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的日子
文章字数:2670
插队,即到农业生产队劳动锻炼。1974年1月份我从朔县东方红中学(现朔城区一中)高中毕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朔县贾庄公社北曹大队插队落户,至今已有五十年了。与我一起到北曹大队的还有刚从朔县东风中学(原朔县神头中学)高中毕业的张广智同学。
北曹大队被人们称为文化村,这里民风淳朴,文化气息浓厚。
我们居住的是安置过大同市知青的知青大院,共有坐北朝南的十几间平房。我俩到村时,大同的知青已皆被安排工作离开了村里。一排房,厨房、库房各一间,我俩住宿舍一间,剩下的皆空着。一开始我俩自己做饭,记不清做了几天饭,做过啥饭。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熬了红豆稀饭,将红豆和小米一起下锅煮,结果喝稀饭时红豆硬得嚼不烂,正好有一位村民看到,说需将红豆先浸上几个钟头再熬煮。当年我17岁,张广智比我还小1岁,我们从未离开过父母,也很少做家务,更没有做过饭。这件事被大队干部知道后,专门给我俩安排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村民来做饭,我们至今感激大队对我们的照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过去了五十年。插队的这段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我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关键的时刻,也是我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长进步的起点,我为能有这段经历而感到骄傲。为了纪念这段岁月,我把印象深刻的片段记录如下:
打井
我到农村时间不长,就参加了打井劳动。记得是在1974年3月份,公社打井队来到我们大队,队员仅有3到5人,又从本队抽调了十几人,一天三班倒机器不停连轴转。
钻井机是本县制造的,这是我队第一次打机井。原先打井都是靠人力推动,也就是常说的大锅锥打井。公社钻井队长是位二十多岁、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名字叫刘先,是北曹邻村贾庄大队人。队长有文化,待人热情,精明能干,身先士卒。我们打井的这段时间节令在惊蛰和春分之间,地点在北曹与王庄中段,可谓是在寒冷的旷野上作业。
特别是轮到上夜班时,寒风凛冽,黄沙飞扬,即便戴着棉手套,沾上钻头带上的泥浆时,也感到冰凉刺骨。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谁也没有怨言,一班接一班,一天又一天,终于使清澈见底、清泉涌流的第一眼机井在我队诞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受的艰苦劳动,为日后成长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种菜
从1974年4月初开始,大队照顾我们到菜园劳动。这个菜园占地百亩,四面围着黄土夯实的土墙,园内有杏树、桃树、苹果树、葡萄树。种的蔬菜品种齐全,除了大路菜茴子白、长白菜、胡萝卜外,还有精细菜茄子、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还种西瓜、香瓜、甜瓜等。
园头名叫田文,近六十岁,正派、耿直,是朔县东南一带有名的种菜能手。他对种菜的每个环节都认真把关,从不含糊,将种菜的一些技术耐心地传授给我们。菜园总共有六七人,除我和张广智外,其他都是回乡青年。种菜是技术性很强的农活,乍看起来和在大地种庄稼差别不大,实则很有讲究。首先对菜地要翻好几遍,为的是加厚活土层;然后在种植距离、锄草、间苗、掐头等环节都有具体要求;重点是要勤施肥、常浇水。
我从1974年4月到1975年6月除中途被抽调临时代课二十多天外,一直都在菜园劳动,插队的一半时间都在菜园内。在菜园劳动,相比于在大田劳动要轻松一些,不是太劳累。最有兴趣的是轮到夜间看园子时,在菜园房内炒黑豆,花椒咸盐焖山药,再叫上几个队友一起边吃边聊天。
到秋天,队里的菜园琳琅满目,一片丰收景象,瓜果齐全,蔬菜新鲜,这里可以说成为了本队的世外桃源。甜瓜、香瓜、茄子、西红柿产量大,我们就沿村叫卖,除了贾庄公社所属的村子外,还到过福善庄、神武两个公社所属的几个村子。卖瓜菜主要以兑换玉米为主,用现金购买的很少,因为那时村民生活普遍艰苦,能掏现金购买的不多。我们早晨出发晚上返回,连轴转一天,中午吃带着的干粮。有一天转到神武公社所在地南磨村,应邀在当时任神武公社副书记的北曹村人田芝连家中吃了午饭。
挖渠
1975年冬季,朔县掀起了在腊壑口挖灌溉渠的大会战。腊壑口灌区地处朔县东北部,北靠洪涛山,南邻桑干河,渠首坐落在小平易乡张家口村。左岸为洪涛山,右岸为六郎山,元子河从中穿过。当时,各村都有挖渠任务,起初我村抽调强劳力挖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中途大队决定让大部分男知青都参加挖渠劳动。
大队为了照顾我们知青,在劳动中让我们干轻活,允许我们晚上回县城家中(村民们食宿在附近村庄)。劳动地点大约距县城二十多里。我们骑自行车早上到工地,晚上回县城家中,一趟大约1个多小时,大概干了二十多天。
挖的渠宽约十多米,深约5至6米,渠两边挖成了蜿蜒交错的陡坡,人沿着陡坡往上背土。挖渠工具也就是铁锹、铁镐、柳树枝圆筐,一筐土约一百多斤。我们知青大都是负责用铁锹往筐内装土,筐装满后两人抬起放到背筐人背上,实际上背筐是两手抬起向后抓住筐沿,使脖颈与脊背顶部受力,确切地说是扛起来的。身体较强壮的几个知青也负责背筐,有几次我也尝试着背土,但背不了多长时间就感觉吃不消,只能再铲土装框。虽然我们与农村青壮年有差距,但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代课
北曹大队当时有一所小学,1至5年级各1个班。另外,距北曹村约2里地的自然村王庄有一个1至3年级的复式班。1974年12月中旬,大队支书田芝龙找我谈话,因5年级的老师有事请假需有人顶替授课,大队决定让我临时代课,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迷茫中接受了这一任务。登讲台当老师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好在年轻不胆怯,认真备课,注重总结摸索。按照学校排列的课程表,临时抱佛脚,撂下耙子弄扫帚,语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一人全包。原任课老师回到学校后,我结束了二十多天的代课经历,较好地完成了大队交给的任务。
较长的一次代课,是在1975年6月27日至1976年4月5日。代的是一个有二十多名学生的3年级班,原任班主任田芙蓉,是一位神头高中毕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她被调到王庄小学代1至3年级的复式班,接受了更重要的任务。我代的这个班学生基础比较扎实,起初,学生家长对我信任度不高,担心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自己也信心不足。校长和我谈话:“代好班要比代差班难度大,要多交流多摸索,我相信你能干好!”就这样,我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还组织他们练习合唱,参加建新校劳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及其他任务,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后来这个班的同学有不少考上了大学、中专,有的在行政机关工作,有的当教师,有的参军,有的经商。
近两年半的插队经历,虽然时间短,但这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我人生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重要时刻。回眸那段时光,回味那段经历,回想那段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情景真切,历历在目,内心更感到欣慰、自豪、充实、丰盈。
北曹大队被人们称为文化村,这里民风淳朴,文化气息浓厚。
我们居住的是安置过大同市知青的知青大院,共有坐北朝南的十几间平房。我俩到村时,大同的知青已皆被安排工作离开了村里。一排房,厨房、库房各一间,我俩住宿舍一间,剩下的皆空着。一开始我俩自己做饭,记不清做了几天饭,做过啥饭。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熬了红豆稀饭,将红豆和小米一起下锅煮,结果喝稀饭时红豆硬得嚼不烂,正好有一位村民看到,说需将红豆先浸上几个钟头再熬煮。当年我17岁,张广智比我还小1岁,我们从未离开过父母,也很少做家务,更没有做过饭。这件事被大队干部知道后,专门给我俩安排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村民来做饭,我们至今感激大队对我们的照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过去了五十年。插队的这段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我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关键的时刻,也是我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长进步的起点,我为能有这段经历而感到骄傲。为了纪念这段岁月,我把印象深刻的片段记录如下:
打井
我到农村时间不长,就参加了打井劳动。记得是在1974年3月份,公社打井队来到我们大队,队员仅有3到5人,又从本队抽调了十几人,一天三班倒机器不停连轴转。
钻井机是本县制造的,这是我队第一次打机井。原先打井都是靠人力推动,也就是常说的大锅锥打井。公社钻井队长是位二十多岁、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名字叫刘先,是北曹邻村贾庄大队人。队长有文化,待人热情,精明能干,身先士卒。我们打井的这段时间节令在惊蛰和春分之间,地点在北曹与王庄中段,可谓是在寒冷的旷野上作业。
特别是轮到上夜班时,寒风凛冽,黄沙飞扬,即便戴着棉手套,沾上钻头带上的泥浆时,也感到冰凉刺骨。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谁也没有怨言,一班接一班,一天又一天,终于使清澈见底、清泉涌流的第一眼机井在我队诞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受的艰苦劳动,为日后成长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种菜
从1974年4月初开始,大队照顾我们到菜园劳动。这个菜园占地百亩,四面围着黄土夯实的土墙,园内有杏树、桃树、苹果树、葡萄树。种的蔬菜品种齐全,除了大路菜茴子白、长白菜、胡萝卜外,还有精细菜茄子、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还种西瓜、香瓜、甜瓜等。
园头名叫田文,近六十岁,正派、耿直,是朔县东南一带有名的种菜能手。他对种菜的每个环节都认真把关,从不含糊,将种菜的一些技术耐心地传授给我们。菜园总共有六七人,除我和张广智外,其他都是回乡青年。种菜是技术性很强的农活,乍看起来和在大地种庄稼差别不大,实则很有讲究。首先对菜地要翻好几遍,为的是加厚活土层;然后在种植距离、锄草、间苗、掐头等环节都有具体要求;重点是要勤施肥、常浇水。
我从1974年4月到1975年6月除中途被抽调临时代课二十多天外,一直都在菜园劳动,插队的一半时间都在菜园内。在菜园劳动,相比于在大田劳动要轻松一些,不是太劳累。最有兴趣的是轮到夜间看园子时,在菜园房内炒黑豆,花椒咸盐焖山药,再叫上几个队友一起边吃边聊天。
到秋天,队里的菜园琳琅满目,一片丰收景象,瓜果齐全,蔬菜新鲜,这里可以说成为了本队的世外桃源。甜瓜、香瓜、茄子、西红柿产量大,我们就沿村叫卖,除了贾庄公社所属的村子外,还到过福善庄、神武两个公社所属的几个村子。卖瓜菜主要以兑换玉米为主,用现金购买的很少,因为那时村民生活普遍艰苦,能掏现金购买的不多。我们早晨出发晚上返回,连轴转一天,中午吃带着的干粮。有一天转到神武公社所在地南磨村,应邀在当时任神武公社副书记的北曹村人田芝连家中吃了午饭。
挖渠
1975年冬季,朔县掀起了在腊壑口挖灌溉渠的大会战。腊壑口灌区地处朔县东北部,北靠洪涛山,南邻桑干河,渠首坐落在小平易乡张家口村。左岸为洪涛山,右岸为六郎山,元子河从中穿过。当时,各村都有挖渠任务,起初我村抽调强劳力挖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中途大队决定让大部分男知青都参加挖渠劳动。
大队为了照顾我们知青,在劳动中让我们干轻活,允许我们晚上回县城家中(村民们食宿在附近村庄)。劳动地点大约距县城二十多里。我们骑自行车早上到工地,晚上回县城家中,一趟大约1个多小时,大概干了二十多天。
挖的渠宽约十多米,深约5至6米,渠两边挖成了蜿蜒交错的陡坡,人沿着陡坡往上背土。挖渠工具也就是铁锹、铁镐、柳树枝圆筐,一筐土约一百多斤。我们知青大都是负责用铁锹往筐内装土,筐装满后两人抬起放到背筐人背上,实际上背筐是两手抬起向后抓住筐沿,使脖颈与脊背顶部受力,确切地说是扛起来的。身体较强壮的几个知青也负责背筐,有几次我也尝试着背土,但背不了多长时间就感觉吃不消,只能再铲土装框。虽然我们与农村青壮年有差距,但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代课
北曹大队当时有一所小学,1至5年级各1个班。另外,距北曹村约2里地的自然村王庄有一个1至3年级的复式班。1974年12月中旬,大队支书田芝龙找我谈话,因5年级的老师有事请假需有人顶替授课,大队决定让我临时代课,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迷茫中接受了这一任务。登讲台当老师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好在年轻不胆怯,认真备课,注重总结摸索。按照学校排列的课程表,临时抱佛脚,撂下耙子弄扫帚,语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一人全包。原任课老师回到学校后,我结束了二十多天的代课经历,较好地完成了大队交给的任务。
较长的一次代课,是在1975年6月27日至1976年4月5日。代的是一个有二十多名学生的3年级班,原任班主任田芙蓉,是一位神头高中毕业、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她被调到王庄小学代1至3年级的复式班,接受了更重要的任务。我代的这个班学生基础比较扎实,起初,学生家长对我信任度不高,担心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自己也信心不足。校长和我谈话:“代好班要比代差班难度大,要多交流多摸索,我相信你能干好!”就这样,我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还组织他们练习合唱,参加建新校劳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及其他任务,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后来这个班的同学有不少考上了大学、中专,有的在行政机关工作,有的当教师,有的参军,有的经商。
近两年半的插队经历,虽然时间短,但这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也是我人生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重要时刻。回眸那段时光,回味那段经历,回想那段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情景真切,历历在目,内心更感到欣慰、自豪、充实、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