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童年书趣
●季江
文章字数:1478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代的物质还相对匮乏。玩具、小吃基本上没有,就连学校给我们发的书也是两三本,语文和算数是主课,当然语文书和算数书也就是主要的书了。我对玩具和小吃基本没有了记忆,唯独对幼儿班时发书、包书、看书这些情节记忆犹新。
  记忆当中,我最早念书的时候是在外婆家的那个村子里。那个年代没有专门的幼儿园,全村子的孩子都在一个校园的“幼儿班”。大约是在秋季,一大早我很是高兴地穿上了自己的塑料凉鞋,牵着母亲的手去学校。
  我挎着母亲用破旧衣服剪成小块儿拼接而缝制成的书包,那些小布块儿有红黄蓝各种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靓丽。书包里面几乎空空的,只有母亲给我买好的新铁皮文具盒。来到了学校门口,两扇带有红色五角星的钢筋条大门拦在我们面前。远远望去,只见里面的学生们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跳皮筋,场面很是热闹。
  母亲将我交给一位女老师就回去了。我跟着老师进了一孔窑洞。在这个光线比较暗淡的窑洞里,坐着七八个学生,高的高,低的低,参差不齐,黑板上还写了一个大大的“a”。我坐到了后面的空凳子上。不一会儿,老师发下了新书,并吩咐我们要在书皮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我打开铁文具盒,取出一根母亲为我削好的铅笔,在书皮上将父亲来校前教给我的“季”字歪歪扭扭地写上。这时老师一边用一根竹条子指点着黑板,一边说:“同学们看黑板,跟我念。”只见她嘴张得圆圆的,念:“啊。”啊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跟着念起来。大概这样来回念了三四回,窗外传来了敲打铁轨的声音,这是通知我们放学的铃声。老师说:“下学了,可以回家了。”
  我和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书和笔,挎起书包向门外走去。学校到外婆家就几步地,我一路连跑带走的哼唱着:“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进家门就把书包放到炕上,掏出书来在弟弟和母亲面前扇晃着炫耀着,弟弟有点儿不耐烦,想要瞧看一下我的书,我硬是不让。这时母亲从外婆的一个大纸箱中取出来一张不大不小的牛皮纸。说是为了让我把书保护好,把书用这张牛皮纸包起来。外婆顺手取来一把剪子递到母亲手里。只见母亲把书放在这张牛皮纸上比划了几下,用剪子把牛皮纸剪下一块,把书放在剪下来的牛皮纸的中间,再把纸从书的左右两边一合,顺手把长出来的棱角往里一压,牛皮纸包好的书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书皮上还有一片若隐若现的胡油印儿。
  吃饭时,我左手把书按在炕上,右手握着筷子,边吃边间或地翻书。书里面有小朋友向老师敬礼、还有小朋友围着围巾滑雪的画面,虽然颜色不怎么鲜艳,但感觉很亲切。正看得认真,一不小心把一块儿用筷子夹起的菜条儿掉到了翻开的书纸上。弟弟见状,赶快从外婆的后炕头拉过一疙瘩抹布,我随手去擦,此时母亲喊:“注意擦烂的。”扑上去就帮我慢慢地把菜条儿移出去,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把书放到了炕上有阳光的地方。饭后我蹲在书的旁边,注视着我的新书,感觉它既可爱又可怜。可爱是因为我爱它,可怜是因为我没把它保护好,有了污垢。
  经过中午的阳光晒照,我的书晾晒干了,这时的它好像从一个孩童变成了一个和父亲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似的,稍微有了点儿皱纹。书恢复不了原来的模样了,幼小的自己心里有点害怕,担心把书带到学校,老师看见后会不会批评自己。睡午觉的时候,母亲把我的书压到了她的褥子下面,说是这样第二天书上的所有褶子就会消失……
  今年的暑假天气甚是不好,先是天高云淡,直让人冒汗,后是阴雨连绵。阴雨天气不便出门,我就整理了一下自己用过的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无意中发现了这本自己幼儿班用过的书竟然还在呢,看着书皮上可爱而古朴的图案,霎时间就把我带入了儿时上学的回忆中。时光荏苒,童趣不再,但对书的热爱,却是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