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多元汇聚的民俗风情
文章字数:3281
第三节 住所出行
一、住所建筑
1、院
朔州地处北温带北部,四季分明,冬寒夏暖。其院落居室多向阳而建。在铸铁火炉、暖气没有使用前,一直依靠火炕来取暖,不少的农村至今如此。大体来分,朔州的院子有多进院、四合院、三合院、不规则院等。
多进院,一般是二进院或三进院。新中国成立前,朔州城乡都有,城内尤多,均为地主老财和部分官员所拥有。
二进院,也叫二进过厅院,两院以过厅相连接,过厅既是后院的南房,又是前院的正房。后院由五间或七间正房和东西厢房各三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也是五间或七间,中间一间为大门。如果院落坐落在南北巷子的两侧,大门便开在相应的方向。一般来说,后院正房是主房,其中居中的三间宽敞高大,两侧的两间耳房低。
三进院,也叫三进过厅院,一般东西宽度为七间,南北三进院两过厅。其布局完全和二进院相同,只是多了一进院落。
举凡二进院和三进院的建筑,木料、砖瓦优中选优,砖雕、木雕栩栩如生,飞檐、门窗粉饰如画,屋脊兽头庄重生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三孔大门院就有四五处。三孔大门院均为多进院,大门为三孔,分中门(正门)和左右两个侧门。老城改造前,朔州明清、民国时期建造的多进院和四合院大院并不少见。
四合院,正房三大间、两侧耳房各两间,东、西、南配房各三间,西南为厕所,东南为大门。一般来说,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工匠技艺都是比较上乘的,多半是有钱人的房院。
四合院、二进院、三进院都有宽敞、方正的院子,布局科学严谨,庄重典雅。
三合院,一般情况是有正房而少东、西、南一个下房的院落,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主人的穷富亦参差不齐。至于不规则的院落,大多是土窑烂房,有院少门的贫寒人家的居所,城里、乡下都有,乡下尤甚。
2、房
朔州的房子城乡皆有,就其外观看,有茅扉房、一出水房、鞍架房、卷棚房、起脊房、封裹檐房、预制板房等。
茅扉房:用茅草、树枝和黄泥做成的屋子,大都低矮、潮湿、阴暗,新中国成立前多为穷苦人居住。
一出水房:朔州人叫“撅㞘房”。这种房子的特点是从后墙顶到前墙门窗框,用一坡椽或两坡以上的椽覆盖的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其优点是房顶阳光充足,冬季暖和,缺点是坡度长,易驼腰、易漏雨。这种房子城里少、村里比较多。房顶一般是单层板瓦或泥皮,筒板瓦的少见。
鞍架房:中檩高、前后低,前后出檐、出水,一般为三檩三椽,前檐加一排短椽,俗称“娃娃椽”,中、前檩加衬檩。单层板瓦或筒板瓦房顶的均有。鞍架房一般不起脊。
卷棚房:四檩三椽两出水,中檩加两道衬檩,前后檐低,出檐加“飞”。
起脊房:一般为五檩四椽,云墩二柁,中檩加衬檩,以短柱支于二柁中间,前后腰部各有檩替,以云墩架于二柁两端,前檩二替置于大柁云头之上。如果有走廊抱厦,前面再加一檩二替,四根露明柱一排椽,前后檐加“飞”。脊上砌砖雕脊花,两端安装高大威严的兽头,筒板瓦盖顶,前后檐置滴水板瓦和猫头筒瓦。山墙上部雕工细作百看不厌。过去的多进院落、高档的四合院莫不如此豪华气派。
封裹檐房: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民居、公房皆有,公房尤甚。特点是椽头前后不出檐,以青砖封檐,檐下只留窗口或门口,其余为青砖柱和青砖面,房顶一般为板瓦。这种房屋比起前面说的砖木结构房,能节约不少的木料,减去了全部的立柱、柁、替和部分檩条,粗细不匀、歪斜难看的椽木都可使用了。这种房子虽说寿命短、抗震能力差,但适应了那个木料短缺的时代。也是穷则思变的理想产物之一。
预制板房:也就是楼板房。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房屋,即是把封裹檐房的尖顶改为楼板平顶,除去窗子用点木料外,其余的椽木都省下了。预制板房比封裹檐房的寿命要长,但最大的缺点是冬天冷、夏天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市场的开放,朔州城里逐渐开始翻修新房,盖起全檩全柱的砖木结构起脊房。这种筒板瓦铺顶,猫头滴水俱全,椽头、“飞”、檩条、窗框、窗档油漆一新的房子,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于广大农村。进入2000年以后,城里的楼房迅速崛起,楼房拥有量逐渐超过了平房。
多层别墅:1995年以后,城乡小部分有钱的人家,开始兴建二层、三层或者是二、三层带地下室的主体建筑,同时配有东、西、南下房,光鲜亮丽,宽敞气派。
3、窑
在我国,窑的历史远远长于砖木结构的房子,朔州也同样如此。
傍崖掏窑:这种窑主要集中在山区。其做法是把崖裁齐,掏一堂两屋,一般宽七八尺、深八九尺,甚至更小。这种窑建设成本极低,冬暖夏凉,旧社会是穷苦人家的理想住处。
土碹窑:用胶泥制成土坯碹起来的窑洞,农村居多,体积要比傍崖窑大一些,冬暖夏凉,深受贫民百姓喜爱。家境好的人家,常常把窑的前面用青砖砌上,并且用青砖出檐,既美观又结实,因此叫砖挂面窑。
石碹窑:用青石片或经过锤錾加工后的青石片碹起来的窑,并用石片出檐,美观结实,冬暖夏凉。旧时多为殷实人家使用。此外,石碹窑还有连环窑、八海窑等。朔州最出名的此类石窑当数今朔城区寇庄村的十二连城,又叫“谁院”,建于民国21年(1932),主人叫李树洲,清末举人,曾到日本留学,归来后做过河北国民政府专管盐税的官员以及宁远县代县长。“谁院”共有石窑56间,其中,院当中建有四面看都是三间的宏伟敞亮的石碹窑。从外面看,东西南北的三间窑各自独立,其实里边是互通的,所以人称“十二连城”。此“城”的主要材料为青石,每一块都是经过匠人用锤錾开凿好的,用料上乘,尺寸精准,雕工精美。整体看,“谁院”建筑风格独特,亲和中带着霸气,豪放中带着典雅,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石窑建筑精品。
砖碹窑:用青砖碹的窑洞,形同石碹窑,出檐,美观结实,冬暖夏凉。贫寒家庭是无力建造的。朔州建于清代早期或更早的城内东北街砖窑院的砖窑,据说是一座进士府第。正面五间,地基三米多高、窑高近五米、宽达四米、深十米有余,用料考究、结构坚固。窑面有砖雕花、砖斗拱,斗拱上有滴水猫头,最上边置有起脊的兽头和脊花墙,蔚为大观。朔县城里的砖窑巷就是以它命名的。
城墙窑: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个别没有住房的人就把主意打在了城墙上,即是在城墙上开挖窑洞居住。如今的朔州老城,是在元朝至正末年取马邑城东南一角修建的,尚未竣工元已亡。明洪武三年(1370)郑遇春奉命开设朔州卫衙门,继续施工,并砖碹四门。至洪武二十年(1387)砖包城墙竣工。城墙周长3768米、高12米。最一开始,人们是在城外一侧的城墙上开挖窑洞的,比如说在南城墙外挖的就是正窑,东城墙外挖的就是西窑。无论是什么朝向的城墙窑,除去采光不一样外,共同的特点是绝对的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天不用生火炉。到了1973年前后,四面城墙外侧均已成了居民开挖的城墙窑住宅,一时蔚为大观。除去东城墙外,其他城墙的土窑至今还在,也有个别人在居住。
二、出行工具
车、马、轿、船,是我国古代的四大交通工具。清末民初出现了“花轱辘车”和有顶棚的轿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39年竣工的北同蒲铁路线,途经朔县、山阴和怀仁;20世纪50年代,朔州出现了胶皮轱辘大马车和毛驴小平车、人力小平车、自行车。胶皮轱辘大马车和毛驴小平车的使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一直到1980年前,大马车和小平车还是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70年代,不少家庭使用上了自行车;80年代初中期,自行车普及到千家万户。其实,80年代前,人们的代步工具主要还是“双脚”,因为一是购买自行车实行的是“凭票供应”政策,有钱也买不上。二是人们手里没余钱,买一辆自行车比如今买一辆“丰田”还吃力。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各种品牌的自行车应运而生,满足了市场,也满足了群众。这个时期,除去年长者不会骑自行车外,其他的人都是骑车的好把式。一直到2000年,自行车始终是每个家庭最好的代步和运输工具。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各类货运汽车、农用车、三轮车、二轮摩托车、小汽车应运而生;2000年以后,各种小轿车普及到了家庭,人们的出行插上了金色的翅膀;2023年,朔州滋润机场开通运营,朔州人实现了“蓝天梦”,预计2024年11月,朔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到时,朔州人的出行将更加方便畅通了。
(未完待续)
一、住所建筑
1、院
朔州地处北温带北部,四季分明,冬寒夏暖。其院落居室多向阳而建。在铸铁火炉、暖气没有使用前,一直依靠火炕来取暖,不少的农村至今如此。大体来分,朔州的院子有多进院、四合院、三合院、不规则院等。
多进院,一般是二进院或三进院。新中国成立前,朔州城乡都有,城内尤多,均为地主老财和部分官员所拥有。
二进院,也叫二进过厅院,两院以过厅相连接,过厅既是后院的南房,又是前院的正房。后院由五间或七间正房和东西厢房各三间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也是五间或七间,中间一间为大门。如果院落坐落在南北巷子的两侧,大门便开在相应的方向。一般来说,后院正房是主房,其中居中的三间宽敞高大,两侧的两间耳房低。
三进院,也叫三进过厅院,一般东西宽度为七间,南北三进院两过厅。其布局完全和二进院相同,只是多了一进院落。
举凡二进院和三进院的建筑,木料、砖瓦优中选优,砖雕、木雕栩栩如生,飞檐、门窗粉饰如画,屋脊兽头庄重生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三孔大门院就有四五处。三孔大门院均为多进院,大门为三孔,分中门(正门)和左右两个侧门。老城改造前,朔州明清、民国时期建造的多进院和四合院大院并不少见。
四合院,正房三大间、两侧耳房各两间,东、西、南配房各三间,西南为厕所,东南为大门。一般来说,四合院的建筑材料、工匠技艺都是比较上乘的,多半是有钱人的房院。
四合院、二进院、三进院都有宽敞、方正的院子,布局科学严谨,庄重典雅。
三合院,一般情况是有正房而少东、西、南一个下房的院落,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主人的穷富亦参差不齐。至于不规则的院落,大多是土窑烂房,有院少门的贫寒人家的居所,城里、乡下都有,乡下尤甚。
2、房
朔州的房子城乡皆有,就其外观看,有茅扉房、一出水房、鞍架房、卷棚房、起脊房、封裹檐房、预制板房等。
茅扉房:用茅草、树枝和黄泥做成的屋子,大都低矮、潮湿、阴暗,新中国成立前多为穷苦人居住。
一出水房:朔州人叫“撅㞘房”。这种房子的特点是从后墙顶到前墙门窗框,用一坡椽或两坡以上的椽覆盖的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其优点是房顶阳光充足,冬季暖和,缺点是坡度长,易驼腰、易漏雨。这种房子城里少、村里比较多。房顶一般是单层板瓦或泥皮,筒板瓦的少见。
鞍架房:中檩高、前后低,前后出檐、出水,一般为三檩三椽,前檐加一排短椽,俗称“娃娃椽”,中、前檩加衬檩。单层板瓦或筒板瓦房顶的均有。鞍架房一般不起脊。
卷棚房:四檩三椽两出水,中檩加两道衬檩,前后檐低,出檐加“飞”。
起脊房:一般为五檩四椽,云墩二柁,中檩加衬檩,以短柱支于二柁中间,前后腰部各有檩替,以云墩架于二柁两端,前檩二替置于大柁云头之上。如果有走廊抱厦,前面再加一檩二替,四根露明柱一排椽,前后檐加“飞”。脊上砌砖雕脊花,两端安装高大威严的兽头,筒板瓦盖顶,前后檐置滴水板瓦和猫头筒瓦。山墙上部雕工细作百看不厌。过去的多进院落、高档的四合院莫不如此豪华气派。
封裹檐房: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民居、公房皆有,公房尤甚。特点是椽头前后不出檐,以青砖封檐,檐下只留窗口或门口,其余为青砖柱和青砖面,房顶一般为板瓦。这种房屋比起前面说的砖木结构房,能节约不少的木料,减去了全部的立柱、柁、替和部分檩条,粗细不匀、歪斜难看的椽木都可使用了。这种房子虽说寿命短、抗震能力差,但适应了那个木料短缺的时代。也是穷则思变的理想产物之一。
预制板房:也就是楼板房。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房屋,即是把封裹檐房的尖顶改为楼板平顶,除去窗子用点木料外,其余的椽木都省下了。预制板房比封裹檐房的寿命要长,但最大的缺点是冬天冷、夏天热。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市场的开放,朔州城里逐渐开始翻修新房,盖起全檩全柱的砖木结构起脊房。这种筒板瓦铺顶,猫头滴水俱全,椽头、“飞”、檩条、窗框、窗档油漆一新的房子,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于广大农村。进入2000年以后,城里的楼房迅速崛起,楼房拥有量逐渐超过了平房。
多层别墅:1995年以后,城乡小部分有钱的人家,开始兴建二层、三层或者是二、三层带地下室的主体建筑,同时配有东、西、南下房,光鲜亮丽,宽敞气派。
3、窑
在我国,窑的历史远远长于砖木结构的房子,朔州也同样如此。
傍崖掏窑:这种窑主要集中在山区。其做法是把崖裁齐,掏一堂两屋,一般宽七八尺、深八九尺,甚至更小。这种窑建设成本极低,冬暖夏凉,旧社会是穷苦人家的理想住处。
土碹窑:用胶泥制成土坯碹起来的窑洞,农村居多,体积要比傍崖窑大一些,冬暖夏凉,深受贫民百姓喜爱。家境好的人家,常常把窑的前面用青砖砌上,并且用青砖出檐,既美观又结实,因此叫砖挂面窑。
石碹窑:用青石片或经过锤錾加工后的青石片碹起来的窑,并用石片出檐,美观结实,冬暖夏凉。旧时多为殷实人家使用。此外,石碹窑还有连环窑、八海窑等。朔州最出名的此类石窑当数今朔城区寇庄村的十二连城,又叫“谁院”,建于民国21年(1932),主人叫李树洲,清末举人,曾到日本留学,归来后做过河北国民政府专管盐税的官员以及宁远县代县长。“谁院”共有石窑56间,其中,院当中建有四面看都是三间的宏伟敞亮的石碹窑。从外面看,东西南北的三间窑各自独立,其实里边是互通的,所以人称“十二连城”。此“城”的主要材料为青石,每一块都是经过匠人用锤錾开凿好的,用料上乘,尺寸精准,雕工精美。整体看,“谁院”建筑风格独特,亲和中带着霸气,豪放中带着典雅,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石窑建筑精品。
砖碹窑:用青砖碹的窑洞,形同石碹窑,出檐,美观结实,冬暖夏凉。贫寒家庭是无力建造的。朔州建于清代早期或更早的城内东北街砖窑院的砖窑,据说是一座进士府第。正面五间,地基三米多高、窑高近五米、宽达四米、深十米有余,用料考究、结构坚固。窑面有砖雕花、砖斗拱,斗拱上有滴水猫头,最上边置有起脊的兽头和脊花墙,蔚为大观。朔县城里的砖窑巷就是以它命名的。
城墙窑: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人口增长等原因,个别没有住房的人就把主意打在了城墙上,即是在城墙上开挖窑洞居住。如今的朔州老城,是在元朝至正末年取马邑城东南一角修建的,尚未竣工元已亡。明洪武三年(1370)郑遇春奉命开设朔州卫衙门,继续施工,并砖碹四门。至洪武二十年(1387)砖包城墙竣工。城墙周长3768米、高12米。最一开始,人们是在城外一侧的城墙上开挖窑洞的,比如说在南城墙外挖的就是正窑,东城墙外挖的就是西窑。无论是什么朝向的城墙窑,除去采光不一样外,共同的特点是绝对的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天不用生火炉。到了1973年前后,四面城墙外侧均已成了居民开挖的城墙窑住宅,一时蔚为大观。除去东城墙外,其他城墙的土窑至今还在,也有个别人在居住。
二、出行工具
车、马、轿、船,是我国古代的四大交通工具。清末民初出现了“花轱辘车”和有顶棚的轿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39年竣工的北同蒲铁路线,途经朔县、山阴和怀仁;20世纪50年代,朔州出现了胶皮轱辘大马车和毛驴小平车、人力小平车、自行车。胶皮轱辘大马车和毛驴小平车的使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一直到1980年前,大马车和小平车还是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70年代,不少家庭使用上了自行车;80年代初中期,自行车普及到千家万户。其实,80年代前,人们的代步工具主要还是“双脚”,因为一是购买自行车实行的是“凭票供应”政策,有钱也买不上。二是人们手里没余钱,买一辆自行车比如今买一辆“丰田”还吃力。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各种品牌的自行车应运而生,满足了市场,也满足了群众。这个时期,除去年长者不会骑自行车外,其他的人都是骑车的好把式。一直到2000年,自行车始终是每个家庭最好的代步和运输工具。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各类货运汽车、农用车、三轮车、二轮摩托车、小汽车应运而生;2000年以后,各种小轿车普及到了家庭,人们的出行插上了金色的翅膀;2023年,朔州滋润机场开通运营,朔州人实现了“蓝天梦”,预计2024年11月,朔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到时,朔州人的出行将更加方便畅通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