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八个里程碑成就最美县域
王德功
文章字数:2420
  昔日的红领巾,今日的白头翁。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可谓是地覆天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乡右玉,十山九无头,洪水向北流,风起黄沙飞,十年九年灾。
  七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七十五年,右玉的父老乡亲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汗沃黄沙成沃土,树绿林茂景宜人,如今的右玉可谓是:蓝天白云清风送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右玉人坚持七十五年的绿色追梦,一张蓝图,县委、县政府一届接一届,人民一代传一代,在“不毛之地”上创造了堪称奇迹的“塞上绿洲”,总结回顾七十五年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八个里程碑。
  堵风口,长城沿线建林带
  右玉境内有明长城88公里,历史上是边关要冲,也是右玉风沙源头。因此,新中国成立初,右玉人防风治沙首选就是长城沿线的河谷地段,西起丁家窑乡的胶泥沟、石人湾,中经二分关、北辛窑,东到北岭梁的盆儿洼、林家堡、破虎堡长城内侧进行植树造林,林带有宽有窄,坚持因地制宜植树造林。
  全长80公里的长城防风林带,以北辛窑、盆儿洼、林家堡为样板,全县以长城防风林为标杆,形成了13条防风林带。
  在贫瘠的干沙梁上,人们伴着风沙冰雪吃着干炒面,播下了绿色的长城防风林带。尤其是盆儿洼大队、林家堡大队的林草间作、林粮间作做法,成为山西省推广防风固沙的先进典型。长城防风林带,使沙量日减少35%,霜冻由过去年均7.3次减少到2.5次,改善生态环境有成效。
  治沙源,围歼荒垣大会战
  在右玉有上万亩成块连片的沙滩荒垣,是老虎坪、杀杨洼、辛堡梁、杨村梁、李洪河、辛屯等十几处,这些地段又是右玉风沙源,风起沙尘扬,雨涝洪水淌。这些流动的沙丘,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附近的村庄。
  1955年,当时的右玉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组织各公社生产大队的劳动力大会战,大家端锅带灶围歼荒漠,也就是这时期有效地治理了这些风沙源地段。
  1963年10月23日在首都北京召开的《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右玉县作了《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矢志不渝锁风固沙》的典型发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说:“如果全国2000多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都能像右玉这样干,我们国家的面貌不愁变不了,如果你们做不到就是一个败家子!”
  治源头,流域盆地齐治理
  “四大盆地作文章,十大流域摆战场”。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主旋律。四大盆地实行“盆沿”搞绿带,“盆边”梯田化,“盆底”田园化。十大流域,顺水建土堤,堤上乔灌混交,堤面筑土石方,堤背培土植树,各流域林草成片。实行“林草上山,粮下滩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常门铺水库大会战,县委、县革委抽调400名劳力组成专业队,全县新建小型水库39座,蓄水池11个,重点工程285处。全县大片林达68万亩,人均8.5亩,零星树740万株,人均90株;育苗3500亩,人均半亩。
  上“三北”,八十万亩荒山披绿装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针对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灾害频繁,农林牧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农民生活贫困条件下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它的特定目标是:一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二是满足社会对林业及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提高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右玉“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开始实施,属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县(区)之一,先后共组织实施第一、第二、第三期工程,第四、第五期正在实施中。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形成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成为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三北”防护林工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为全球生态安全作此重大贡献。”
  奋力拼,实现基本绿化县
  1989年,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造林步伐,到本世纪末全省百分之八十的县实现基本绿化的决定》,将右玉列入1992年首批实现基本绿化县之一。
  要求右玉从1989年开始,在三年之内,完成大片林10.64万亩,四旁植树180万株(完成五条干线公路总长200公里的20万株高标准种植),义务植树80.1万株,高标准绿化50个村庄、学校、厂矿和机关。
  能否在山西率先实现绿化达标?县委书记、县长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会状”,完不成任务自动免职。全县召开了誓师大会,口号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拼死拼活,背水一战,保证按期实现绿化达标。”
  为了实现率先在山西绿化达标,层层签订绿化责任状,从建立造林考勤登记表,到领导干部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黄牌警告和严肃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职工文艺宣传到工地,到县级机关干部在山上不回家,在野外吃的是牛粪烧山药,大战50天,7万亩“三北”工程高标准完成,绿色通道工程竣工。绿化达标,百名功臣碑立在大南山顶。
  大调整,“三大战略”开新局
  进入新世纪,右玉县委在全县展开了对50年来工作的大反思。大反思开启了右玉发展的“三大战略”新思路,“三大战略”就是移民并村,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右玉开始实施百村百人大移民退耕还林。
  200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右玉率先在山西实现村通水泥路、油路,全面动员百日攻坚村村通,打通了山区的致富路,右玉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全县确立了小杂粮,羊肉等七大绿色龙头企业。
  兴文旅,生态文明进议程
  以长城杀虎口景区绿化工程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从2004年开始,右玉县实施通道绿化工程,村村通水泥路绿化工程,小南山森林公园生态绿化工程,城市绿化工程,苗圃建设工程,新农村绿化工程,建设富而美的右玉是这时期的主题。
  开新局,生态文明再升华
  201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高度评价右玉精神,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
  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求生存,治沙造林让右玉人民活下来;从改革开放初到党的十八大前,谋发展,增绿扩绿让右玉人民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新局,绿色发展让右玉大地美起来。右玉变成人定胜天的榜样——是共产党人长久以来的不忘初心和右玉人民的砥砺前行,嬗变成今天美丽中国的时代样本!
  原来不宜人类居住的右玉,如今成为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
  (作者系右玉县政协原主席)