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宣纸烙画:
“铁笔”生花烙出大千世界
文章字数:737
  本报讯(记者 孙权 符烨邦 朱怡)一方宣纸、一支“铁笔”,笔尖落下、轮廓显现,待内容丰满,这便成了一张宣纸烙画。在朔城区利民镇,有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手握“铁笔”,在宣纸上烙出了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作。这位老人名叫王新,今年已经82岁高龄,却依然坚守着对烙画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王新自幼便与木工结缘,15岁时开始学习木工技艺。在那个时代,家具上的烙画开始流行,他便开始在每件家具上烙制山水风景。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他逐渐将烙画的范围扩大到了人物肖像上。受到电视连续剧《水浒》的启发,王新开始着手烙制《水浒》人物。他精心收集资料,将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逐一绘制成草图,并逐一烙制在宣纸上。目前,他已经完成了82位好汉的烙画,并计划继续完成剩余的人物。
  烙画又称火笔画、烫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使用发热的工具,就像电烙铁,在特定材料上烙出丰富的图案。在朔州地区,多数烙画作品都集中在葫芦和木板上,而王新却独树一帜,选择了在宣纸上烙画。王新介绍说:“宣纸烙画和木板烙画有一定区别。木板烙画用的温度低,宣纸烙画用的温度高。宣纸上烙画,温度能够达到120度至160度左右,这个温度比较高。”这种高温对于烙画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长时间操作就像是在火炉上烤火一样,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王新却坚持了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当谈及传承的初衷,王新表示:“烙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传承给徒弟们,保护烙画的发展传承,让更多人了解烙画文化,弘扬普及非遗。”
  如今,王新的宣纸烙画作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位82岁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非遗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