仙音飘落。难道是父母在天上瞭见重孙回来省亲喜极而泣,还是上苍沉痛追悼窑洞曾经的“浩劫”?姑且兼而有之吧。反正在这种雨境下,身在窑洞仿佛置若梦幻世界,窑洞亦如人意,忽地化作二老慈颜,张扬双臂拥抱儿孙……
  在父母的认知里,命苦,受苦,吃苦,都是因为没文化。所以他们铁下心来在有生之年,把栽种文化作为首选,把希望寄托于书香。用他们的话说:“活着就是为了儿子念书”。为达目的,他们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1964年,我考上一所省城的全公费学校,可尴尬的是家徒四壁,没路费,怎么办?父亲纠结如焚,从窑洞钻出来,钻进去,好像窑洞藏有宝贝。猛地,父亲长出一口气,蹭蹭走出窑洞,径直牵了那头家里唯一能变卖的小驴驹走了。过了不知多少时间,父亲乐着回来啦,从身上掏出15块钱递给我说:“还不赖,卖啦,你拿上。”我接过钱,不,准确地说,那不是钱,而是一家人生活的指望,是父母对我的天大希望。
  当我离开窑洞,行进在上学路上,泪水如泉,心潮逐浪。想了很多很多,想父母,想窑洞,想他们厮守窑洞,辛辛苦苦,惨淡经营,为了啥,图什么,越想越辛酸,越想越觉得父母不容易,好像一下长大许多,心中有了数,绝不能白花了这笔钱。
  卖驴钱助我走出窑洞,走向远方。但不管走到哪儿,再远也没敢忘记窑洞这出发地,没敢忘记父母残延病身,省吃俭用煎熬生活,没敢忘记父亲果断卖驴换路费的坚定……想着想着,窑洞突然变得高深博大,变成朴实无华的文化。
  文化,自然是父母遗憾的稀缺,也是他们毕生的向往和梦想。这无疑成为家风传承。早在十几年前,远在东南沿海厦门出生的外甥女,懵懂中就在爸爸妈妈陪伴下,跨越山高水长,回姥爷家瞻仰窑洞,亲近乡土文化。而今孙女又闻风而动,呼应家风,从水泥森林走进窑洞……一时间,窑洞不仅彰显德高望重,也成为励志新生代成长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