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特殊的“六一”儿童节
文章字数:68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我们《朔州日报》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来到清河寺水稻试验基地,参加“探索稻谷的生命之旅”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参观了育苗大棚里的秧苗,老师介绍说:“同学们,这就是水稻,它可不是一般的水稻,这是袁隆平爷爷发明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停顿了一下说:“大家知道水稻产自哪里吗?”“水稻产自中国!”大家回答。“对,水稻历史悠久,至今杂交水稻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较高的产量。农民伯伯插秧是很辛苦的,好了,我们出发去插秧吧!”
  我们来到田里,老师先给我们讲如何插秧,然后再让我们去体验插秧。插秧开始了,我边插秧边想:插秧也容易,这不轻轻松松就搞定了嘛?一点也不像老师说得那样辛苦。可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我慢慢觉得这插秧真是一件苦差事。因为田里的水太深了,我手里的小秧苗太短、太小了,稻田被水浸泡着,泥土又太软了,在我没插好秧苗时,秧苗就会倾倒。我继续弯下腰插着秧,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在我伸腰往后插秧时,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原来我的脚被泥粘住了,唉,插秧也太难了。
  插秧结束后,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端来一碗米饭,这是基地用去年成熟的稻米煮的。我累坏了,肚子也饿坏了,闻着醇香的米香味,一口气把一碗米饭吃了个精光。咦,今天的米饭怎么有一种不一样的美味呢?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今天的活动结束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希望农民伯伯年年都有好的收成。看着碗里的米饭我心想:这香甜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每一颗粮食的成熟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市八小三(3)班王令仪(本报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