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春来好赏花
●符春兰
文章字数:2050
  常忆赏花趣事,提笔已至谷雨。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春天最后的时节。
  每至暮春,花枝愈发繁茂,树木愈发葱茏之际,无论是哪个朝代的文人,却都不约而同地心生愁绪,伤感起来了。“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你看王安石的《伤春怨·雨打江南树》,上阕分明是一派春和景明,欣欣向荣的画面,可一到下阕却又隐隐生出些许哀愁来。情到之处,不能自已,还要举酒“望风兴叹”道:东风啊,你慢慢吹,让春天再多停留一会儿吧,满是怜惜与不舍。
  古诗词里,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总与人对应,早春不说春始来,说“春未老”,暮春不说春已尽,却说“春老了”。沿着这个思路细想,发现古人惜春和今人怕老并无什么分别,都是对生活匆忙的焦虑,对年华易逝的遗憾。
  如今中年看花,不会再像儿时伸手摘取插于发间,更多的是借看花梳理自己的心情。世间万物,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窃喜、自己的遗恨,自己的疮痂,只有自己最清楚。想来古人咏花诗中的“静”与“闹”,不过也是抒发自己的心境罢了。
  不再一味伤春了,要回忆赏花,索性从最初萌生赏花的情愫说起。那就是妈妈家里的炕围画,那果绿色的底子,不同题材的画面浮现于脑海。童年简单的审美和理解所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花鸟画和景物画,有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奇石兰花、鸳鸯戏水、古松瀑布、春来颐和园等。那些热炕头上的艺术品是最早对我的心灵进行艺术熏陶的,尤其是那些美丽的花儿,常常让儿时的我心生美好和暖意,并得到安慰。印象中小时候生病时,我们就睡在热炕头上。大人不在跟前时,我就贴住墙睡,用手摩挲着炕围画,想象着、感受着花儿的美好,病还竟会好得快点。此时我想起那首歌谣“仙雀雀,喳喳喳,今日送喜到你家。”脸上不觉泛起了笑意。
  再长大,就赏到真正开在春天的花儿了,就是奶奶老院子里的梨花。
  记忆中,白色的梨花如云霞披在黑色树干上。走近梨树,你却又觉得梨花的颜色是“清”的,稍微有点寡淡,不如炕围画中的花大红大粉浓艳。即便如此,也还是央求姑姑叔叔抱起来多看看多闻闻。那淡淡的泥土气夹着隐约的一点香,是那般的清雅难忘。成年后才理解梨花的不喧闹,它的傲气、清气、静气,是与生俱来的。如“梨花带雨”般,是不可效仿和复制的美。仿佛那个时候,我就懂得疼惜雨后落下的梨花瓣,依稀记得把它们捡起来放在罐头瓶里泡上水,继续养在奶奶的窗台上。清傲的梨花,藏着童年时我的温情厚谊。
  难忘童年梨花树下度过的每一寸光阴,难忘黄昏时炊烟中的梨花,以及老院的每个物件。所以在韩红出了《梨花又开放》这首歌后,每闻之则动容。“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原来,梨花,带着我的乡愁。
  再赏花,就是工作后路过平朔公园里看那株桃花树了。成年后赏花的心情,远不及儿时的那般纯净了,而是人至中年,生活浮沉局促、不得不惘然回望时,也只剩遥远而美好的记忆了。
  那桃花粉艳艳、笑吟吟的,每年三月都会准时等待着游人。我自从遇见它后,是年年去感受花开的温柔的。每年去时,都有不同年龄段的女子围着她拍照。细看前来的女子,有独自来的,有姐妹相约而来的;有自拍的,有合照的,还有的女子精心着一身白色裙装或是古装,还有带伞、带书、带丝巾的女子。诗意、春风、流年、青春、意气、张扬等这些词语都与桃花相辉映。时至今日,某时某刻,大约每个女子心里都曾爱过或者依旧爱着桃花和它的颜色吧。所以面对桃花开时,有人黯然伤神,有人面若桃花。
  有人说“杏花天”才是真正的春天。杏花的颜色似粉不粉,说白不白。我去广武长城看过,去利民山上看过,去三青梁村里看过,那完全是不同的格调。而我今天写杏花,是因为最近在学的宋诗引发的感触。
  宋人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宋人插花、戴花、卖花、吃花,对花的各种玩法在诗词中多有流传。
  苏东坡是爱花之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描述的是他赏花,而“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则描述了他到老还喜欢戴花。
  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词句,春雨淅淅沥沥,却不忘小巷里的卖花人,幽静的小巷里,娇艳欲滴的杏花,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倘若有穿越时空的可能,我最想到宋代去看看。在春天,我应该会被春雨叮叮咚咚敲醒,朦胧中“杏花,杏花”的吆喝声让人神清气爽,隔着竹帘,从花童的篮子里挑几枝,插在书架上花瓶里吧。
  赏花兴事,写到这里快要结束,走到窗前又闻到丁香花的味道。丁香花,瓣瓣欲语,朵朵含羞,青涩羞怯,无边婉转。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是粉紫色和白色。赏丁香,最妙的是春月夜,悠悠春风送着香气。那一刻,你有没有试着闭上双眼,张开双臂,放空自己。会不会顿觉万物安然,生命美好,忍不住滑下一滴热泪?
  三四月份,最是天气阴晴不定,忽雨忽雪,偶尔伴有黄风沙尘。然而,这些春之花,却拥有惊人的自愈力和承受力,成功破解属于自己独有的生命意义。
  暮春,谷雨。对于赏花,我有了新的定义,新的憧憬。
  “春去也,共惜艳阳天。”惜春,惜的不只是春,更是艳阳天,是少年时,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消逝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