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瓜地里有间茅庵庵
●杨晓兰
文章字数:3043
  不管看住看不住,有没有必要,过去的瓜地畔一定要搭一间茅庵庵房,这是对瓜的起码尊重。
  瓜房虽然简陋粗糙,但一定是大野地的显眼包。就原始功能讲,瓜房相当于掩体或者谷地里那个稻草人,偷瓜的吃不准里边有没有人,就不敢轻举妄动。瓜房还是看瓜人的家,因为种瓜费时费力,从种到收,人不离地,地不离人,人和瓜摽在一起,没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行。
  瓜房也有简易和豪华之分,简易的搭一个人字架,砍些胳膊粗细的杨树棒子,斜着插进土里,上边的枝枝叉叉交织在一起绑起来,两边披散着苫些柴草,主体就算完工。棚里的泥地踩实了,铺上一层半砖头,砖头上再铺一层莜麦秸,莜麦秸上再铺两个尿素袋子,既当地,又当炕。出口既是门又是窗,吊一个尿素袋子做帘子,袋子里装些土拽着,倒也严实。
  豪华的瓜房前高后低一出水儿,有门有窗,有灶有炕。材料要用到石头、土基、木头,现砍的青皮杨树棒子,椽是椽檩是檩柱是柱,还要动泥工,要盘炕,要垒灶,要用麦糠蒅泥抹顶抹墙。这样的瓜房结实耐用,几年都不坏。地里劳作的乡亲,赶路的外乡人,遇到老天爷突然变脸,也可以躲到瓜房里避雨避风雪。
  我们村里联产承包的第二年,我父亲和村里地块相邻的人家约定种瓜,瓜地就选定在离村不远、全村人公认的头等地。头等地,也是农业社时候各小队轮番种瓜的区域,沙壤土,山水下来可以漫灌,在我们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来说可谓得天独厚。种出来的香瓜迎风香十里,西瓜一律沙瓤,吃一口赛过喝蜜。
  确定种瓜以后,我父亲就开始琢磨盖瓜房的事情了。他把种瓜、盖瓜房的事情看得很重要。我父亲种瓜是一把好手,但在修修盖盖这方面毫无天赋,自家院子里的小房盖得各自为政了,高低错落,很不体面。但就他那点水平全力以赴盖出来的瓜房居然是瓜房里头的顶流。在我看来,大野地里盖这么一间小房,那简直就是世外桃源里的大别墅。当然,以我当年十来岁的见识,别说是见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什么世外桃源大别墅之类的文词儿。这个安扎在野地里,可以任由我们胡作非为,而不被大人干扰的“家”可真是让人兴奋。
  瓜地里种四种瓜,甜瓜、香瓜、西瓜、倭瓜,如果瓜苗没有长出来,就补种萝卜,或者豆角,或者拢一排葱,因此,瓜园也是菜园。甜瓜不怎么甜,这个甜是寡淡的意思,我们这里管饭菜里咸味不足也叫“甜”。甜瓜寡淡归寡淡,口感却清爽,赶在别的瓜果之前成熟,也算抢了先。倭瓜也叫面葫芦,蒸着吃,烩豆角烩山药,或者三种一起烩,糊糊的,比水唧唧的烩白菜好吃。这四种瓜,就各自的地位而言,甜瓜是开场小戏,倭瓜是捎带,香瓜、西瓜是大头儿。
  甜瓜一开园,暑假也就来了。潦潦草草地糊弄完期末考试,领了那本薄薄的暑假作业,想想即将到来的漫长假期,那份开心、那份富足就像是装满了两裤兜银元。
  接下来,以看瓜的名义,可以一整天不着家,名正言顺地躲在瓜地里,躲开大人的指派和唠叨,由着性子野。既然决定在这间茅庵庵房里安营扎寨,短不了要按照自己的主张布置一番。首先,瓜房炕上要铺一张席子。当然,没有谁家舍得拿一张好端端的席子往瓜房里铺,只能找烂席片对付着铺。麦糠泥抹过的炕上铺上人字纹的席子,席子上覆一张熟过的狗皮,这铺炕堪称完美。阴雨天,立秋后的傍晚,瓜房里需烧一灶柴火烘一烘寒湿之气,火焰顺炕洞子蹿一阵,便逼退了潮气寒气。炕脚也点艾草搓的绳子,拧得紧紧的,干透了的艾草绳很耐烧,忽翕忽翕闪着一点点红,悠悠地冒一股细弱的烟,老和尚入定一般很有耐心地燃着,蚊子之类的小虫先还跃跃欲试等它燃罢,等着等着绝望了,远远地飞走了。下雨天,坐在瓜房热炕上,透过格栅看雨雾迷离,听雨,雨滴打在瓜房顶覆盖的塑料布上砰砰砰,打在瓜叶上沙沙沙,玉米叶子在风雨中哗啦哗啦……野地里被小瓜房庇护,踏实而安逸。
  瓜地里不仅吃瓜自由,而且吃的是自落把的蔓上熟。看瓜的孩子是吃瓜的能手,更是相瓜的伯乐。香瓜一看二闻基本搞定;选西瓜听声音,拍一拍,弹一弹,煞有介事。要是偶尔打开一个不太甜不太沙的,直接扔到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了。
  瓜房生火的时候,火焰总是引诱着我们这伙馋嘴的孩子,弄点什么烧着吃吃,至于吃什么,完全取决于季节,豌豆、毛豆连着半干的蔓子一起烧,烧豆燃豆萁,豆萁燃尽,扒拉扒拉,从灰堆里往出拣烧豆,不管是烧糊了还是半生不熟,一律好吃。山药蛋玉米棒埋在热灰里,隔一阵儿扒拉开眊一回,热乎气都晾没了,多半是夹生吃了,用“山药夹钢,越吃越香”打圆场。也可以在火盖上“炕”(慢火烤)西瓜籽,那时候不时兴无籽瓜,西瓜籽足有指甲盖大。西瓜籽是平时吃西瓜攒下的,也有从“篓”瓜里捞出来的。“篓”瓜就是西瓜过度成熟,瓜瓤变成了水。大太阳底下晒几天,瓜皮一塌,皮破水流,瓜籽却黑而饱满,炕熟了磕磕,大瓜籽仁儿能嚼出很浓郁的香。男娃们也烧蚂蚱、烧麻雀,太血腥太残忍,而且自始至终都是一股难闻的燎毛味,我们女孩子是断然不吃的。瓜房的柴灶和瓜房一样,虽然五脏俱全,但粗糙简陋,柴烟从不甚严实的灶口、火盖缝隙扑出来,熏蚊子的艾草绳点起来,日久天长,柴烟艾烟混合出一股厚重的烟火气——只有瓜房才有的烟火气。
  虽然书包里装着书本作业,虽然大人每天都提醒做两页,虽然每次出门都答应得痛快干脆,但野地里的花啊草啊蝴蝶儿呀雀儿燕儿呀实在太招逗人了,比花草鸟雀更招逗人的还有一起看瓜的那些年龄不相上下的猴娃娃呀。所以一出地,书包往树杈上一挂,或者往瓜房炕上一扔,两棵树之间架一条皮筋儿,跳得眉头汗浸,那双六一儿童节才买的塑料凉鞋实在不结实,没几天就跳断好几股。我妈把铲子烧红,在断口处一烫一按,粘是粘住了,但接口处的茬子硌得肉疼,心一横,使劲一跳直接报废了。我妈骂我费缰绳驴,我心说,驴哪有我费!
  至于暑假作业,一天推一天,反正假期那么长不着急,假期作业的厚度和假期的长度相比,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三八两下干掉它不费吹灰之力。
  甜瓜罢园了,香瓜罢园了,西瓜的大肚子隆起来从灰色的瓜叶间现形了,猛然有一天觉得后半晌的瓜地有点凉了,掐指一算这长杠杠的假期所剩不多了!心里那个悲凉失落啊,那个后悔后怕惶恐焦虑啊,排山倒海一齐涌了过来。
  铺排开作业没写几页,坐不住了,隔着瓜房窗栅子瞭外头,天那么高那么蓝,云那么白那么松软,空气里弥漫着水稗草湿漉漉的味道,日头在狗尾巴一样的毛莠莠尖上晃啊晃,叫蚂蚱躲在阔大的玉米林里喳喳喳地叫,麻雀一群一伙飞起又落下,这风和日暖的好天气啊,实在不适合四则混合运算。
  吃瓜吃腻了,瓜子不想磕了,坐在瓜房前高高的地埂上实在想不起来该干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怅然若失地发呆。乖不了三分钟,就钻进了足以埋没一个大人的庄禾地里,捉迷藏或者折一根玉米杆,咂吧点带着草腥气的甜味,跳进糜黍地里抽一把霉霉(黑穗病病变产生的东西),剥食霉霉里边那一节白白嫩嫩的部分,不甜不酸寡而无味,但有点儿咬嚼头,哄一哄吃馋了的牙齿和嘴巴而已。
  等回到瓜房一看,隔壁瓜地小林家的馋嘴山羊也在换口味——放着遍地鲜嫩的水稗草不吃,挣断了缰绳,钻进瓜房里咬文嚼字,把我新崭崭一本暑假作业撕咬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
  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山羊也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替罪羊。
  好在,那时候的老师也马虎,好在我还顶着一个好学生的名头,老师并未深究山羊咬文嚼字事件中我的责任和过错。
  新的学期开始了,身在教室,捧着崭新的课本,神游瓜地,抬头看见老师酒瓶底一般的镜片后那双足以洞穿一切鬼把戏的眼睛,眼睛里凝聚的严肃瞬间把我的野性和漫不经心震慑收复了,为了向老师表忠心,我闭着眼睛扯着嗓子背书,我的大嗓门以绝对压倒的气势在教室里惊天动地地回荡……
  然而,瓜地畔那间茅庵庵房啊,可真是叫人梦绕魂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