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诗意山河 “晋”在眼底
——读吕继红的《诗韵山西》
文章字数:1217
  ●吴琼
  古往今来,大凡文人墨客,无不钟情于名山胜水。当人的审美心灵与大自然相互碰撞时,“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于是便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于是便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于是便有了“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人生自有诗意,山河别有深情。山河给人以灵感,给人以诗意,而诗意又增加了山河的灵秀。壮丽的山河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塑造了民族的精魂;锦绣的诗篇烘托出了人文的山河,描绘出了有血有肉的山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代的文人且吟且行,用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方块字,联珠缀玉,使诗词之美与山河之美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素有“华夏文明摇篮”之称,灿若星辰的名胜风景镶嵌于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深藏其中。无论是梵音渺渺、神秘莫测的佛教圣地,还是高贵典雅、富丽堂皇的晋商底色,无论是源远流长、曲径通幽的根祖文化,还是庄严肃穆、雄关险隘的古战场遗踪,都吸引了无数吟者去探索,去追思,去吟咏。由山西旅游学院教授吕继红所著的《诗韵山西》,以先贤的诗词为“媒”,以自己的镜头为“妁”,让我们在书中就能如临其境地拥抱三晋这片厚土。一卷在手,诗意山河,“晋”在眼底。
  《诗韵山西》的作者钟情于山水,又酷爱古诗词。因而穷五年之心血,苦心孤诣,严谨考证,行万里路,摄万千景,寻古人诗句,配旖旎风光,并释疑解惑,加以注解,形成了这部三十九万字的煌煌之作。书中既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句,更多的则是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清词丽句、遗珠弃璧。在书中,与名胜相逢,与诗词交融,既可以欣赏古诗词珠圆玉润之美,又可以领略钟灵毓秀的晋善晋美,同时也可以深深体会文人与山水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其《文化苦旅》一书中曾写道: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在这个即使写作也推崇快餐式写作、急功近利式写作的时代,作者能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姿态,朝游碧海暮苍梧,衣带渐宽终不悔,引来太白句,聊慰霞客情,把诗词文化与锦绣山河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体,写下这部文化旅游专著,对于山西旅游发展事业,可谓其情殷殷、其心拳拳!诚如作者在其自序中引用诗人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美,无处不在,追求美是人的共性,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美,不仅仅是女子的明眸皓齿,也不仅仅是男子的玉树临风,也许山水之美,诗词之美,才是更高维度的美,而且这种美是永恒的,她不会红颜易逝,也不会凋零磨灭,而是历久弥新。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这眉眼盈盈处,去饱览三晋大地这盛世美颜,去一睹古人诗词的流风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