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捎茶憾事
●徐永红
文章字数:1385
  当我们走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但是,过上几年或十几年之后,你才会明白,有些事你当年还真是不懂。
  有一年,我去太原学习。因为是第一次出门,所以身上带的钱并不多。等自己报名登记了信息之后,服务人员向我收取费用,我一下子傻了:我带的钱只够学习和住宿之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那时候没有微信、QQ这样的软件,我当时使用的手机还是模拟移动电话。如果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让他们寄点儿钱过来也是可以的,但寄钱需要好几天时间,而我在这里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天。这可怎么办?那时,我也想到给饭店或其他实体店打个工,挣点儿回家的路费。可是,我还得学习啊!怎么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呢?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忽然想到了三姨妹。三姨妹是大姨的三女儿,那时刚刚中专毕业,也不知道在太原什么单位上班。我于是给她发短信,看她能不能借点儿钱给我。之所以不打电话,是因为当时手机收费特别昂贵:我本是朔州人,到了太原打电话一则属于长途,二则还有漫游。长途加漫游,每分钟多少钱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花不起这份额外的钱。
  三姨妹接到我的信息,没有回信,而是直接按我提供的地点跑来了。她说,回短信还得花钱,反正得过来一次,这笔钱就省下了。
  我们兄妹好几年没见面了,一见面分外亲切,免不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当年,三姨妹跟着大姨住在云冈。那时候我去大姨家做客,因为我个头不高,三姨妹就叫我小哥哥。大姨说,三女,不对,你叫他姨哥呢!
  三姨妹就用稚嫩的嗓音喊我“yóu
  gǎo”,按朔城区(当时还是朔县)人理解这个拼音的意思,那就是“油糕”。朔县人将“哥”读成gǎo。她之所以这样叫我,是因为她当时年龄小,yí这个音发不准,就说成了yóu;而她把“哥”读成“糕”,主要原因是朔县一带的方言就将“哥”读为“糕”的音。
  在之后的岁月里,三姨妹已经能口齿伶俐地叫我“姨哥”了,但只要我们一见面,三姨妹还是一如既往地叫我“油糕”,说这样叫起来亲切。
  我们回忆了诸多甜美的往事之后,三姨妹给我放下路费,又说,“油糕”,这里有几盒茶,你回去的时候带给我妈。这是单位上发的,我舍不得喝,让她去喝吧。
  等我学习完,坐着大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我的妈妈最喜欢喝茶。一则三姨妹给我大姨带了好几盒茶,大姨一时也喝不完,给我妈拿一盒回去也未尝不可;二则三姨妹的茶是单位发的,怎么说也算是“白”来的,没准她什么时候又会“白”拿到茶的。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之下,我将其中一盒茶“扣留”下来给我的妈妈喝,其他几盒茶交给了大姨。
  这事情过了很久,三姨妹一直没有向我问起茶叶的事情,我想,看来她把这件事情忘了。
  有一次,我让某人给我的亲戚捎东西,忽然心生疑虑:如果他中途将我的东西“扣留”了怎么办?这个想法立马让我想到了我“扣留”三姨妹茶叶的事情。我才想到,三姨妹之所以多少年没跟我谈及此事,并非她不知道给她妈妈的茶少了一盒,而是因为我们的兄妹之情,她不忍心跟我提及此事啊!
  我越想越惭愧,越想越后悔,后悔自己当时不该自作聪明,留下三姨妹的茶。现在,就是再还她十盒八盒,能将当初她对我的信任换回来吗?
  唉,现在每每想起此事,我就会不由地长叹一声。是啊,有些事,你当年还真是不懂。子曰四十不惑。孔老先生是大人物,他的话一定是指人生大事的。我是蚁民,小人物一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像“扣留”茶叶这样的事情也总算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也算是我人生中的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