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端午故乡行
●李成斌
文章字数:1214
  农历五月初三,距端午节还有两天的时候,我和老伴回吉庄村去看望大兄哥两口子。
  吉庄村离神头镇二里地,我们西神头村老家距神头镇一里地,因为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所以这次路过老家也无心光顾。我们老两口直接在神头镇政府门前下车,步行在主街上走了一遭。人生七十华年,我的大半时光在神头镇度过,这条路,这条街,这湾水,这座山,街头的老少,两侧的店铺,神头镇完小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如今山乡巨变,物是人非。整条神头街均按明清风格设计建造。早年人们光顾过的李造小卖店,任生贵、席五经营的馒头铺,神头废旧收购站,神头照相馆等小店都已不复存在,店铺的主人多数也已不在人世。原神头邮电局也拆了,盖了新门面;原神头粮站也拆了,正在盖新楼;原神头采石厂的家属区和办公区还在,还没改原貌,旧房子还照原样未动,却是十室九空。早年间,这里曾是神头镇周边老百姓娱乐的天堂,究竟在这里看过多少次电影和戏曲,我实在记不清了,反正一听采石厂演电影,我们再苦再累也要从村里赶来观看。那时的神头镇,不仅本身所处的交通位置便利,还有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及美丽的密如繁星的神头泉眼,再加上驻神单位较多,分在神头镇附近村里的北京、大同等地的插队青年也不少,因此,神头镇上人就比较见多识广,神头镇的农民文化也朝气蓬勃、丰富多彩,神头镇也成为十里八乡的物资集散地,文化兴盛地。
  每年端午节,神头镇都要举办传统的庙会。届时,镇上总要唱大戏,耍把戏,摆地摊,粽子杂各山药粉,肉包炒菜烙大饼,人山人海,喜形于色。神头镇的条条公路上人来车往,白天黑夜走不断。红火不过人看人,过去端午前后,我们村的老百姓总会圪蹴在村边的崖头上,观看大路上一溜溜来神头镇过端午的男男女女。1972年,神头镇供销社来了一位北京插队青年,姓马,人们都亲切称呼她小马。这马姑娘十七八岁,生得十分俊秀,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樱桃小口嫩脸脸,一双黑亮的毛眼眼,满口标准北京话,平时就在副食品门市当实习售货员。神头镇上的年轻人每天不买东西也想进这个门市看看,尽管眼饱肚里饥,但总比见不上强。也有的人气得走出门市就发牢骚说,人家北京姑娘就是跟咱这山里头的女人不一样,不知道人家她爹妈咋生养来,生下这么漂亮的袭人人?
  近十几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神头镇的人口也大量进城去生活,平常时已经风光不如从前。但每年端午节,却比以往更为热闹,神女山上人来人往,神头镇上吃穿用度各色都有。街上的一些大门洞里或店铺的台阶上,更是坐着清一色的“老年班”。比我年龄大的一些老人还认得我,见面就握着手连声说,这后生还一点儿也不老,比早先胖多了,退休了吧?我笑着说,已经退休十年有余了,七十出头了,咋能不老呢?唉,人生如梦,眨眼间七十年一晃而过,望望镇政府西侧那座大戏台,我仿佛又回到昨天的神头镇,又看见那如潮的人流……
  啊,美丽的神头,曾经养育我的大地,总有一天我会落叶归根,同神头同呼吸,共命运,躺在故乡的怀抱里,尽情地仰望高天的流云,聆听时代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