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晚报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河与岁月
文章字数:1645
  □赵平
  1
  四月,我家有喜事。
  秋出嫁了。出嫁的那一天,秋真美,美得我都想多看几眼。
  母亲说,真好,像武则天。或许于母亲来说,一个女人最高的荣宠不过如此,十里红妆,凤冠霞帔。
  尤记那年,秋雨霏霏,更记那时,这个在秋雨里出生的孩子被叫做了秋。从此,这个“秋”字,也有了不染尘埃的美。
  大哥把心爱的女儿送到那个叫做永杰的男孩手里,却永远无法把一个父亲的深爱与牵挂交付。那一刻,心瞬间被猛力挤压,痛感醒目而深刻,眼泪,夺眶而出。
  眼泪,从来都是人世里最深最真的情感。
  我们日日奔波在人间烟火中,却依然无法回避在某些情感中深陷、感动。
  那个男孩,以隆重的方式把秋接到了他的生命中,所有美好的祝福与美好的憧憬一同陪着她嫁了过去,自至,岁月冗长,光阴的往来中,一起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一起对抗生命的刻薄与荒芜。
  他们的眼里,幸福,逼真而浩荡。
  我们的心里,喜悦,美好而亲切。
  2
  五月,有劳动节。
  我想说,我是真的劳动了。
  塞北的春天,风可劲刮,沙子可劲飞。仿佛它们不如此豪迈都不足以匹配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春天的沙尘暴比张旭的狂草可是要狂好几倍。
  我站在风里,站在春天里,其实并不比一株庄稼更好看。
  当我满身尘土的时候,抱怨以及愤怒比那风沙更狂妄,觉着日子都是灰扑扑的。而那些幼小的庄稼,东摇西摆,有的已被扯去了半片叶子,有的已面黄肌瘦,但是它们竟没有一个伏下身子,屈从于肆虐。
  其实,我常常是被大自然中那些卑微的生命震撼的,包括一株野草的顽强。
  它们,活得热情而灿烂。
  3
  五月,我还去了右玉。那一天,是五月七号。
  右卫古镇。艺术粮仓。
  战争与古朴,风雅与世俗。
  在这样的矛盾中,我似乎照见了自己。在那里,我被叫做了作家,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农民。
  粮仓,与我一般,代表着生活,日子,以及平淡。
  当粮仓被涂了上画,挂了花藤,便有了艺术的味道。而我,尘土满面,终究无法从那些风沙中抽离。
  反复读,反复念,艺术粮仓,是艺术化的粮仓,还是粮仓味道的艺术?始终悬而未决。
  但是,我想起来路上看到的桃花。准确说它们叫山桃花。
  山桃花,少了俗媚与娇艳,而多了几分俗气与朴素。大山的静气与博大给了桃花别样的气质,那桃花顿然活得脚踏实地,活得饱满而结实起来。
  结果,我还是不知道我是作家还是农民,而且越来越迷茫。
  4
  乡里的干部都很年轻,那年轻,晃了我的眼。年轻的书记和年轻的乡长爬上了海拔1650的大头顶,一个满怀激情,一个坚持不懈。年轻,真好啊!有热情的年轻,更好。
  这个五月,似乎是丰富而多彩的。乡里组织了龙首山采风活动。我的家就在龙首山脚下,当然,叫边耀山更合适,龙首山的龙头在边耀,古史记载中多见边耀山。
  边耀山的最高峰就是大头顶,而家在边耀山脚下的我从来没有登上过大头顶。小时候常听大哥二哥说他们上去时,便充满了羡慕。院子里的山丹丹花都是那时摘回来的,山丹丹一年增加一朵,所以看花的数量就能知道它的寿命,我记着有一棵足足有三十多朵了吧?
  年少时,我未能见你真容,人到中年,跋涉而来,只为践行我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风物的深情。
  大头顶上,极目无眺,群山绵延,江山,亦如画。
  虽并不苍翠,却别有风情。
  5
  父亲视频,说想起一件事,从未与我说起。
  当然,是关于村里的事,说原来的小学校边埋葬过八路军,这应该是一段重要的往事,昭示着一段苦难的历史。一边的母亲抢着说是她想起来的,父亲随之笑笑,对,对,是人家你妈想起来的。
  这多像那年我在一次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他俩争着说我的文学天赋都是来自他们的基因,母亲突然变成了文学大伽,父亲也突然变成了文学青年,那时的他们,与此时一般可爱。
  母亲说,写哇,把那一件一件都写出来。
  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终究是血脉相连的,那种深情,有时连自己也无法洞悉,密而不宣,却庞大如洪水。
  有些事,细想,动情,动容。
  6
  5月7日,还是咳嗽,嗓子疼得也有点厉害。
  那药好像不管用,强迫自己喝了一壶水。
  说来这点理由有点可笑,只怕难受影响了写字,欠了一笔又一笔的文字债,像黄世仁一样天天在我的脑海里晃。
  可是,你知道吗?
  债越多,我越不知从何还起,无法下笔。
  此时,阳光明媚,我心,惆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