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朝着圆月去
●史慧清
文章字数:1392
  临近中秋,坐高铁从家乡高平奔赴省城,去参加爱人外甥的婚礼,奔赴更大的团圆。
  坐公交,穿过整个市区,才来到高平东高铁站。车站人来人往,出站口、进站口人潮涌动,并没有因节日而减少人流量。有拿着礼品从出站口回乡的,有推着好几个行李箱奔赴远方的,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来临前,风驰电掣的列车,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情感。
  节假日的票不好买,爱人前些天便在网上订了票,他对外甥的婚事很上心。记得第一次见他外甥时,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这个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小男孩,天资聪颖记忆力甚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外甥考上县一中,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这一转眼,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时间过得好快。
  检票上车后,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身边还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后排站着一位三十岁模样的小伙子,还抱着一个更小的小女孩,看样子他们是一家人。
  待坐定后,一问才知他们是三代人,小伙子在煤矿上班,好不容易休假,妻子没空,他便带着母亲和两个女儿去省城玩。
  “你们晚上住哪呀?”我问。
  “他姑姑家就在太原,不去打扰人家了,我儿子提前订了酒店。”我旁边这位母亲一边开心地说,一边给她的孙女从包里往外拿高平盛产的九康月饼。
  “你们玩几天?”
  “儿子好不容易有假期,他们学校也放了假,就多玩几天。”那位母亲说。
  “我爸爸说,我们要去动物园玩,看狮子、长颈鹿、还有孔雀开屏……”坐在奶奶旁边的那个小女孩,吃着月饼,奶声奶气地和我说,露出一脸的开心。
  记起我小时候过中秋,总是在全家忙完一天的农活,坐在院子里,等着月亮升起,吃母亲早已准备好的圆月饼,似乎这便是我们小时候过节的全部。如今孩子们过节的方式多种多样,真幸福,我不由感慨。
  从家乡到省城,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年。以前只觉得太原是个很遥远的城市。母亲常提起她叔叔在省城工作,那时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几年都不回来一次。还记得年少时,父母去太原办事,要坐一晚上的火车才能到达。后来我参加工作,单位曾组织去太原参加质量工程师考试,只记得大巴车走了一天,从晨曦走到傍晚,翻过一座座连绵的山,越过一道道岭,跨过无数座桥,走过无数个村庄,路崎岖不平,全然不似现在的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到达省城后,看着迎泽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却无心观景,只剩疲惫不堪。再后来我调往晋北,从家乡到省城走高速,开车也需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但已经是最快的速度。没想到高铁的开通,让省城与家乡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交通的一再变迁,让旅途和时间都变得从容,一条几代人走了多少年的长路,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如今,短短两个小时的路程天涯变咫尺。
  于是我全然忘记了列车已经过了第几个隧道,已忘记了是否已经路过长治,我曾经在那里上过四年中专。也已忘记是否已经驶过革命老区武乡,那个原单位曾组织去过的武乡革命历史纪念馆,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老根据地。还有新单位那个眉清目秀的小同事老家,那个盛产太谷饼的太谷县,短短两个小时的路程,我已全然忘了车外的风景,车厢内的瓜果飘香足以让人沉醉。
  一转眼到站了,我们和那位大姐道别,融入更大更拥挤的人流。
  出站时一抬头,发现一轮硕大的明月,正高挂在耸入天际的群楼之巅。一切都在变,小城在变、人在变、过节的方式在变、交通工具在变,一切都变化得如同这风驰电掣的列车,唯有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明月年年岁岁不变。
  前方的时空里,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对年轻人一场盛大的婚约。中秋不远,更大的团圆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