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多元汇聚的民俗风情
文章字数:3656
●陈永胜
第五节 民间习俗
一、传统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仍旧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节日,大多形成在汉魏时期,至唐宋而发扬光大,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朔州的传统节日既与全国有相同相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冬至,是大年和中秋以外的第三个大节,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朔州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吃好饭,中午大多吃水饺、炖肉,晚上吃“三白烩片子”或猪肉烩粉条之类的“大烩菜”。除此之外,必吃的东西是麻糖和贯饧。麻糖是用饧和黄豆面或黑豆面或莜面或玉米面搅拌均匀,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后,擀成薄皮叠加十几层后,再切成长方形的条块,冷冻后酥脆而甘甜,风味独特。贯饧就是用饧直接搓成成年人中指粗细、长短的一种食品,冷冻后吃,儿童尤其喜欢吃。这里说的“饧”,指的是当地人用小米或玉米经过一定的工序熬制成的一种粗糖。
腊八,也叫“腊日”,始于周代,但日期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定在腊月初八日,称“腊八节”。朔州人的习俗主要是在这一天的凌晨吃一顿“红粥”和“三白片子”,1995年以后,“红粥”逐渐成了象征性的食品,“三白片子”也被大鱼大肉取代。“红粥”的食材是黄米、红豆、红枣、江米等。朔州人过腊八,讲究早起,似乎越早越好,常常是初七就把次日的食材和柴炭准备好了,初八黎明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做“红粥”了,若问其故,传说是怕“红眼”,也就是怕得了眼病。还有一个讲究是,腊八早上起床后,孩子们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哭。太阳出来前,不能在地上洒水。部分农村还有“打腊冰”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日是农历小年,民间习俗要“送灶神”,朔州人称“送神”或“送灶王爷”。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间专管家庭、炊事及每个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官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夜晚12点前要返回天庭向玉帝述职,汇报所驻人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美丑善恶方面的事。所以,这一日天黑后,过去的朔州人在焚香、鸣炮后,把灶神的画像焚化后通过炕洞、烟囱升天。同时再敬“灶王爷”一碗糖滚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一天也是要吃好饭的,主食吃糕的居多。如今,朔州人依旧重视小年,最大的特点是早晚两个时段小鞭炮齐鸣,大麻炮震天。
大年,也叫春节,朔州人喜欢叫过大年。它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朔州也不例外,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俗特色。
腊八过后到大年三十这二十几天,朔州人有许多营生要做。首先是“办年货”,米面粮油、肉蛋果蔬、糖烟酒茶、布匹鞋帽、年画蜡烛等物品越多越好。其原则是“宁叫剩下,也不能短下”。
其次是“戳捋家”,也就是打扫卫生。小年一过,过去住平房的年代,家家户户都要做粉刷家、泥地面砖缝、糊新窗纸贴窗花、打扫庭院、清理厕所等营生。如今住上楼房的家庭,虽说用不着如此这般地“戳捋家”了,但腊月里还是要认真地打扫一番的,其寓意是除旧迎新。
第三是“蒸装”,也就是加工春节期间吃的食品,荤的如红烧肉、丸子,素的如蒸窝窝、炸油糕、压粉条,等等。这些食品加工出来后,装在瓮、坛等器具里,在院里或闲房里冷冻起来,正月里随吃随取。随着楼房的普及,如今的“蒸装”,只能是象征性地做一做了,但与平日比,冰箱里、阴面阳台上依旧堆积得像个小山。腊月为何要“蒸装”?一是为了方便正月里食用,给人们欢度新春腾下充足的时间。二是寓意“米面如山”。
第四是赶制新衣服。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人家需要在腊月前后买好布料,请裁缝匠人来加工。90年代以后,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购买现成的服装。过新年穿新衣,一个美好的寓意是重新开始,迎接未来。
第五是洗澡和理发。“二十八家家户户洗臭脚”“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这两项营生不仅是人们的生活需要,更有一种美好的期盼,即是轻装上阵,从头开始。
第六是挂红灯、贴年画、贴春联。前两项营生没有固定的日期,因人而异。贴春联一般是腊月二十八至三十的正午前。
匆匆忙忙中,大年三十就到来了。这一天似乎更加忙乱,贴春联、垒旺火、部分人家还要上坟祭祖,这多半是男人们的事。家庭主妇们呢,既要把大人娃娃的衣服准备好,又要忙着准备“隔年饭”“年夜饭”以及“接神饭”。“隔年饭”也叫“夹年饭”,指的是大年三十中午这顿饭。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朔州人的“夹年饭”一般吃擀豆面或荞麦圪坨,此饭不动荤气,其寓意是,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午饭了,得像平时一样过光景,不能大手大脚,胡吃海喝。“年夜饭”即是大年三十的晚饭,一改中午的做派,荤素一齐上阵,美酒阵阵飘香。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地工作的人除去有极其特殊的原因外,都是要回家和父母妻儿团聚的。大年三十零点前,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住平房的年代里,家家户户要焰旺火、响鞭炮、鸣大炮。这种活动民间叫做“接神”,历时两三个小时。接回“神”后,全家人要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然后吃烤旺火馍馍、喝红糖水;也有人家还要吃“跌鸡蛋”(荷包蛋),寓意“咬金咬银”;在农村,还有部分人家要吃饺子,喝美酒。其后再把旺火炭趁红旺挟在家里的灶膛里继续燃烧,寓意“光景红旺,还得烧上”。之后,多数成年人就要入睡了,没结婚的娃娃们就开始熬年了,直到黎明。接回“神”以后,朔州人忌讳把水洒在地下,忌讳高声喧哗,忌讳小孩哭闹,忌讳脱光衣服睡觉,忌讳打烂碟碟碗碗。
在朔州,有个习俗是出聘的女儿在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不能回娘家,虽是陋习,但至今还有不少人在遵从,尤其是家有儿子的人家。
从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是朔州人最为消闲惬意的日子,穿新衣、吃好饭、访亲朋、逛风景不亦乐乎。
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主要的特征是响大炮、鸣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从初一的零点一直响到初二的中午。1949年前,接财神主要是商人们要举办的活动。1949年以后,特别是1978年后,朔州人把初二的清晨看得特别隆重。传说在大年除夕夜晚的声势浩大的“接神”活动中,财神爷并没有回到人间,于是,全国各地的人们选择在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等日子来迎接。朔州人选择的是初二清晨,花炮鸣毕,先在财神爷的像前敬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三根檀香,然后敞开家门,待饺子煮熟后,立即给财神爷供上一盘。然后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这顿饺子,财神爷就算是接回来了。其实,世上哪有什么财神爷,不过是通过这一节日,鼓励和劝导人们要早早起床,勤劳致富。
初五是“送穷媳妇”的日子。朔州人爱干净,垃圾是要逐日清理的,但从大年初一到初四这四天,垃圾不外倒,攒起来等到初五早晨统一倒。初五早晨,家家户户把垃圾担到垃圾场所,并且响大炮、鸣鞭炮。这就是“初五送穷”。过去,朔州人在初四的夜晚,还要用棉花缠两个棉花人,描画成小媳妇的样子,第二天天不亮就送到离家门口偏远的地方,最好是把“她”送到一个暗淡无光之地,然后是响大炮,倒垃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送穷媳妇”。1978年以后,垃圾取代了“棉花人”,但响炮依旧不变。对朔州人来说,只要过节响大炮,这个日子必定是非同一般的。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一个普天同庆、官民同乐的节日,朔州的活动日期是农历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业已淡下来的“年味”又一次渲染到了高潮。于是,人们就说正月十五是“看红火”的节日。
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说,朔州人的元宵节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却常常让人应接不暇:高跷,旱船,娃娃队;猜谜,象棋,大头人;灯笼,串串,霓虹灯;书法,绘画,八音会;龙灯,彩车,狮子舞;斗子,礼花,九莲灯;拉花,踢鼓,大秧歌。
这些红火喜庆、耀人眼目的“玩意儿”,为年俗文化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更有那熊熊燃烧的旺火和惊天动地的老杆,因其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深深地扎在了一代又一代朔州人的心中。
旺火,点燃以后便成了一个耀眼的火球,给人送来温暖和光明,据传说有避邪之功能。因此,在朔州人的心目中,旺火的地位崇高而又神秘。比如,民间娶媳妇要垒旺火,其寓意是光景要发旺;过年要垒旺火,既有给“诸神”照明的意思,也有光景要发旺的寓意。到了元宵节期间,政府的大门前、沿街的单位和商铺都是要垒个大旺火的,其寓意是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吉祥如意,另外还有取暖、照明的功能。元宵节是官民同乐的节日,政府门前的那个熊熊燃烧的大旺火,道出了全朔州人民的心声:“光景发旺,全凭烧上。”传说元宵节转衙门(如今叫政府)的旺火,能消灾避祸、四季呈祥。因此,即使近年来政府门前是电旺火,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正转三圈、再倒转三圈,人山人海,蔚为大观。
老杆是朔州元宵节期间焰火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呈“非”字形结构,高达六七米,宽有三四米,上置九层或十二层由鞭炮、大麻炮、起火、三打金弹等组成的火器,头顶再加一个大大的装满火器的斗子,人称老杆。老杆燃放起来声音大、时间长、威力猛,看得人脖颈酸困、心灵震撼,成为朔州元宵期间焰火晚会中标志性的产物。人们每每是在夜晚12点前后看完老杆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这一天的元宵活动才宣告正式结束。2024年元宵节,朔城区顺应民心,“禁放”十余年之久的“老杆”重新燃放,观者如云。
(未完待续)
第五节 民间习俗
一、传统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仍旧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节日,大多形成在汉魏时期,至唐宋而发扬光大,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朔州的传统节日既与全国有相同相通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冬至,是大年和中秋以外的第三个大节,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朔州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吃好饭,中午大多吃水饺、炖肉,晚上吃“三白烩片子”或猪肉烩粉条之类的“大烩菜”。除此之外,必吃的东西是麻糖和贯饧。麻糖是用饧和黄豆面或黑豆面或莜面或玉米面搅拌均匀,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后,擀成薄皮叠加十几层后,再切成长方形的条块,冷冻后酥脆而甘甜,风味独特。贯饧就是用饧直接搓成成年人中指粗细、长短的一种食品,冷冻后吃,儿童尤其喜欢吃。这里说的“饧”,指的是当地人用小米或玉米经过一定的工序熬制成的一种粗糖。
腊八,也叫“腊日”,始于周代,但日期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定在腊月初八日,称“腊八节”。朔州人的习俗主要是在这一天的凌晨吃一顿“红粥”和“三白片子”,1995年以后,“红粥”逐渐成了象征性的食品,“三白片子”也被大鱼大肉取代。“红粥”的食材是黄米、红豆、红枣、江米等。朔州人过腊八,讲究早起,似乎越早越好,常常是初七就把次日的食材和柴炭准备好了,初八黎明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做“红粥”了,若问其故,传说是怕“红眼”,也就是怕得了眼病。还有一个讲究是,腊八早上起床后,孩子们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哭。太阳出来前,不能在地上洒水。部分农村还有“打腊冰”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日是农历小年,民间习俗要“送灶神”,朔州人称“送神”或“送灶王爷”。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间专管家庭、炊事及每个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官员,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夜晚12点前要返回天庭向玉帝述职,汇报所驻人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美丑善恶方面的事。所以,这一日天黑后,过去的朔州人在焚香、鸣炮后,把灶神的画像焚化后通过炕洞、烟囱升天。同时再敬“灶王爷”一碗糖滚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一天也是要吃好饭的,主食吃糕的居多。如今,朔州人依旧重视小年,最大的特点是早晚两个时段小鞭炮齐鸣,大麻炮震天。
大年,也叫春节,朔州人喜欢叫过大年。它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朔州也不例外,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俗特色。
腊八过后到大年三十这二十几天,朔州人有许多营生要做。首先是“办年货”,米面粮油、肉蛋果蔬、糖烟酒茶、布匹鞋帽、年画蜡烛等物品越多越好。其原则是“宁叫剩下,也不能短下”。
其次是“戳捋家”,也就是打扫卫生。小年一过,过去住平房的年代,家家户户都要做粉刷家、泥地面砖缝、糊新窗纸贴窗花、打扫庭院、清理厕所等营生。如今住上楼房的家庭,虽说用不着如此这般地“戳捋家”了,但腊月里还是要认真地打扫一番的,其寓意是除旧迎新。
第三是“蒸装”,也就是加工春节期间吃的食品,荤的如红烧肉、丸子,素的如蒸窝窝、炸油糕、压粉条,等等。这些食品加工出来后,装在瓮、坛等器具里,在院里或闲房里冷冻起来,正月里随吃随取。随着楼房的普及,如今的“蒸装”,只能是象征性地做一做了,但与平日比,冰箱里、阴面阳台上依旧堆积得像个小山。腊月为何要“蒸装”?一是为了方便正月里食用,给人们欢度新春腾下充足的时间。二是寓意“米面如山”。
第四是赶制新衣服。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人家需要在腊月前后买好布料,请裁缝匠人来加工。90年代以后,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购买现成的服装。过新年穿新衣,一个美好的寓意是重新开始,迎接未来。
第五是洗澡和理发。“二十八家家户户洗臭脚”“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这两项营生不仅是人们的生活需要,更有一种美好的期盼,即是轻装上阵,从头开始。
第六是挂红灯、贴年画、贴春联。前两项营生没有固定的日期,因人而异。贴春联一般是腊月二十八至三十的正午前。
匆匆忙忙中,大年三十就到来了。这一天似乎更加忙乱,贴春联、垒旺火、部分人家还要上坟祭祖,这多半是男人们的事。家庭主妇们呢,既要把大人娃娃的衣服准备好,又要忙着准备“隔年饭”“年夜饭”以及“接神饭”。“隔年饭”也叫“夹年饭”,指的是大年三十中午这顿饭。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朔州人的“夹年饭”一般吃擀豆面或荞麦圪坨,此饭不动荤气,其寓意是,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午饭了,得像平时一样过光景,不能大手大脚,胡吃海喝。“年夜饭”即是大年三十的晚饭,一改中午的做派,荤素一齐上阵,美酒阵阵飘香。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地工作的人除去有极其特殊的原因外,都是要回家和父母妻儿团聚的。大年三十零点前,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住平房的年代里,家家户户要焰旺火、响鞭炮、鸣大炮。这种活动民间叫做“接神”,历时两三个小时。接回“神”后,全家人要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然后吃烤旺火馍馍、喝红糖水;也有人家还要吃“跌鸡蛋”(荷包蛋),寓意“咬金咬银”;在农村,还有部分人家要吃饺子,喝美酒。其后再把旺火炭趁红旺挟在家里的灶膛里继续燃烧,寓意“光景红旺,还得烧上”。之后,多数成年人就要入睡了,没结婚的娃娃们就开始熬年了,直到黎明。接回“神”以后,朔州人忌讳把水洒在地下,忌讳高声喧哗,忌讳小孩哭闹,忌讳脱光衣服睡觉,忌讳打烂碟碟碗碗。
在朔州,有个习俗是出聘的女儿在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不能回娘家,虽是陋习,但至今还有不少人在遵从,尤其是家有儿子的人家。
从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是朔州人最为消闲惬意的日子,穿新衣、吃好饭、访亲朋、逛风景不亦乐乎。
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主要的特征是响大炮、鸣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从初一的零点一直响到初二的中午。1949年前,接财神主要是商人们要举办的活动。1949年以后,特别是1978年后,朔州人把初二的清晨看得特别隆重。传说在大年除夕夜晚的声势浩大的“接神”活动中,财神爷并没有回到人间,于是,全国各地的人们选择在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等日子来迎接。朔州人选择的是初二清晨,花炮鸣毕,先在财神爷的像前敬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三根檀香,然后敞开家门,待饺子煮熟后,立即给财神爷供上一盘。然后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这顿饺子,财神爷就算是接回来了。其实,世上哪有什么财神爷,不过是通过这一节日,鼓励和劝导人们要早早起床,勤劳致富。
初五是“送穷媳妇”的日子。朔州人爱干净,垃圾是要逐日清理的,但从大年初一到初四这四天,垃圾不外倒,攒起来等到初五早晨统一倒。初五早晨,家家户户把垃圾担到垃圾场所,并且响大炮、鸣鞭炮。这就是“初五送穷”。过去,朔州人在初四的夜晚,还要用棉花缠两个棉花人,描画成小媳妇的样子,第二天天不亮就送到离家门口偏远的地方,最好是把“她”送到一个暗淡无光之地,然后是响大炮,倒垃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送穷媳妇”。1978年以后,垃圾取代了“棉花人”,但响炮依旧不变。对朔州人来说,只要过节响大炮,这个日子必定是非同一般的。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一个普天同庆、官民同乐的节日,朔州的活动日期是农历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业已淡下来的“年味”又一次渲染到了高潮。于是,人们就说正月十五是“看红火”的节日。
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说,朔州人的元宵节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六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却常常让人应接不暇:高跷,旱船,娃娃队;猜谜,象棋,大头人;灯笼,串串,霓虹灯;书法,绘画,八音会;龙灯,彩车,狮子舞;斗子,礼花,九莲灯;拉花,踢鼓,大秧歌。
这些红火喜庆、耀人眼目的“玩意儿”,为年俗文化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更有那熊熊燃烧的旺火和惊天动地的老杆,因其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深深地扎在了一代又一代朔州人的心中。
旺火,点燃以后便成了一个耀眼的火球,给人送来温暖和光明,据传说有避邪之功能。因此,在朔州人的心目中,旺火的地位崇高而又神秘。比如,民间娶媳妇要垒旺火,其寓意是光景要发旺;过年要垒旺火,既有给“诸神”照明的意思,也有光景要发旺的寓意。到了元宵节期间,政府的大门前、沿街的单位和商铺都是要垒个大旺火的,其寓意是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吉祥如意,另外还有取暖、照明的功能。元宵节是官民同乐的节日,政府门前的那个熊熊燃烧的大旺火,道出了全朔州人民的心声:“光景发旺,全凭烧上。”传说元宵节转衙门(如今叫政府)的旺火,能消灾避祸、四季呈祥。因此,即使近年来政府门前是电旺火,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正转三圈、再倒转三圈,人山人海,蔚为大观。
老杆是朔州元宵节期间焰火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呈“非”字形结构,高达六七米,宽有三四米,上置九层或十二层由鞭炮、大麻炮、起火、三打金弹等组成的火器,头顶再加一个大大的装满火器的斗子,人称老杆。老杆燃放起来声音大、时间长、威力猛,看得人脖颈酸困、心灵震撼,成为朔州元宵期间焰火晚会中标志性的产物。人们每每是在夜晚12点前后看完老杆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这一天的元宵活动才宣告正式结束。2024年元宵节,朔城区顺应民心,“禁放”十余年之久的“老杆”重新燃放,观者如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