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尘嚣之外的乡野之旅
●乔仙花
文章字数:3194
  记不清是今年哪一天,石头就跟我约定,等不忙去石头娘家串个门子。
  我倒是一直很闲,但石头非常忙。上个星期四,石头跑进饼屋说:“这下顶事了,咱们这个星期日去我妈家,一车苹果卖得不多了,让民利看摊子,咱们走那狗的哇。”
  卖饼子的大姐说,她晕车,晕得能把肺吐出来,不能去。花店的丽云说,她想去,但她姐孩子星期日过生日,也走不开。准备出发的只有我跟石头母女。石头看了手机的天气预报,沙尘暴转晴,石头说,咱们坐在车里面,沙尘暴卷不走咱们,一副非天上下刀子难以阻挡我们出门的派头。
  石头娘家位于平鲁区高石庄乡闫哱啰村,在平鲁与右玉交界处,是隐藏在群山褶皱里的一朵“尘埃”,也是没被人类所谓文明洗涤掉的“尘埃”。曾经几个早晨,我站在阳台上向西瞭望,绵延起伏的群山笼罩在氤氲的晨雾中。我开始浮想一些情景:夹在群山褶皱里的村庄炊烟缕缕,鸡鸣狗吠;两山峡谷间群鸟对歌,余音萦绕;群羊如白云下凡在半坡蠕动,羊倌的一声声信天游溢出山谷,汇入山那边鸟儿的歌声中……
  天气预报撒了个谎,昨天夜里洒了一层小雨,第二天空气湿润,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沙尘暴杳无音讯。我们一路向西,含羞的草木似绿非绿,半遮半掩,整个大地都似一个待出闺的姑娘。过了威远古堡,沿土堡外墙绕行,进了中凌湖休闲观光区,从车窗外叼了几眼,只见湖光粼粼,隐约可见野鸭嬉戏,脚没被景拉住,一脚油门下去,车射过景区。其实我对经过人类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风光,没有太大的兴趣。就好比一个女人,不管她原貌是漂亮还是丑陋,一旦浓妆艳抹,动刀修整,就破坏了她特有的美。对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裸露在大地上的原始风貌,不管它是穷山恶水,还是风光旖旎。大自然它自己就是个鬼斧神工的能工巧匠,人类的智慧永远无法超越。
  穿过威坪古堡西门,平原基本走完了,地貌变得生动起来,崎岖的山路延伸到不足五米的拐弯处就消失了。石头趴在我的后背椅上,像在我耳朵上安了一个导航。她提示绕大弯,向右拐,我赶紧手脚并用,减档绕大弯,向右拐;她提示,按喇叭,我赶快按喇叭,喇叭大惊小怪尖叫着,惊飞雾柳丛中的石鸡。
  穿过十八道弯,进了三层洞。三层洞不是洞,是一道山涧。我们停下来,石头母女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山泉潺潺,清澈可数鱼。昨日下过的一场小雨把整个山谷装饰得如仙如幻,云雾缭绕处不见鸟影,但闻鸟鸣。树木游离于氤氲中,一定是被天上下来的雾附了仙气。不远处,一对鸿雁隔涧相望,也仿佛不属凡间所有,白顶红身,绝对是一对戴白帽子披红蓑衣的仙鸟情侣,隐蔽于凡间隔溪谈情,别有一番情调。天上的鸟大概比尘世间更懂得浪漫,多了几分的热烈。
  水漫过路面,一辆越野车驶过,搅浑了水,我们过的时候,弄不清路面低洼处水的深度,我车底盘太低,犹豫不敢过去。准备打电话向家人询问,发现手机都没有信号。石头说,过不去,只能返回去走另一条路线,比较绕远了。石头找了一根树枝,插在水里测了深度,说:“过哇,没事情,一拃深。”车很听话地小心翼翼安全过了河,我们都长出一口气。要是水淹了发动机,车死了,我们也要在这山谷过夜。
  石头路上给我讲故事,说她们小时候,威坪唱大戏,河那边村民过河看戏,走到河中央,洪水从山头直泻而下,根本来不及逃跑,有六七个孩子被山水冲走。以前经常发大水,这种冲走小孩、牲畜的事不为罕事。过去看似文静的河流愤怒了也会吃人的。现在这种发大水的事几乎没有了,宽大的河流被太阳日积月累舔瘦了,它的暴脾气也日积月累被消磨了,文静得像个小姑娘一样迈着碎步自南向北缓缓移去。
  路过一个叫毛家窑的村子,是石头三姨家所在的村子,石头给她三姨带了蔬菜水果,她三姨搬了新家,石头找不到,打电话,一会儿,她三姨领着一条大黄狗迎出来。大门口,还有两只鹅昂首挺胸站在两侧,像两个门卫,嘎嘎嘎欢迎我们。院子里,一群鸡围着食盆吃食,欢天喜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看来牲畜也是各负其责,不属于它们管的事它们才不会去搭理。篱笆墙外拴的那头驴倒是很热情,“啊奥啊奥”地朝我们叫了两声。
  从毛家窑出来,从梁坡上瞭望,趴在北面向阳坡上的那个村庄就是“闫哱啰村”——石头的娘家。她娘家村名这几个字连键盘的打字输入框里都不愿意出现,这样生僻的村名也不知道他们立村的祖先是怎么想到的。村子近在眼前,可开车进去,还得爬过几道梁,钻过几道沟。石头又讲了个故事,说他们村一个小伙子说了一门亲事,女子是井坪人,去男方看家,爬了一道坡,又进了一道沟,走了一个昏天黑地才到了男方家,女子上门吃了一顿油炸糕,再不敢有下话,可能发誓永不给这地方的某个男人做老婆过糟心光景。
  从闫哱啰村后当街一头扎下来,墙根下一伙人围坐打扑克。石头喊我:“站住!站住!咱们下车谝一会儿。”我听到指示赶紧踩刹车、拉手刹,缺一项担心车会自告奋勇独自跳下前面的深沟。石头往人群一站,就好比当街来一个耍猴的,村民们全都围过来,稀罕得问长道短,顺便惊奇打量一眼能驾车盘山入此的车倌儿我。石头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回到故里,问好叔叔婶婶,再问好大爷大娘。
  街上有坐在大石头上打扑克的,有站着围观助阵的,有双手搭背唠家常的,还有一对男女坐在土台上靠电线杆晒太阳,顺便跟土台下边的人搭讪的……
  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老有所依的安然表情。一个老人扬起古铜色的脸炫耀:“我们这些老东西全凭共产党养活呢,养老保险、地租、小杂粮补贴,村里生活足足的。岁数略年轻一点,养羊、养牛,还能贴补出外打工的孩子们,现在住在村里的老人们不难过。”说着,从一把牌中抽出一张用力甩出去,喊一声“杀了!”不是要杀谁,是把另一张牌杀了。
  各家的老黄狗跟他们家的猫一样自由,都不被铁链拴着,或俯卧在主人身旁,或卧在窑顶,我们进村,站起来汪汪叫两声,看一眼主人,又卧下。
  闫哱啰村保留原始靠山梯式而居,下面一排人家的窑顶是上面一排人家的院子。从远处瞭望,就像镶嵌在山坡上的一排排格子。整个村子跟一座山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居住方式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即使在最寒冷的三九天,也不用生火炉。这样的居所接近于原始的洞穴,只是窑洞的门面用石砌半圆状,再做格子图案,看上去整齐美观。
  快到中午,炊烟从各家窑头妙曼舞起,我们也回了石头家。石头娘家住在最前排,五间石碹窑,石砌院墙,就连菜园子的墙也是石砌。窑顶住她二妈一家,石头站在当院模仿她母亲跟她二妈年轻时候吵架的情景,一个弯下腰探前身子朝下面骂,一个抻长脖子跳高高往上面骂,吵得再激烈也打不起来,想打架还得一个飞下来或者另一个飞上去。后来,妯娌两个都老了,成了亲密的老姐妹,她们吵架的场面成了妯娌两个茶余饭后的笑谈。
  她们家往南距街门一辆大车的距离就是沟,涌着柳、榆、杨的萌绿,神秘而不可叵测。我问石头:“你们小时候会不会不小心掉下前面沟里?”她笑说,一个也没掉下去过。沟对面又是山,山不太高,树木繁茂,坐在炕上,可以看到牛在山上吃草,兔子在林间跳跃,野鸡从一个树头飞到另一个树头。石头爸说,有一天他坐在炕上,看见六只黄羊俯卧在山上。石头咋咋呼呼说:“您以后不要一个人出去放牛了,怕碰到狼。”她爸说:“狼倒是没有,狐子、野猪不稀罕,那些东西不伤人。”如果某个圆月晚上,失眠,撩开窗帘望山,会看到什么?荧光闪闪的春水?幽蓝的青山剪影?苍茫孤寂的雪野?不论是哪个季节的夜晚,都会听到鸟儿的梦呓吧!
  石头母亲早早给做好了饭,柜顶上放一拍子包好的饺子,西窑锅里一盘肥瘦相间的猪肉片将要出锅,金黄灿灿的一盘炒土鸡蛋紧跟着闪亮登场。拍了照片给文友秋姐发过去,估计想眼红她一下,她回复:饭是好饭,只差个莜面山药蛋。
  返回的时候,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线——长城一号线,是一条旅游公路,西口长城近在眼底,烽火台依次相望。匍匐在古长城脚下的村庄似乎在向过往车辆叙前尘,话沧桑。
  车窗外,骆驼嘴划过了,石人湾划过了,张耳窑划过了,这些有传奇色彩的村子被车子抛得远远的了。车子一头栽下乏驴坡,回望远处的层峦叠嶂,心想,我刚才就从那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