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优化便民方式 提升服务效能
我市医保简政便民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文章字数:1193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我因突发脑溢血在朔州现代医院住院治疗,住院一周出院结算时,医护人员看我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便主动在我床头通过‘刷脸’模式,三四秒钟就帮我完成了结算,真是太方便了、太贴心了。”张峰大爷在体验“刷脸”支付后,对这种交费方式赞不绝口。“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后,可直接住院结算,外出就医省去了很多环节,转诊审批流程备案繁、转诊难、求人办的麻烦事迎刃而解……”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简政便民改革创新,以数据赋能、优化惠民和改革便民三条主线全面推动经办服务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市医保局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转外就医备案相关政策,所有本市群众和职工转往市域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或在异地急诊治疗时,不再办理转外就医备案手续,均可以实现出院直接结算。由原来“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环节到直接刷医保卡住院结算。有效化解了每年转外80%以上的咨询量,约20万群众医院转诊审批流程备案繁、转诊难、求人办的难痛点得到解决。截至4月底,29767人享受政策直接结算2.07亿元的红利。同时,按照分级诊疗,在全市建议小病不出乡、不出县,大病不出市,重病出市报销不降低报销比例的原则,26478人次重病患者得到3980万元待遇享受,少跑腿、不垫资、直接报让群众异地就医更有“医”靠。
  全力建设刷脸便民服务。充分发挥医保大数据优势,与山西银行形成战略伙伴,投资2398.1万元,建设医保便民服务平台,配置台式和手持两种终端全覆盖村卫生室、药店诊所、医院三类重要场所,贯通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群众,建成了刷脸支付更便捷、基金监管更安全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人脸识别,有效解决老、残、弱参保人员不会操作手机、腿脚行动不便、密码记不住等问题,手持终端让群众享受在家“炕上办”;“药店购”到“家门购”、结算“排队等”到“病床结、诊室结”的新服务。医疗机构门诊诊间结算使得群众结算由原来10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下。试运行以来,移动支付方便结算1329人次,便民平台终端门诊诊间方便结算1402人次。10个乡镇66个村卫提供诊疗、购药、移动支付等服务功能,方便49736人次就近诊、就近购的幸福感。
  全力优化“慢特病”待遇。全市参保群众有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等6种门诊慢性病患者17875名,需要长期治疗,原有政策报销比例设定10万元封顶线,部分患者负担较重,2023年,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印发了朔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对《关于调整部分门诊慢性病待遇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取消了6种特定门诊慢性病年度限额,不设起付线,职工在达到年度封顶线后,进入大病补充报销,最高可报销110万元;居民个人自付费用累计超过1万元(特殊人群5000元)以上的部分,进入大病保险不设定封顶线。政策实施以来,3538人次享受待遇,减轻经济负担366.1万元。特别是化解了山阴县30余名城乡居民尿毒症透析患者2万元至3万元自费负担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