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交通线”串起振兴“风景线”
文章字数:2394
记者 张小菊 通讯员 孙一清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右玉县的这条共同富裕之路,就是“四好农村路”。全县持续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了“六大行动”,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着乡村与城市,更连着经济与民生、现在与未来……
共同富裕 大道先行
右玉县通过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平台、实施高标准农村公路和公路运营效能提升三大工程,大力提升农村路网结构。以“路美、景美、环境美”为标准要求,以“洁化、美化”为抓手,以“畅、安、绿、美、实”为重点,全县60%的农村公路达到美丽农村路建设标准。近年来,累计完成公路建设988公里,对90%的县道进行了提升改造,80%的乡村道路进行完善提质,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54公里,其中,县道244公里、乡道484公里、村道62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通公路率79.4%。
不断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城乡公交全域开通运营,因地制宜建成乡村候车站(点)96处,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实现了有效衔接。为保障乡村公交“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出行品质,在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载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辐射的三级物流网络,建成乡村服务站144个,开辟城乡物流线路8条,形成了客运物流齐头并进的运营机制,基本实现了快递“村村通”“次日达”,以往的出行、上学、农产品销售等难题迎刃而解。
“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重点实施了县乡村道、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窄路拓宽、公交候车厅等7大类项目。越织越密的公路网连接了村庄、产业基地、景区,实现了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的美丽蜕变。
以路兴产 以产振兴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载体。右玉县围绕加快建设农村公路这条主线,将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一体推进,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交通扶贫路、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幸福民生路,打造了精品农村公路。制定了《右玉县“十四五”美丽乡村路生态景观规划》,把长城文化、古堡文化、边塞文化、西口文化等右玉特色融入到美丽农村路建设中,将长城、烽火台、风电、绿化带、农家园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为全县生态宜居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生态的公路通行环境,推动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打通旅游路。依托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台,打通通往文保单位、文化遗存、红色教育基地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了高墙框至右卫古城生态旅游公路,共建设8条221.6公里,集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景点串联为一体的美丽农村路线经典路。
打通产业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将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乡村、民宿经济等串珠成线,有力地带动特色农业观光游、乡村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业快速发展,辐射带动沿线7个乡镇118个村庄4万多人,越来越多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致富路”,2023年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收入32.76亿元,同比增长7.2%。
打通开放路。强化交通基础建设,大呼高速、右平高速、109国道右玉段改线建成通车,投用右玉到呼和浩特机场城市候机楼,距呼和浩特市、大同市仅有1小时车程,形成了东达大同、北京、天津,南接太原,西跨鄂尔多斯,北连呼和浩特、包头的交通路网格局。
打通运输路。改善了建制村出行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公路沿线村庄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客货运输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通航空路。正在积极推进右玉通用机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开展飞行员培训、空中巡查、防林护林、喷洒农药等作业飞行,以及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空中表演等民生功能,填补右玉县航空领域空白。
打通区位路。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与内蒙古自治区沟通对接,积极推进呼朔太高铁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高铁建成后将沿线的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逐步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的新格局,缩小地区和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快了右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凿山开路、精心护路。右玉县统筹四个结合,全面提升养护能力
注重建养结合。将农村公路建设和日常养护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古镇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注重与企业结合。实行农村公路与风电企业、工矿区煤炭生产、洗选企业共建、共维护模式,既减轻财政负担,又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例如,右玉县风电资源充足,实施了大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风电企业建设初期,拉运设备道路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工程完工后由风电企业和县养护部门共同实施养护。
注重与乡村振兴结合。充分发挥乡镇护林员作用,优先将护林员选为村护路员、养护工,给予相应补助,既节省雇用人员费用,又增加村民收入,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注重与市场主体结合。将县道作为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路段,通过招标或竞谈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养护作业能力和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根据规范化标准对相关试点公路进行管养。对乡、村道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优先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使农村公路养护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氛围中,逐步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养护为主、群众性养护为辅,有序高效、全面覆盖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体系。
道路围着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农民围着产业富。农村公路有效结合径山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向产业聚集地延伸,推动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加速绘就。如今,新时代的右玉县,交通兴、百业兴的繁荣画卷在已初见规模。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右玉县的这条共同富裕之路,就是“四好农村路”。全县持续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了“六大行动”,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着乡村与城市,更连着经济与民生、现在与未来……
共同富裕 大道先行
右玉县通过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平台、实施高标准农村公路和公路运营效能提升三大工程,大力提升农村路网结构。以“路美、景美、环境美”为标准要求,以“洁化、美化”为抓手,以“畅、安、绿、美、实”为重点,全县60%的农村公路达到美丽农村路建设标准。近年来,累计完成公路建设988公里,对90%的县道进行了提升改造,80%的乡村道路进行完善提质,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54公里,其中,县道244公里、乡道484公里、村道62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通公路率79.4%。
不断整合城乡客运资源,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城乡公交全域开通运营,因地制宜建成乡村候车站(点)96处,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实现了有效衔接。为保障乡村公交“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出行品质,在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载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辐射的三级物流网络,建成乡村服务站144个,开辟城乡物流线路8条,形成了客运物流齐头并进的运营机制,基本实现了快递“村村通”“次日达”,以往的出行、上学、农产品销售等难题迎刃而解。
“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重点实施了县乡村道、长城板块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窄路拓宽、公交候车厅等7大类项目。越织越密的公路网连接了村庄、产业基地、景区,实现了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的美丽蜕变。
以路兴产 以产振兴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载体。右玉县围绕加快建设农村公路这条主线,将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一体推进,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交通扶贫路、产业致富路、生态旅游路、幸福民生路,打造了精品农村公路。制定了《右玉县“十四五”美丽乡村路生态景观规划》,把长城文化、古堡文化、边塞文化、西口文化等右玉特色融入到美丽农村路建设中,将长城、烽火台、风电、绿化带、农家园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为全县生态宜居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生态的公路通行环境,推动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打通旅游路。依托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台,打通通往文保单位、文化遗存、红色教育基地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了高墙框至右卫古城生态旅游公路,共建设8条221.6公里,集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景点串联为一体的美丽农村路线经典路。
打通产业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将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特色乡村、民宿经济等串珠成线,有力地带动特色农业观光游、乡村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业快速发展,辐射带动沿线7个乡镇118个村庄4万多人,越来越多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吃上了“旅游饭”,走上“致富路”,2023年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收入32.76亿元,同比增长7.2%。
打通开放路。强化交通基础建设,大呼高速、右平高速、109国道右玉段改线建成通车,投用右玉到呼和浩特机场城市候机楼,距呼和浩特市、大同市仅有1小时车程,形成了东达大同、北京、天津,南接太原,西跨鄂尔多斯,北连呼和浩特、包头的交通路网格局。
打通运输路。改善了建制村出行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公路沿线村庄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客货运输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通航空路。正在积极推进右玉通用机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开展飞行员培训、空中巡查、防林护林、喷洒农药等作业飞行,以及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空中表演等民生功能,填补右玉县航空领域空白。
打通区位路。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与内蒙古自治区沟通对接,积极推进呼朔太高铁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高铁建成后将沿线的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逐步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的新格局,缩小地区和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快了右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凿山开路、精心护路。右玉县统筹四个结合,全面提升养护能力
注重建养结合。将农村公路建设和日常养护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古镇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注重与企业结合。实行农村公路与风电企业、工矿区煤炭生产、洗选企业共建、共维护模式,既减轻财政负担,又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例如,右玉县风电资源充足,实施了大量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风电企业建设初期,拉运设备道路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工程完工后由风电企业和县养护部门共同实施养护。
注重与乡村振兴结合。充分发挥乡镇护林员作用,优先将护林员选为村护路员、养护工,给予相应补助,既节省雇用人员费用,又增加村民收入,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注重与市场主体结合。将县道作为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路段,通过招标或竞谈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养护作业能力和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根据规范化标准对相关试点公路进行管养。对乡、村道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优先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使农村公路养护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氛围中,逐步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养护为主、群众性养护为辅,有序高效、全面覆盖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体系。
道路围着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农民围着产业富。农村公路有效结合径山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向产业聚集地延伸,推动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加速绘就。如今,新时代的右玉县,交通兴、百业兴的繁荣画卷在已初见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