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多元汇聚的民俗风情
文章字数:3190
  ●陈永胜
  第二节 朔州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朔州是北方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融地带,在饮食方面,逐步形成了荤素搭配、肉食与素食并举、兼具其他杂食的饮食特色。
  一、肉食
  朔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水草丰沛,是食草动物的理想之地,尤其是牛、羊、马、驴、猪、鱼、鸡、鸭、鹅等畜禽的饲养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朔州的肉食是比较丰富的,但与内蒙古等草原地区有明显的区别。下面介绍的是一些传统荤菜方面的饮食习俗:
  羊肉方面有:盐煎羊肉、小炒羊肉、红烧羊肉、清炖羊肉、羊头、羊拐弯等。
  猪肉方面有:红烧肉、过油肉、酥肉、红烧排骨、清炖排骨、猪头肉、猪手、猪肘、猪肝、猪耳朵、猪脸、猪尾巴、皮炖儿、丸子等。
  牛肉方面有:红烧牛肉、盐煮牛肉、五香牛肉、清炖牛肉、土豆炖牛肉、牛头肉、丸子等。
  鸡鸭方面有:红烧鸡、红焖鸡、烧鸡、清炖鸡、熘鸡片、凤首、凤爪、烤鸭子、鸭架汤等。
  鱼肉方面有:清炖鱼、红烧鱼、清蒸鱼、干炸鱼、熘鱼片等。
  在这些荤菜品系中,有的主要作凉菜,如猪头肉、皮炖儿、凤头、凤爪等;有的主要作热菜,如红烧牛肉、清炖鸡等;还有的可凉可热,如猪肝、牛心等。另外,还有肉加蔬菜、加面食的食物,如羊肉瓤茄子、鸡肉炖黄糕、小鸡炖蘑菇、猪肉烩粉条、猪肉烩莜面鱼鱼、山药炖排骨、土豆烧牛肉等。如此一来,朔州肉食菜系的种类就不胜枚举了。它也是晋菜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朔州人一般是有啥吃啥,素食的时候居多。遇上要改善生活,一口大铁锅,里面烩上猪肉片、山药、豆腐、茴子白叶,就成了一锅可口的大烩菜。若是遇上过生日、祝寿、请人、盖房上梁、红白事宴,就比较排场了。笼统称之为“席”,举办方叫做“治席”或“开席”,来宾方则叫“坐席”或“吃席”。
  1978年以前,朔州的“席”一般分“六六席”和“八八席”两种。“六六席”就是六个凉菜加上六个热菜,“八八席”即是在“六六席”上再加上两个凉菜和热菜。“席”的热菜都是用大碗来盛装的,一碗一个品种,然后上笼床蒸熟即可,这样就充分保证了菜品的纯正味道。“八八席”也叫“八碗席”或“八大碗”,指的是除去那八盘凉菜外的上笼蒸的八碗菜品。“八大碗”有全是肉做的,也有以肉为主、荤素搭配的。
  在宴席上,还有一道上讲究的菜是木炭火锅。火锅有红铜、黄铜、铸铁、铝、紫砂、搪瓷等不同种类。其中,红铜火锅最好,黄铜火锅次之,同样的食材,这两种火锅的风味要好于其他材料的火锅。宴席如果吃火锅,另外再配四到八碟凉菜,加若干主食即可。
  1978年以后,宴席开始出现炒菜,“八大碗”和铜火锅热度锐减。炒菜种类是很丰富的,常见的:如鱼香肉丝、竹笋肉片、木耳炒肉、蒜薹炒肉、熘肥肠、红烧鲤鱼、清炖红鳟鱼,等等。1992年以后,朔州人的红事宴开始在饭店举办,至今热度不减。
  还有一种叫涮锅,主要是涮羊肉,牛肉次之。2000年前后从北京、大同等地流行到朔州,如今与中餐并驾齐驱。
  1970年以前,朔州人很少吃鱼,一是本地人不养鱼,二是外地的鱼进不来。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朝鲜给我国送来虹鳟鱼种,结果只有朔州的神头海适合养殖,一时名动京城。大约到了1985年以后,鱼才走上朔州的餐桌,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在吃法上,清炖的、清蒸的、红烧的、醋溜的、干炸的应有尽有。
  最后说一下“杂各”,朔州的杂各尤以朔城区和平鲁区有名。杂各的食材主要是由猪羊和大牲畜的下水,包括血、肝、肚、肾等组成,并以粉条、山药辅之,再加适量调味品加水下锅熬熟即可食用。一般来说,杂各以羊杂为普遍。1978年以前,杂各并不上讲究,不过是人们屠宰了牲口后舍不得吃肉,以其下水熬制几锅杂各充饥解馋而已。20世纪90年代后期,杂各成了人们的新宠。如今街上的杂各店随处可见,近十几年来,红事宴开喜门、白事宴“正经日”前,杂各成了必备之物,备受宾客喜爱。
  二、素食
  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朔州的粮油作物主要有高粱、玉米、山药、谷子、黍子、糜子以及莜麦、荞麦、豌豆、扁豆、红豆、黑豆、黄豆、豇豆、胡麻、黄芥等。众所周知,庄稼收割回来后,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颗粒归仓,然后才开始加工成面粉食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朔州同全国一样,加工粮食靠的是石臼、石槽,后来发展到一人推的上下盘小石磨、两人推的上下盘大石磨、多人推或毛驴拉的大碾盘。清末民初,朔州开始出现米面加工作坊。民国23年(1934),朔县城内“天丰”蛋粉厂有了第一台小型发电机,专供厂内生产与照明。1952年,雁北“恒兴源”(雁北专署企业)联合加工厂在朔县城建起发电所,当年发电量为5700度。1959年朔县电厂投产。20世纪60年代后期,朔州开始使用电磨;70年代初期,部分人民公社开始使用电磨;70年代中期,电磨普及到广大农村。 从此,朔州人的粮食加工才走出了艰辛的岁月。
  在平川地区,朔州也能种植小麦,但由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茬,制约了小麦的种植,同时由于产量不高的原因,至今种植小麦的人家微乎其微,水稻更是如此。因此,朔州人如今吃的白面和大米,可以说全部来自外地。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富可口的小杂粮同样把朔州人养育得生龙活虎。
  朔州的面制食品大体分蒸制、烙制、烤制、煮制、油炸、熬制等几种,现简述如下:
  蒸制的面食主要有白面馒头(长方形)、白面馍馍(半圆形)、包子(肉馅、素馅皆有)、月饼、白面花卷、玉米面窝窝、莜面窝窝、莜面墩墩、莜面饸饹、莜面鱼鱼、谷子面窝窝、糜子面黄儿、黍子糕、素糕(黄米糕)等。
  大米饭,可蒸可煮焖,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可与白面媲美。朔州基本不产水稻,1978年以前也很少能吃上大米,不像生产水稻的地方一样,大米饭是主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粮食市场的放开,各地的袋装大米进入朔州。如今,大米饭也在朔州人的餐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烙制的面食主要有白面烙饼,比如葱花饼、糖饼、油饼、馅儿饼等,还有莜面、豌豆面、玉米面做的烙饼,也有鸡蛋做的烙饼。值得一提的是,朔州有一种叫做“黄儿”(两字需连读)的烙制食品,也叫“烙黄儿”,它是糜子面加水发酵后稀释成糊状物,然后舀到已在火上烧到一定温度的铸铁黄儿鏊子里,舀前先在鏊子里抹一层胡麻油,烙熟后就是所谓的“黄儿”,朔州的“三件宝”中,“黄儿”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有酥松劲道、微甜微酸、不沾牙齿、爽口滑润、易消化等特点,备受人们喜爱。
  在烤制的食品中,主要是打月饼、提浆饼、混糖饼、细点心、三尖、饼子、面包、蛋糕、油旋、糖干炉等糕点食品。比较起来,朔城区的三尖、细点心、饼子,右玉的油旋、混糖饼,怀仁的糖干炉风味独特,过去和现在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煮制的面食主要有白面做的水饺(肉馅、素馅皆有)、面条、饸饹、疙瘩、拌汤,莜面做的鱼鱼、拨面,荞面做的水饺、面条、圪坨、饸饹,豆面做的擀豆面、抿面、饸饹、拌汤。这些面食都要在滚水锅里煮熟后加上潲潲,方可食用。
  朔州的白面水饺,1976年以前绝大多数的人家一年多不过能吃两三顿,不得已用荞麦水饺代之。无论何面,无论何馅儿,过大年、过八月十五都是必吃之物,意义同全国差不多,象征着美满、团圆、蒸蒸日上。
  其实,在这些面食中,最有朔州特色的是炝锅面、擀豆面和荞面圪坨。
  炝锅面,最大的特色是白面或豆面面条、疙瘩在锅里煮熟后,先在勺子里倒上少半勺胡麻油,油快熟时,立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葱花、花椒、食盐和贼茉花,稍后立即倒入面锅里即可。之所以风味独特,就独特在贼茉花上。贼茉花是朔州当地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其花类似野韭菜。花开后采摘下来荫干备用。
  擀豆面,是用豌豆面粉加少许面丹和成面剂,用杆杖(一种长达一米的擀面杖)擀成薄如蝉翼的面皮,然后折叠十数折,切成面条状,下锅煮熟,加上调味的潲潲即可食用,风味独特,实乃朔州名吃。
  荞面圪坨,是和好的荞面经过手工捏成铜钱大小的“老人帽”“海螺壳”“小雨伞”等样子的统称圪坨的东西,然后下锅煮熟,炝上调味品即可食用。其实,荞面圪坨最认荤气,加些羊肉丁、猪肉丁再好不过。倘无肉丁,胡麻油炝锅也是很好的。朔州人说的“油荞面醋豆面”就是这个道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