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播下“法治”种子
文章字数:2265
青少年法治教育,关乎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道路。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今年以来,朔州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聚焦“转变视角”“转变角色”“转变重心”,专群结合、循法而行、通联合力,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如今,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朔州市蔚然成风,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转变视角:抓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什么是校园欺凌,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真可怕,我们遇到了怎么办?”……暑假前夕,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共青团朔州市委走进朔州市实验中学开展“法润少年护航成长”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不断地举手提问。
随后,朔州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刘英以刑事责任年龄为切入点,结合近期热点事件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们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不做霸道的欺凌者、助威的附和者、冷漠的旁观者、沉默的被害者。
近年来,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案件总是牵动着人们。治理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事前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事后惩治。朔州市从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抓起,紧扣“学生需要什么普什么,学生欢迎什么普什么”,推动普法小课堂进校园敲响法治“上课铃”,深受学生欢迎。
每年开学季,朔州市委政法委都会联合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开展“法治第一课”活动,组织政法干警走进校园,深入解读典型案例、开展优秀法治漫画作品展播、创作校园法治文化作品、讲好“青少年法治小故事”,不断提高青少年普法产品的供给水平和宣传质效。
朔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关工委为应县第二小学捐赠各类图书700册,市检察院未检干警还给小学生送上了自己编写的法治漫画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性侵害、远离毒品侵害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法律知识,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朔州市法院、检察院分别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中小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检察院,“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
转变角色:让普法小课堂成为“必修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的普法水平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如何在“幼苗”阶段就注入法治教育的养分,让法治意识在每一名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朔州市以“青少年视角”为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热情为出发点,以学生身体力行为着力点,组织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作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杨检察官,我想带孩子们走进检察院,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法律,增强法治意识,增强自护能力。”朔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杨丽娜接到了朔州市第七中学的一通电话,一场法治之约就此拉开序幕。
随后,市七中初二年级师生实地参观了市检察院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小叶杨”未检团队向同学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知识宣传、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常见犯罪案例解读、青少年自我保护知识等法律常识,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在互问互答的欢乐气氛中引导他们树立防范校园欺凌意识,提高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前不久,朔州市实验中学礼堂里,一起因校内学生口角冲突引发的“李菲菲校园伤害案”正在“审理”。只见一群“小法官”神情专注,严谨地推进着庭审程序,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绎让法律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场模拟法庭审案,让同学们对法院庭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深刻地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组织学生参加法治实践已成为朔州市创新普法小课堂的“必修课”,用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采用法治游园、模拟法庭等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担任义务宣讲员、组织员、引导员,模拟调解员、书记员、公证员,通过身体力行参与法治实践,达到了感受文化熏陶、浸润法治思想、接受警示教育的重要作用。
转变重心: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朔州市司法局组织市“八五”普法讲师团走进朔州市一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微课堂示范活动。讲师董海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普法小课堂之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主题宣讲。
像这样的普法活动经常在朔州市各个中小学校开展。朔州市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
怀仁市组建起100多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开设心理健康热线5627678和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实现辅导中心+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家长三级联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帮扶方案;全市各类普法宣传资源高效整合,相关单位共筹共建,教育部门统一调配,所有学校共享共用,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普法志愿者、心理疏导等人员履职尽责提供资源支撑,促使其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法治安全建设等领域,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帮扶帮教、帮助问题少年和失足青少年思想转化等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朔州市紧盯破除网络有害信息侵蚀、减少不良家庭关系影响、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等问题,高度关注学生中的“易感”人群,突出内化心理认同、外化行为遵循的目标,在健全行之有效的机制上发力。“我们将普法小课堂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指标,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创新涉案未成年人帮教路径,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朔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闫书敏 卢霞
据《山西日报》
转变视角:抓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什么是校园欺凌,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真可怕,我们遇到了怎么办?”……暑假前夕,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共青团朔州市委走进朔州市实验中学开展“法润少年护航成长”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不断地举手提问。
随后,朔州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刘英以刑事责任年龄为切入点,结合近期热点事件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们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不做霸道的欺凌者、助威的附和者、冷漠的旁观者、沉默的被害者。
近年来,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案件总是牵动着人们。治理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事前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事后惩治。朔州市从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抓起,紧扣“学生需要什么普什么,学生欢迎什么普什么”,推动普法小课堂进校园敲响法治“上课铃”,深受学生欢迎。
每年开学季,朔州市委政法委都会联合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开展“法治第一课”活动,组织政法干警走进校园,深入解读典型案例、开展优秀法治漫画作品展播、创作校园法治文化作品、讲好“青少年法治小故事”,不断提高青少年普法产品的供给水平和宣传质效。
朔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关工委为应县第二小学捐赠各类图书700册,市检察院未检干警还给小学生送上了自己编写的法治漫画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性侵害、远离毒品侵害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法律知识,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朔州市法院、检察院分别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中小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检察院,“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
转变角色:让普法小课堂成为“必修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校园的普法水平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如何在“幼苗”阶段就注入法治教育的养分,让法治意识在每一名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朔州市以“青少年视角”为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热情为出发点,以学生身体力行为着力点,组织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作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杨检察官,我想带孩子们走进检察院,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法律,增强法治意识,增强自护能力。”朔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杨丽娜接到了朔州市第七中学的一通电话,一场法治之约就此拉开序幕。
随后,市七中初二年级师生实地参观了市检察院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小叶杨”未检团队向同学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知识宣传、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常见犯罪案例解读、青少年自我保护知识等法律常识,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在互问互答的欢乐气氛中引导他们树立防范校园欺凌意识,提高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
前不久,朔州市实验中学礼堂里,一起因校内学生口角冲突引发的“李菲菲校园伤害案”正在“审理”。只见一群“小法官”神情专注,严谨地推进着庭审程序,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绎让法律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场模拟法庭审案,让同学们对法院庭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深刻地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组织学生参加法治实践已成为朔州市创新普法小课堂的“必修课”,用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采用法治游园、模拟法庭等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担任义务宣讲员、组织员、引导员,模拟调解员、书记员、公证员,通过身体力行参与法治实践,达到了感受文化熏陶、浸润法治思想、接受警示教育的重要作用。
转变重心: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朔州市司法局组织市“八五”普法讲师团走进朔州市一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微课堂示范活动。讲师董海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普法小课堂之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主题宣讲。
像这样的普法活动经常在朔州市各个中小学校开展。朔州市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
怀仁市组建起100多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开设心理健康热线5627678和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实现辅导中心+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家长三级联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帮扶方案;全市各类普法宣传资源高效整合,相关单位共筹共建,教育部门统一调配,所有学校共享共用,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普法志愿者、心理疏导等人员履职尽责提供资源支撑,促使其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法治安全建设等领域,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帮扶帮教、帮助问题少年和失足青少年思想转化等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朔州市紧盯破除网络有害信息侵蚀、减少不良家庭关系影响、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等问题,高度关注学生中的“易感”人群,突出内化心理认同、外化行为遵循的目标,在健全行之有效的机制上发力。“我们将普法小课堂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指标,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创新涉案未成年人帮教路径,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朔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闫书敏 卢霞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