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选择助听器别陷入这些误区
文章字数:1887
对于助听器,老年朋友常常存在很多错误的理解。有的人以为戴上助听器就能够解决所有的听力问题;也有的人认为一旦使用了助听器,就会形成依赖,再也摘不下来;还有些老年人认为听力损失逐渐加重是使用助听器导致的。
其实,从助听器名字中的“助”字就可以看出,它仅是一种基于辅助听觉设备设计的声音放大装置,而非治愈听力损失的方法。换句话说,助听器是用人工方法补偿下降的听力的一种工具,它能够放大声音、增强使用者对语音感知的能力,并针对特定频率的听力损失进行处理。
助听器虽然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语言交流问题,但无法让使用者恢复到以前的耳生理状态。每个老人的自身条件和听力损失程度、类型以及佩戴适应性等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使用者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则冤枉了助听器。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常见的误解。
误区一:助听器不能戴,即使很高档的助听器也不好用
每个老人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不尽相同,配备助听器时要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配备体验都是不同的。助听器不仅受到本身质量的影响,还与个性化的调试验配、使用者后期康复和适应等密切相关。
误区二:戴助听器没有戴老花镜方便,太娇气、不好用
这里要特别提醒老人和家属,佩戴助听器不能等同于佩戴老花镜。老花镜通常能够给老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随拿随用,还可以满足阅读的需要。但是,助听器需要与老人的耳和大脑进行有效合作,相互协调、不断适应才能改善听力。即便最高档的助听器,其电子声系统也无法比拟生理的神经活动能力,无法达到完全恢复正常自然听力的水平。但是越早接受听觉康复,获得听觉改善的机会就越大,效果也会越好。
误区三:我的耳朵能听到声音,只是偶尔听不清楚别人讲话,不需要助听器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接受这种变化,并对此不以为意。在生活中,通常是身边的人先察觉到老年人出现了听力问题。比如,有些老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力尚好,在嘈杂的环境中才会发生聆听困难。此时,老年人会把听不清归因于环境太乱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提示老年人的听觉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误区四:我只是听不清某些声音,所以我不需要助听器
如果老人听不清楚某些声音,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某些声音,如“sh”“s”“th”“t”等。不要小看个别声音无法听清,当它们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时,就会显著影响听力损失者对言语的理解,因此不得不反复询问“嗯?”“什么?”或者答非所问。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人员可对数字助听器进行编程,针对患者所需要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增强,就能让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的听力。越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其长期效果越好。
误区五:我有一只耳朵听力还不错,所以不需要助听器
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有一只“好耳朵”的患者,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听力情况稍好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参与团体对话等。这可能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较好的那只耳朵”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多数类型的听力损失都可以影响到双耳,患者只能到医院了解听力的真实情况,由专科医生判断并给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误区六:平时没有交流时不用戴助听器,只在需要时才戴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这种做法似乎可以避免日常佩戴助听器时的不适感,然而,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误区七:配备助听器不用非得去医院,在网上就可以买一个,既方便又便宜
很多人认为购买助听器就像买一副老花镜那样简单,这其实是忽略了助听器配适过程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验配是确保助听器有效的关键步骤。造成每个人听力损失的原因是不同的,并且涉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听力损失频率和程度。随意购买的助听器的确便宜,但并不科学和实用。在医院,听力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听觉健康指导,包括准确的听力评估、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正确使用助听器的专业指导以及后续调试等。
总之,老年朋友要认识到,助听器带来的不仅仅是听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带来了更多机会,让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此外,助听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改善社交能力并促进社会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精心选配并坚持使用助听器,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精彩。
其实,从助听器名字中的“助”字就可以看出,它仅是一种基于辅助听觉设备设计的声音放大装置,而非治愈听力损失的方法。换句话说,助听器是用人工方法补偿下降的听力的一种工具,它能够放大声音、增强使用者对语音感知的能力,并针对特定频率的听力损失进行处理。
助听器虽然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语言交流问题,但无法让使用者恢复到以前的耳生理状态。每个老人的自身条件和听力损失程度、类型以及佩戴适应性等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使用者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则冤枉了助听器。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些常见的误解。
误区一:助听器不能戴,即使很高档的助听器也不好用
每个老人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不尽相同,配备助听器时要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配备体验都是不同的。助听器不仅受到本身质量的影响,还与个性化的调试验配、使用者后期康复和适应等密切相关。
误区二:戴助听器没有戴老花镜方便,太娇气、不好用
这里要特别提醒老人和家属,佩戴助听器不能等同于佩戴老花镜。老花镜通常能够给老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随拿随用,还可以满足阅读的需要。但是,助听器需要与老人的耳和大脑进行有效合作,相互协调、不断适应才能改善听力。即便最高档的助听器,其电子声系统也无法比拟生理的神经活动能力,无法达到完全恢复正常自然听力的水平。但是越早接受听觉康复,获得听觉改善的机会就越大,效果也会越好。
误区三:我的耳朵能听到声音,只是偶尔听不清楚别人讲话,不需要助听器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接受这种变化,并对此不以为意。在生活中,通常是身边的人先察觉到老年人出现了听力问题。比如,有些老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力尚好,在嘈杂的环境中才会发生聆听困难。此时,老年人会把听不清归因于环境太乱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提示老年人的听觉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误区四:我只是听不清某些声音,所以我不需要助听器
如果老人听不清楚某些声音,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某些声音,如“sh”“s”“th”“t”等。不要小看个别声音无法听清,当它们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时,就会显著影响听力损失者对言语的理解,因此不得不反复询问“嗯?”“什么?”或者答非所问。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人员可对数字助听器进行编程,针对患者所需要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增强,就能让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的听力。越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其长期效果越好。
误区五:我有一只耳朵听力还不错,所以不需要助听器
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有一只“好耳朵”的患者,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听力情况稍好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参与团体对话等。这可能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较好的那只耳朵”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多数类型的听力损失都可以影响到双耳,患者只能到医院了解听力的真实情况,由专科医生判断并给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误区六:平时没有交流时不用戴助听器,只在需要时才戴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这种做法似乎可以避免日常佩戴助听器时的不适感,然而,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误区七:配备助听器不用非得去医院,在网上就可以买一个,既方便又便宜
很多人认为购买助听器就像买一副老花镜那样简单,这其实是忽略了助听器配适过程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验配是确保助听器有效的关键步骤。造成每个人听力损失的原因是不同的,并且涉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听力损失频率和程度。随意购买的助听器的确便宜,但并不科学和实用。在医院,听力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听觉健康指导,包括准确的听力评估、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正确使用助听器的专业指导以及后续调试等。
总之,老年朋友要认识到,助听器带来的不仅仅是听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带来了更多机会,让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此外,助听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改善社交能力并促进社会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精心选配并坚持使用助听器,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